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军利专利>正文

一种人工韧带和包含该韧带的假体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0123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韧带和包含该韧带的假体固定装置,人工韧带,包括弹性主体和缝合线,弹性主体上开设有多个穿线孔,多干个穿线孔沿弹性主体的延伸方向相间隔设置,缝合线沿弹性主体的延伸方向依次穿过多个穿线孔,各个穿线孔对应的缝合线孔外侧位置处设置有定位结,定位结略大于弹性主体在自然状态下时与其对应的穿线孔,弹性主体上两个相邻穿线孔之间的距离略小于两个相邻穿线孔对应的两个定位结的长度。在外力不太大时,各个定位结与其对应的穿线孔配合,使两个相邻穿线孔之间的弹性主体变形量受到相邻定位结之间长度的限制,使得弹性主体上各个位置部分的变形量相对变得均匀可控。

An artificial ligament and a prosthesis fix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liga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韧带和包含该韧带的假体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韧带和包含该韧带的假体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人工韧带一般由弹性材料制成,多用于女性胸部和臀部整形,它被植入人体,用于拉住已经下垂的胸部组织或臀部组织,防止其下坠,或拉住植入人体的人工假体防止其下坠。这种人工韧带由于整体都具有弹性,而其受力点往往在某两点之间,会因靠近这两个受力点的受力大而导致靠近两个受力点的韧带部分变形量大,远离两个受力点的受力小而导致靠近两个受力点的韧带部分变形量小,这样,整个人工韧带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不均匀,长期使用容易导致人工韧带变形。如乳腺假体中使用人工韧带就容易出现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工韧带,以解决现有人工韧带使用过程中因人工韧带不同部分因受力不均而导致变形量不可控、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韧带,包括弹性主体,其特征是,还包括缝合线,所述弹性主体上开设有多个穿线孔,所述多干个穿线孔沿所述弹性主体的延伸方向相间隔设置,所述缝合线沿所述弹性主体的延伸方向依次穿过所述多个穿线孔,各个穿线孔对应的缝合线孔外侧位置处设置有定位结,所述定位结略大于所述弹性主体在自然状态下时与其对应的所述穿线孔,所述弹性主体上两个相邻穿线孔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所述两个相邻穿线孔对应的两个定位结的长度。所述缝合线有两条,分别从所述各个穿线孔的两侧依次穿过所述各个穿线孔。所述弹性主体为扁平带状体,所述多个穿线孔设置在所述扁平带状体的两个宽表面中间位置处并排列成一排。所述扁平带状体的两个侧边分别设置有多个凹槽或突起。所述凹槽或突起的截面形状选自于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M形、T形、Y形或者它们之间的两种或多种组合。所述弹性主体的两个宽表面上分别设有多个微凸。所述缝合线上与所述两个相邻穿线孔对应的两个定位结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备用定位结,所述缝合线为单股可吸收缝合线。所述弹性主体上两个相邻穿线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弹性主体上两个相邻穿线孔之间还设置有备用穿线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假体固定装置,包括假体容纳机构和与所述假体容纳机构连接并将所述假体容纳机构固定于人体的人工韧带,其特征是,所述人工韧带为上述任意一人工韧带。所述假体为乳腺或臀部组织,所述假体容纳机构包括背罩和面罩,所述背罩和所述面罩之间组合成容纳假体的空间,所述背罩为网状结构,所述人工韧带有多条。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在弹性主体上增加了缝合线,弹性主体上开设有多个穿线孔,多干个穿线孔沿所述弹性主体的延伸方向相间隔设置,缝合线沿所述弹性主体的延伸方向依次穿过多个穿线孔,各个穿线孔对应的缝合线孔外侧位置处设置有定位结,定位结略大于所述弹性主体在自然状态下时与其对应的所述穿线孔,弹性主体上两个相邻穿线孔之间的距离略小于两个相邻穿线孔对应的两个定位结的长度。人工韧带在受外力作用下,外力不太大时,由于定位结略大于弹性主体在自然状态下时与其对应的穿线孔,各个定位结与其对应的穿线孔配合,使得两个定位结间的弹性主体部分在两个定位结间的缝合线的长度内发生变形,外力足够大时,弹性主体上的穿线孔的孔径大于定位结,定位结会穿过其对应的穿线孔,这时,两个定位结之间的缝合线拉直限制弹性主体与其对应部分发生变形,使两个相邻穿线孔之间的弹性主体变形量受到相邻定位结之间长度的限制,使得弹性主体上各个位置部分的变形量相对变得均匀可控,解决了现有人工韧带使用过程中因人工韧带不同部分因受力不均而导致变形量不可控、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由于缝合线有两条,分别从各个穿线孔的两侧依次穿过各个穿线孔,两条缝合线在穿线孔里接触时会增加摩擦阻力,能够保证更为精确的定位,使得弹性主体同一部分的两个宽表面同时受控,使得该部分的变形更加均匀;弹性主体为扁平带状体,便于在弹性主体上打穿线孔的同时保证人工韧带的强度,而且在人体外触摸不会存在明显的异物感。弹性主体上设置的凹槽或突起、微凸可增大与人体组织间的附着力;备用定位结可以在外力足够大弹性主体上的穿线孔的孔径大于定位结,定位结会穿过其对应的穿线孔时,再次替代其前面被穿过的定位结,使人工韧带过量变形,另外,备用穿线孔和备用定位结的设置可以让操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弹性主体和缝合线之间的组合连接方式,便于优化组合连接。使用该人工韧带的假体固定装置固定假体时同样具有上述人工韧带带来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带两条缝合线的人工韧带有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人工韧带中弹性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人工韧带中定位结截面为圆形的缝合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人工韧带中定位结截面为三角形的缝合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带一条缝合线的人工韧带有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假体固定装置中假体为乳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假体固定装置中假体为乳腺时固定装置中的面罩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假体固定装置中假体为乳腺时固定装置中的背罩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人工韧带,包括弹性主体1和缝合线2,弹性主体1如图2所示,由医用硅胶制成,为扁平带状体,扁平带状体的两个宽表面中间位置处并排列成一排上开设有多个穿线孔12,多干个穿线孔12沿弹性主体1的延伸方向相间隔设置,弹性主体1上两个相邻穿线孔12之间的距离相等,缝合线2沿弹性主体1的延伸方向依次穿过多个穿线孔12,各个穿线孔12对应的缝合线2孔外侧位置处设置有定位结21,定位结21略大于弹性主体1在自然状态下时与其对应的穿线孔12,弹性主体1上两个相邻穿线孔12之间的距离略小于两个相邻穿线孔12对应的两个定位结21的长度,缝合线2为无弹性单股可吸收缝合线2,目前市面上可提供的可吸收缝合线2,根据其可吸收程度,分为羊肠线、高分子化学合成线和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2,本实施例优选为高分子化学合成线,如PDO可吸收缝合线,缝合线2可以使用一条或两条,使用一条时如图5所示,一侧面有缝合线2时,其对侧面就没有缝合线2,使用两条时如图1所示,分别从各个穿线孔12的两侧依次穿过各个穿线孔12,侧面和其对侧面都有缝合线2,两条缝合线2在穿线孔12里接触时会增加摩擦阻力,能够保证更为精确的定位,当然,采用两条缝合线2时也可以在两条缝合线2的端部相连接而将两条缝合线2变成一条缝合线2,扁平带状体的两个侧边分别设置有多个凹槽或突起11,多个凹槽或突起11优化为均匀设置,也可以非均匀设置,凹槽或突起1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多边形、半圆形、椭圆形、M形、T形、Y形或者它们之间的两种或多种组合,弹性主体1的两个宽表面上分别设有多个微凸13,缝合线2上与两个相邻穿线孔12对应的两个定位结21之间还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备用定位结21,弹性主体1上两个相邻穿线孔12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备用穿线孔12。定位结21和备用定位结21只是在使用时根据是否靠近穿线孔12而进行区分,实际上定位结21和备用定位结21都是缝合线2上设置的密集的凸起,而且定位结21和备用定位结21可以相互转换,定位结21和备用定位结21是采用或压制或切割或其他方法在缝合线2上制作的凸起,定位结21的截面形状形状可以是选自于如图5所示的三角形、如图4所示的圆形,还可以选自于多边形、椭圆形、M形、T形、Y形或者它们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韧带,包括弹性主体,其特征是,还包括缝合线,所述弹性主体上开设有多个穿线孔,所述多干个穿线孔沿所述弹性主体的延伸方向相间隔设置,所述缝合线沿所述弹性主体的延伸方向依次穿过所述多个穿线孔,各个穿线孔对应的缝合线孔外侧位置处设置有定位结,所述定位结略大于所述弹性主体在自然状态下时与其对应的所述穿线孔,所述弹性主体上两个相邻穿线孔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所述两个相邻穿线孔对应的两个定位结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韧带,包括弹性主体,其特征是,还包括缝合线,所述弹性主体上开设有多个穿线孔,所述多干个穿线孔沿所述弹性主体的延伸方向相间隔设置,所述缝合线沿所述弹性主体的延伸方向依次穿过所述多个穿线孔,各个穿线孔对应的缝合线孔外侧位置处设置有定位结,所述定位结略大于所述弹性主体在自然状态下时与其对应的所述穿线孔,所述弹性主体上两个相邻穿线孔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所述两个相邻穿线孔对应的两个定位结的长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韧带,其特征是,所述缝合线有两条,分别从所述各个穿线孔的两侧依次穿过所述各个穿线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工韧带,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主体为扁平带状体,所述多个穿线孔设置在所述扁平带状体的两个宽表面中间位置处并排列成一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韧带,其特征是,所述扁平带状体的两个侧边分别设置有多个凹槽或突起。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韧带,其特征是,所述凹槽或突起的截面形状选自于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军利江世威
申请(专利权)人:徐军利江世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