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909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5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其可以对污水中过滤下来的垃圾进行处理,避免垃圾滋生细菌散发恶臭并污染周围环境的情况,提高使用可靠性;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并在放置腔内竖向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放置腔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还包括污水管、排水管、过滤网、投料管、左支板、右支板、顶板、升降气缸、安装板、粉碎电机、圆筒、四组支柱、输送管、圆盖、滚珠轴承、两组升降杆、转轴、多组粉碎刀片和螺旋输送叶片,箱体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箱,输送管的底端与收集箱连通,并在输送管上设置有开关阀。

An integrated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用于对少量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辅助装置,其在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并在放置腔内竖向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放置腔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并在第一个隔板的顶部和第二隔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第一通孔相通,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通过第二通孔相通,箱体的左端顶部设置有与第一腔室相通的污水管,箱体的右端设置有与第三腔室相通的排水管,并在排水管处设置有排水阀,第一腔室内设置有过滤网,箱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投料管和第二投料管,第一投料管和第二投料管分别与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相通;现有的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使用时,将污水自污水管导入至第一腔室内,通过过滤网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经过过滤的污水通过第一通孔进入第二腔室内,将絮凝剂自第一投料管投入至第二腔室内,絮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微粒凝结为沉淀,然后污水通过第二通孔进入第三腔室,通过第二投料管往第三腔室内投入消毒剂,对第三腔室内的污水进行消毒,经过消毒后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现有的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使用中发现,其污水中含有较大的垃圾,存留在第一腔室内很容易滋生细菌,散发出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导致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对污水中过滤下来的垃圾进行处理,避免垃圾滋生细菌散发恶臭并污染周围环境的情况,提高使用可靠性的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并在放置腔内竖向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放置腔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并在第一个隔板的顶部和第二隔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第一通孔相通,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通过第二通孔相通,箱体的左端顶部设置有与第一腔室相通的污水管,箱体的右端设置有与第三腔室相通的排水管,并在排水管处设置有排水阀,第一腔室内设置有过滤网,箱体的顶端设置有投料管,投料管与第二腔室相通;还包括左支板、右支板、顶板、升降气缸、安装板、粉碎电机、圆筒、四组支柱和输送管,所述四组支柱的底端均与第一腔室的内底壁连接,四组支柱的顶端均与圆筒的底端连接,所述圆筒位于过滤网的下方,并在圆筒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圆筒的顶端设置有圆盖,所述圆盖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安装通孔,并在安装通孔内固定安装有滚珠轴承,所述污水管的底端自圆盖的顶端穿过圆盖并伸入至圆筒内,所述左支板和右支板的底端均与箱体的顶端连接,左支板和右支板的顶端分别与顶板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升降气缸安装于顶板的底端,并在升降气缸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两组升降杆,两组升降杆的底端自顶板的顶端穿过顶板至顶板的下方并与安装板顶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粉碎电机安装于安装板的顶端,并在粉碎电机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自箱体的顶端伸入至第一腔室内并自圆盖的顶端穿过滚珠轴承伸入至空腔内,并且转轴与滚珠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转轴上设置有多组粉碎刀片和螺旋输送叶片,所述多组粉碎刀片和螺旋输送叶片均位于空腔内,箱体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箱,所述输送管的顶端自箱体的底端伸入至第一腔室内并与圆筒的底端连通,输送管的底端与收集箱连通,并在输送管上设置有开关阀。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安装于箱体的顶端,并在搅拌电机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底端自箱体的顶端伸入至第二腔室内,并在传动轴上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位于第二腔室内,第二腔室的底部设置有砂砾过滤层。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多组支撑网,所述多组支撑网等间距横向设置于第三腔室内,并在多组支撑网的顶端均放置有UV灯架,所述UV灯架上安装有多组UV灯管,所述多组支撑网上均涂覆有光触媒层。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所述收集箱的右端设置有导出口,并在导出口处设置有闸板。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压缩气缸和压缩板,所述压缩气缸安装于收集箱的左端,并在压缩气缸的右侧输出端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右端自收集箱的左端伸入至收集箱内并与压缩板的左端中部连接,所述压缩板的侧壁与收集箱的内侧壁接触,并在压缩板上设置有多组通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所述圆盖位于过滤网的下方,并在圆盖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的底端与圆筒的顶端贴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所述污水管为可伸缩的柔性管。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顶壁上设置有安装架,并在安装架上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污水自污水管导入至圆筒内,较大的垃圾滞留在圆筒内,每个一段时间,通过升降气缸驱动升降杆向下移动,升降杆带动安装板以及粉碎电机向下移动,使圆盖盖在圆筒的顶端,将圆筒封住,然后打开开关阀,通过粉碎电机带动粉碎刀片和螺旋输送叶片转动,粉碎刀片将圆筒内的垃圾粉碎,并通过螺旋输送叶片将粉碎后的垃圾通过输送管输送进收集箱内,可以对污水中过滤下来的垃圾进行处理,避免垃圾长时间在第一腔室内滞留滋生细菌散发恶臭并污染周围环境的情况,提高使用可靠性,然后关闭开关阀,停止粉碎电机,通过升降气缸将粉碎电机复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箱体;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污水管;7、排水管;8、过滤网;9、投料管;10、左支板;11、右支板;12、顶板;13、升降气缸;14、安装板;15、粉碎电机;16、圆筒;17、支柱;18、输送管;19、圆盖;20、滚珠轴承;21、升降杆;22、转轴;23、粉碎刀片;24、螺旋输送叶片;25、收集箱;26、开关阀;27、搅拌电机;28、搅拌叶;29、砂砾过滤层;30、支撑网;31、UV灯架;32、UV灯管;33、闸板;34、压缩气缸;35、压缩板;36、通孔;37、紫外线消毒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并在放置腔内竖向设置有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将放置腔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并在第一个隔板的顶部和第二隔板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第一通孔4相通,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通过第二通孔5相通,箱体1的左端顶部设置有与第一腔室相通的污水管6,箱体1的右端设置有与第三腔室相通的排水管7,并在排水管7处设置有排水阀,第一腔室内设置有过滤网8,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投料管9,投料管9与第二腔室相通;还包括左支板10、右支板11、顶板12、升降气缸13、安装板14、粉碎电机15、圆筒16、四组支柱17和输送管18,四组支柱17的底端均与第一腔室的内底壁连接,四组支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并在放置腔内竖向设置有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将放置腔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并在第一个隔板的顶部和第二隔板(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第一通孔(4)相通,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通过第二通孔(5)相通,箱体(1)的左端顶部设置有与第一腔室相通的污水管(6),箱体(1)的右端设置有与第三腔室相通的排水管(7),并在排水管(7)处设置有排水阀,第一腔室内设置有过滤网(8),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投料管(9),投料管(9)与第二腔室相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支板(10)、右支板(11)、顶板(12)、升降气缸(13)、安装板(14)、粉碎电机(15)、圆筒(16)、四组支柱(17)和输送管(18),所述四组支柱(17)的底端均与第一腔室的内底壁连接,四组支柱(17)的顶端均与圆筒(16)的底端连接,所述圆筒(16)位于过滤网(8)的下方,并在圆筒(16)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圆筒(16)的顶端设置有圆盖(19),所述圆盖(19)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安装通孔,并在安装通孔内固定安装有滚珠轴承(20),所述污水管(6)的底端自圆盖(19)的顶端穿过圆盖(19)并伸入至圆筒(16)内,所述左支板(10)和右支板(11)的底端均与箱体(1)的顶端连接,左支板(10)和右支板(11)的顶端分别与顶板(12)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升降气缸(13)安装于顶板(12)的底端,并在升降气缸(13)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两组升降杆(21),两组升降杆(21)的底端自顶板(12)的顶端穿过顶板(12)至顶板(12)的下方并与安装板(14)顶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粉碎电机(15)安装于安装板(14)的顶端,并在粉碎电机(15)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的底端自箱体(1)的顶端伸入至第一腔室内并自圆盖(19)的顶端穿过滚珠轴承(20)伸入至空腔内,并且转轴(22)与滚珠轴承(20)的内圈固定连接,转轴(22)上设置有多组粉碎刀片(23)和螺旋输送叶片(24),所述多组粉碎刀片(23)和螺旋输送叶片(24)均位于空腔内,箱体(1)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箱(25),所述输送管(18)的顶端自箱体(1)的底端伸入至第一腔室内并与圆筒(16)的底端连通,输送管(18)的底端与收集箱(25)连通,并在输送管(18)上设置有开关阀(2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并在放置腔内竖向设置有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将放置腔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并在第一个隔板的顶部和第二隔板(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第一通孔(4)相通,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通过第二通孔(5)相通,箱体(1)的左端顶部设置有与第一腔室相通的污水管(6),箱体(1)的右端设置有与第三腔室相通的排水管(7),并在排水管(7)处设置有排水阀,第一腔室内设置有过滤网(8),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投料管(9),投料管(9)与第二腔室相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支板(10)、右支板(11)、顶板(12)、升降气缸(13)、安装板(14)、粉碎电机(15)、圆筒(16)、四组支柱(17)和输送管(18),所述四组支柱(17)的底端均与第一腔室的内底壁连接,四组支柱(17)的顶端均与圆筒(16)的底端连接,所述圆筒(16)位于过滤网(8)的下方,并在圆筒(16)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圆筒(16)的顶端设置有圆盖(19),所述圆盖(19)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安装通孔,并在安装通孔内固定安装有滚珠轴承(20),所述污水管(6)的底端自圆盖(19)的顶端穿过圆盖(19)并伸入至圆筒(16)内,所述左支板(10)和右支板(11)的底端均与箱体(1)的顶端连接,左支板(10)和右支板(11)的顶端分别与顶板(12)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升降气缸(13)安装于顶板(12)的底端,并在升降气缸(13)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两组升降杆(21),两组升降杆(21)的底端自顶板(12)的顶端穿过顶板(12)至顶板(12)的下方并与安装板(14)顶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粉碎电机(15)安装于安装板(14)的顶端,并在粉碎电机(15)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的底端自箱体(1)的顶端伸入至第一腔室内并自圆盖(19)的顶端穿过滚珠轴承(20)伸入至空腔内,并且转轴(22)与滚珠轴承(20)的内圈固定连接,转轴(22)上设置有多组粉碎刀片(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汝群石婧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恒清河湖整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