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9037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5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操作装置,其具备:操作元件,其在臂部的前端设有操作部而形成,该臂部的基端部可转动地支承于支承体;复位弹簧,其设于所述支承体以及所述操作元件之间;在避免部件个数的增加的同时,紧凑地配置复位弹簧。作为波形弹簧的复位弹簧(48)设于第一弹簧承受部(55)和第二弹簧承受部(56)之间,该第一弹簧承受部(55)设于支承体(46),该第二弹簧承受部(56)设于臂部(47a),从侧方与复位弹簧(48)对置的第一侧壁部(57)设于支承体(46),在臂部(47a)上,与第一侧壁部(57)对置地设有第二侧壁部(58),该第二侧壁部(58)与第一弹簧承受部(55)、第二弹簧承受部(56)以及第一侧壁部(57)共同将复位弹簧(48)包围。

Oper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操作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操作装置,其具备:操作元件,其在臂部的前端设有操作部而形成,该臂部的基端部可转动地支承于支承体;复位弹簧,其设于所述支承体以及所述操作元件之间。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已知的是以下构造:在两轮机动车的后轮制动操作装置中,压缩作为螺旋弹簧的复位弹簧的反作用力伴随制动踏板的操作而累积,且伴随制动操作的解除,通过复位弹簧使制动踏板返回到初始位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7155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构造中,使用螺旋弹簧作为复位弹簧,因此为了在制动踏板操作时获得所希望的反作用力,螺旋弹簧必须使其绕组截面变粗,且在伸缩方向上变长,不仅用于配置复位弹簧的空间变大,还需要设置用于防止复位弹簧的倒下的保持器,从而部件个数变多。本专利技术是鉴于相关情况所作出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在避免部件个数的增大的同时能够紧凑地配置复位弹簧的操作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操作装置,其具备:操作元件,其在臂部的前端设有操作部而形成,该臂部的基端部可转动地支承于支承体;复位弹簧,其设于所述支承体以及所述操作元件之间;所述操作装置的第一特征在于,作为波形弹簧的所述复位弹簧设于第一弹簧承受部和第二弹簧承受部之间,所述第一弹簧承受部设于所述支承体,所述第二弹簧承受部设于所述臂部,从侧方与所述复位弹簧对置的第一侧壁部设于所述支承体,在所述臂部上,与所述第一侧壁部对置地设有第二侧壁部,所述第二侧壁部与所述第一弹簧承受部、所述第二弹簧承受部以及所述第一侧壁部共同将所述复位弹簧包围。另外,本专利技术除了第一特征结构以外,其第二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是在压缩时其半径方向的宽度比伸缩方向的长度大的波形弹簧。本专利技术除了第二特征结构以外,其第三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使其伸缩方向沿着假想圆弧的切线方向并设于所述支承体以及所述操作元件之间,所述假想圆弧以所述操作元件的转动轴线为中心。本专利技术除了第三特征的结构以外,其第四特征在于,在作为板状的所述臂部上,一体地形成相对于该臂部的转动轴线沿径向延伸的所述第二侧壁部。本专利技术除了第四特征结构以外,其第五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体上,形成有收容所述复位弹簧的一部分的凹部。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除了第一~第五特征结构的任一项以外,其第六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体是固定设置于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架的脚踏板用撑条,在该脚踏板用撑条上,支承有配置于该脚踏板用撑条的车宽方向外侧的脚踏板,并且设有踏板轴,该踏板轴可转动地支承作为制动踏板的所述操作元件并配置于所述脚踏板用撑条的车宽方向内侧,所述复位弹簧在所述脚踏板用撑条的车宽方向内侧设于所述操作元件以及所述脚踏板用撑条之间。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特征,通过使用波形弹簧作为复位弹簧,从而能够减小复位弹簧所需要的空间,而且复位弹簧位于被第一弹簧承受部、第二弹簧承受部、第一侧壁部以及第二侧壁部包围的位置,因此不需要用于防止复位弹簧的脱落的专用部件,在避免部件个数的增加的同时,能够紧凑地配置复位弹簧。特别是,波形弹簧比现有的螺旋弹簧更容易将最大径设为较大,能够利用第一以及第二弹簧承受部更可靠地压缩复位弹簧。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征,通过使用在压缩时其半径方向的宽度比伸缩方向的长度大的波形弹簧,能够抑制复位弹簧的屈曲,还能够使第二侧壁部小型化,该第二侧壁部使复位弹簧在其半径方向上介于第一侧壁部和该第二侧壁部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特征,复位弹簧的伸缩方向沿着假想圆弧的切线方向,所述假想圆弧以操作元件的转动轴线为中心,因此能够高效地利用复位弹簧来产生相对于施加在操作元件上的操作力的反作用力,能够使复位弹簧进一步小型化。另外,容易设定与操作元件的操作量对应的复位弹簧的压缩方向的挠曲量,容易选择波形弹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特征,在板状的臂部上一体地形成相对于其转动轴线沿径向延伸的所述第二侧壁部,因此第二侧壁部相对于臂部的转动轴线的相对位置精度良好,并能够将与支承体之间的空隙设定为较小,更有效地防止复位弹簧的脱落,能够在沿着臂部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上紧凑地配置支承体以及臂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特征,收容所述复位弹簧的一部分的凹部形成于支承体,因此能够在沿着臂部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上更紧凑地配置支承体以及臂部。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特征,复位弹簧在脚踏板用撑条的车宽方向内侧设于操作元件以及脚踏板用撑条之间,该脚踏板用撑条固定设置于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架,以支承脚踏板,因此在适用到用于对鞍乘型车辆的后轮进行制动操作的操作装置时,能够不增加部件个数地保护复位弹簧。附图说明图1是两轮机动车的右侧视图。图2是图1的主要部位放大图。图3是制动踏板以及脚踏板保持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2的4-4线剖视图。附图标记46作为支承体的脚踏板用撑条47作为操作元件的制动踏板47a臂部47aa臂部的基端部47b操作部48复位弹簧51脚踏板52踏板轴55第一弹簧承受部56第二弹簧承受部57第一侧壁部58第二侧壁部59凹部IC假想圆弧L波形弹簧的伸缩方向的长度W波形弹簧的径向的宽度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前后、左右以及上下指的是从乘坐在两轮机动车的乘客的角度观察的方向。首先在图1中,作为鞍乘型车辆的两轮机动车的车体架F具备:头管13,其可转向地支承前叉11以及转向把手12,该前叉11利用下端部将前轮WF轴支承,该转向把手12与该前叉11连结;左右一对主架14,其从该头管13向后下方延伸;左右一对下行车架15,其以比这些主架14的倾斜角度陡的角度从主架14的前部向后下方延伸;左右一对枢轴架16,其与主架14的后端一体地相连并向下方延伸;左右一对座椅导轨17,其前端部与主架14的前后方向中间部连接并向后上方延伸;左右一对辅助架18,其前端部与主架14的后端部连接并向后上方延伸,并且后端部与座椅导轨17的前后方向中间部连接。在车体架F上,搭载有产生驱动后轮WR的动力的发动机E的发动机本体20,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动机本体20构成为V型4缸。在构成所述发动机本体20的一部分的曲轴箱21上,收容有变速机构(未图示),该变速机构的输出轴22配置为从曲轴箱21的左侧面向侧方突出。另外,利用后端部将后轮WR轴支承的摆臂23的前端部经由支轴24可摆动地支承于所述车体架F的所述枢轴架16,来自输出轴22的旋转动力经由包括环状的驱动链25的传动机构26而传递到后轮WR。在所述发动机本体20的上方,配置有利用主架14支承的燃料箱27。另外,在车体架F的座椅导轨17上,支承有配置于发动机E的后方斜上方的乘车用座椅28,燃料箱27以其后部绕进乘车用座椅28的下方的方式形成。转向把手12以及头管13的一部分被前罩30从前方覆盖,发动机E的前部被左右一对前侧罩31从车宽方向两侧覆盖,发动机E的上部以及燃料箱27的上部被顶罩32从上方以及车宽方向两侧覆盖,发动机E的下部被与前侧罩31相连的下侧罩33从车宽方向两侧覆盖,车体架F的后部被与顶罩32相连的后罩34覆盖,前罩30、前侧罩31、顶罩32、下侧罩33以及后罩34支承于车体架F。合并参照图2,构成所述发动机E的排气装置35的下游端的排气消声器36配置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操作装置,其具备:操作元件(47),其在臂部(47a)的前端设有操作部(47b)而形成,该臂部(47a)的基端部可转动地支承于支承体(46);复位弹簧(48),其设于所述支承体(46)以及所述操作元件(47)之间;所述操作装置的特征在于,作为波形弹簧的所述复位弹簧(48)设于第一弹簧承受部(55)和第二弹簧承受部(56)之间,所述第一弹簧承受部(55)设于所述支承体(46),所述第二弹簧承受部(56)设于所述臂部(47a),从侧方与所述复位弹簧(48)对置的第一侧壁部(57)设于所述支承体(46),在所述臂部(47a)上,与所述第一侧壁部(57)对置地设有第二侧壁部(58),所述第二侧壁部(58)与所述第一弹簧承受部(55)、所述第二弹簧承受部(56)以及所述第一侧壁部(57)共同将所述复位弹簧(48)包围。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29 JP 2018-0648771.一种操作装置,其具备:操作元件(47),其在臂部(47a)的前端设有操作部(47b)而形成,该臂部(47a)的基端部可转动地支承于支承体(46);复位弹簧(48),其设于所述支承体(46)以及所述操作元件(47)之间;所述操作装置的特征在于,作为波形弹簧的所述复位弹簧(48)设于第一弹簧承受部(55)和第二弹簧承受部(56)之间,所述第一弹簧承受部(55)设于所述支承体(46),所述第二弹簧承受部(56)设于所述臂部(47a),从侧方与所述复位弹簧(48)对置的第一侧壁部(57)设于所述支承体(46),在所述臂部(47a)上,与所述第一侧壁部(57)对置地设有第二侧壁部(58),所述第二侧壁部(58)与所述第一弹簧承受部(55)、所述第二弹簧承受部(56)以及所述第一侧壁部(57)共同将所述复位弹簧(48)包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48)是压缩时其半径方向的宽度(W)比伸缩方向的长度(L)大的波形弹簧。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浜口大树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