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婴儿卧位安全约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806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婴儿卧位安全约束器,包括椭圆形的软垫,所述软垫上以其中心为对称点设置有4组固定装置,分别用于固定婴儿的四肢;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相互匹配的棉质左绑臂、右绑臂,所述左绑臂和右绑臂上分别匹配的设置有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以多种体位对婴儿身体姿态进行约束,使用方式灵活、安全性高,可提高医疗效果,降低医护人员看护压力。

Multi function baby safety restrai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婴儿卧位安全约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科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小儿外科辅助器械。
技术介绍
小儿外科实践中,因治疗需要,术前、术中或术后需要对婴儿体位进行固定。例如:背部治疗或肛门手术中,要求婴儿采取趴卧姿势;胸腹部治疗过程中,要求婴儿采取仰卧姿势;且要防止婴儿四肢拉拽伤口部位纱布或吊瓶滴管等医疗用品。婴儿基本不具备主动配合能力,且由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导致其反抗医护措施,因此体位约束是小儿外科难以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婴儿卧位安全约束器,能以多种体位对婴儿身体姿态进行约束,使用方式灵活、安全性高,可提高医疗效果,降低医护人员看护压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婴儿卧位安全约束器包括椭圆形的软垫,所述软垫上以其中心为对称点设置有4组固定装置,分别用于固定婴儿的四肢;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相互匹配的棉质左绑臂、右绑臂,所述左绑臂和右绑臂上分别匹配的设置有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所述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互相贴合时,左绑臂和右绑臂形成圆拱,所述圆拱与软垫配合,限制婴儿的肢体活动。所述4组固定装置的长轴线与软垫的长轴线偏离5~15°夹角,且所述4组固定装置的长轴线分别与其所在软垫四分之一区的边缘平行,从而扩大4组固定装置的分布范围,提高其限位效果。所述的左绑臂、右绑臂包括棉质材料外袋,其内部设置柔软织物填充层,肢体触感好,不易引起患儿抗逆反应。所述软垫的中心设置有通孔,婴儿被固定时,家属或医护人员可通过此通孔用手触摸婴儿腹部,起到安抚或探查体温作用。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软垫上的不锈钢方扣,还包括一端固定在软垫上的绑带,所述绑带的自由端穿过不锈钢方扣后通过魔术贴首尾相连。此种技术方案,固定装置的力量更强,适用于体力较强婴儿的定位。本方案中,魔术贴的勾面和毛面都设置在所述绑带的同侧、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绑带的两端。沿长度方向,在所述软垫的两侧面各设置有一条拉链,用于向软垫内填入或抽出保温填充物。上述技术的优点体现在:A、通过固定四肢,可提供俯卧位、仰卧位、青蛙卧位等多种体位的安全约束,约束完成后,婴儿四肢运动幅度受限,可防止关键部位的压力性损伤,可保护引流管、点滴管、伤口纱布等附着物被拉拽,可防止负面干扰、提高医疗效果,并极大减少医护及家属看护压力;B、主要用于术后恢复过程,也可应用于术前、术中;C、主要固定物采用软垫及棉质的左绑臂、右绑臂,其外蹭均为柔软织物,其内部有织物填充层,触感柔软,安全性高,婴儿抗逆度低;D、软垫为椭圆形,4组固定装置分布在所述软垫上,婴儿趴卧位时,装置类似于鸟巢式原理,且四肢周围有棉织物可以接触、抓握,给婴儿带来安全感,进一步降低抗逆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婴儿卧位安全约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作业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可见,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婴儿卧位安全约束器包括椭圆形的软垫1,所述软垫1上以其中心为对称点设置有4组固定装置2,分别用于固定婴儿的四肢;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相互匹配的棉质左绑臂20、右绑臂21,所述左绑臂20和右绑臂21上分别匹配的设置有魔术贴勾面30和魔术贴毛面31。所述魔术贴勾面30和魔术贴毛面31互相贴合时,左绑臂20和右绑臂21形成圆拱,所述圆拱与软垫1配合,限制婴儿的肢体活动。所述4组固定装置的长轴线与软垫1的长轴线偏离5~15°夹角,且所述4组固定装置的长轴线分别与其所在软垫1四分之一区的边缘平行,从而扩大4组固定装置的分布范围,提高其限位效果。所述的左绑臂20、右绑臂21包括棉质材料外袋,其内部设置柔软织物填充层,肢体触感好,不易引起患儿抗逆反应。所述软垫1的中心设置有通孔4,婴儿被固定时,家属或医护人员可通过此通孔用手触摸婴儿腹部,起到安抚或探查体温作用。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采取俯卧位对婴儿进行体位固定。如图1可见,先撕开4组固定装置上的魔术贴,将婴儿俯卧在软垫1上,依次扣合魔术贴勾面30和魔术贴毛面31,使左绑臂20、右绑臂21形成配合,4组固定装置分别固定上臂、大腿,形成俯卧位固定。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采取青蛙卧位对婴儿进行体位固定。如图1可见,先撕开4组固定装置上的魔术贴,将婴儿俯卧在软垫1上,依次扣合魔术贴勾面30和魔术贴毛面31,使左绑臂20、右绑臂21形成配合,前2组固定装置分别固定小臂,后2组固定装置分别固定小腿,形成青蛙卧位固定。实施例三如图2可见,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软垫1上的不锈钢方扣6,还包括一端固定在软垫1上的绑带5,所述绑带5的自由端穿过不锈钢方扣6后通过魔术贴首尾相连。此种技术方案,固定装置的力量更强,适用于体力较强婴儿的定位。本方案中,魔术贴的勾面和毛面都设置在所述绑带5的同侧、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绑带5的两端。如图1可见,沿长度方向,在所述软垫1的两侧面各设置有一条拉链7,用于向软垫1内填入或抽出保温填充物。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不仅适用于四肢同时固定,也可单独固定上肢或下肢。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专利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仍然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婴儿卧位安全约束器,包括椭圆形的软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1)上以其中心为对称点设置有4组固定装置(2);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相互匹配的棉质左绑臂(20)、右绑臂(21),所述左绑臂(20)和右绑臂(21)上分别匹配的设置有魔术贴勾面(30)和魔术贴毛面(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婴儿卧位安全约束器,包括椭圆形的软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1)上以其中心为对称点设置有4组固定装置(2);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相互匹配的棉质左绑臂(20)、右绑臂(21),所述左绑臂(20)和右绑臂(21)上分别匹配的设置有魔术贴勾面(30)和魔术贴毛面(31)。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幸范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市立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