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787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包括机体、锅体、盖合于所述锅体上的锅盖,所述机体内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锅盖上设置有蒸汽进孔以及蒸汽出孔,锅盖上还设置有蒸汽引导管,所述蒸汽引导管具有靠近锅盖一端的连接部和远离锅盖一端的出气部,所述出气部的底壁封闭,所述出气部的侧壁上环设有多个出气口,相邻出气口上下错位设置,所述出气部上设置有避让结构以减小蒸汽引导管伸入锅体烹饪腔内的阻力,所述出气口位于避让结构的上方且所述出气口距离出气部底壁的距离在1mm至40mm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蒸汽引导管的出气部上设置避让结构,从而可以使得蒸汽引导管能够避开烹饪腔中的固态食材,方便蒸汽引导管快速插入烹饪腔中,快速完成锅盖和锅体的盖合。

A steam heating cooking appli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加热烹饪器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加热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蒸汽饭煲是一种新型烹饪器具,通过蒸汽发生装置产生高温蒸汽,再将高温蒸汽导入到烹饪腔中,通过高温蒸汽蒸熟烹饪腔内的食材。为了使烹饪腔内的食材受热更加均匀,蒸汽饭煲的蒸汽通过蒸汽引导管引入到烹饪腔内。烹饪时,蒸汽引导管插入到烹饪腔液面以下,蒸汽由蒸汽引导管释放而出,充分与食材接触。在烹饪肉块等固态块状食材时,蒸汽引导管会由于固态食材的阻挡无法很迅速的插入到烹饪腔中去,用户还需要用勺子或者筷子拨弄固态食材给蒸汽引导管的插入让位,使用十分不便。另外,在烹饪过程中,如何使得食材更好的翻滚以制作口感更好的食物也是一个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蒸汽加热烹饪器具,该蒸汽加热烹饪器具采用蒸汽引导管将蒸汽引入到食材内部,烹饪时食材翻滚充分,受热均匀,制作的食材口感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包括机体、锅体、盖合于所述锅体上的锅盖,所述机体内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锅盖上设置有蒸汽进孔以及蒸汽出孔,锅盖上还设置有蒸汽引导管,所述蒸汽引导管具有靠近锅盖一端的连接部和远离锅盖一端的出气部,所述出气部的底壁封闭,所述出气部上设置有避让结构以减小蒸汽引导管伸入锅体烹饪腔内的阻力,所述出气口位于避让结构的上方且所述出气口距离底壁的距离在1mm至40mm之间。作为优选,所述出气部的底壁和侧壁之间设置有弧面过渡部,所述弧面过渡部构成了所述避让结构。作为优选,所述蒸汽引导管直接或间接固定在锅盖上。作为优选,所述锅盖包括外盖和可拆卸的内盖,所述蒸汽引导管固定在外盖上并对轴向定位所述内盖将内盖固装在外盖上。作为优选,所述锅盖包括外盖和可拆卸的内盖,所述蒸汽引导管与内盖固定安装。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的管径大于所述出气部的管径。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和出气部之间具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的管径由连接部向出气部方向逐渐减小。作为优选,所述蒸汽引导管上设置有防倒吸孔,烹饪时,防倒吸孔位于锅体烹饪腔液面以上。作为优选,所述蒸汽引导管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备而成。作为优选,锅盖和锅体盖合时,所述蒸汽引导管位于锅体烹饪腔的中心区域,所述出气部位于锅体烹饪腔液面以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技术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包括机体、锅体、盖合于所述锅体上的锅盖,所述机体内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锅盖上设置有蒸汽进孔以及蒸汽出孔,锅盖上还设置有蒸汽引导管,所述蒸汽引导管具有靠近锅盖一端的连接部和远离锅盖一端的出气部,所述出气部的底壁封闭,所述出气部上设置有避让结构以减小蒸汽引导管伸入锅体烹饪腔内的阻力,所述出气口位于避让结构的上方且所述出气口距离底壁的距离在1mm至40mm之间。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蒸汽引导管底部的出气部上设置避让结构来减小蒸汽引导管插入到烹饪腔内的阻力,当蒸汽引导管插入到米浆中时,避让结构可以分开液面,使得米浆向蒸汽引导管两侧散开,如此不会导致蒸汽引导管底部米浆受压积厚,影响烹饪质量。当蒸汽引导管插入到肉骨汤等带有固态块状食材中时,由于避让结构的存在,固态块状食材在受到蒸汽引导管向下的压力时会产生向两侧方向上的分力,这个分力能够挪开固态块状食材为蒸汽应道管的插入让道,不需要用户采用外力手段来拨开固态块状食材方便蒸汽引导管插入到烹饪腔中去。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出气口设置在避让结构的上方,如此设置,蒸汽引导管插入食材的过程中,出气口的开口方向与蒸汽引导管的插入方向垂直,固态食材不容易由出气口进入到蒸汽引导管内造成蒸汽引导管内部堵塞。在烹饪过程中,出气口位于出气部的侧壁上,由出气口出来的高温蒸汽向蒸汽引导管的四周喷射,如此,蒸汽喷离蒸汽引导管的距离可以最大化,远离蒸汽引导管的食材可以最大限度的与高温蒸汽直接接触受热,食材的受热效果好。在本专利技术中,出气口距离出气部底壁的距离要大于1mm小于40mm,当出气口距离的底壁的距离小于1mm时,出气口和底壁之间的距离太小,不利于设置避让结构,形成的避让结构避让效果较差,当出气口距离底壁的距离大于40mm时,出气口距离底壁的距离过大,蒸汽引导管的出气位置过于靠上,锅体烹饪腔底部的食材无法直接与蒸汽直接接触受热,食材受热不均匀,烹饪的食材口感较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锅体剖视图。图4是图3中A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出气部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蒸汽引导管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蒸汽引导管的另一视角结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蒸汽引导管工作时的蒸汽喷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二的结构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图。图中,10、机体;20、锅体;30、锅盖;31、蒸汽进孔;32、蒸汽出孔;33、外盖;34、内盖;35、凸起;36、通孔;40、蒸汽发生装置;41、蒸汽管路;50、蒸汽引导管;51、连接部;52、过渡部;53、出气部;531、出气口;532、避让结构;533、引导结构;54、防倒吸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参考图1至图8,图1至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具体的是一种蒸汽加热电饭煲。所述电饭煲包括机体10、锅体20、盖合于所述锅体20上的锅盖30,所述机体10内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40,锅盖30上设置有蒸汽进孔31以及蒸汽出孔32,所述蒸汽进孔31上设置有蒸汽引导管50,所述蒸汽引导管50具有靠近锅盖30一端的连接部51和远离锅盖30一端的出气部53,所述出气部53上设置有出气口531,所述出气部53的管径小于所述连接部51的管径。烹饪时,锅体20放置在机体10上,锅体20上的锅盖30与锅体20盖合形成烹饪腔,机体10内的蒸汽发生装置40工作产生蒸汽,蒸汽通过蒸汽管路41到达锅盖30并通过锅盖30上的蒸汽进孔31进入到蒸汽引导管50内,最后由蒸汽引导管50将蒸汽引入到烹饪腔内对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加热。在本实施例中,蒸汽引导管50优选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材料制备而成。蒸汽引导管50需要插入到烹饪腔的食材内,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材质,一方面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腐蚀性以及较好的结构强度,使用寿命更长。具体的,烹饪过程中,蒸汽引导管50伸入到烹饪腔内液面以下。以蒸煮米饭为例,蒸汽由蒸汽引导管50排出时,形成高温气泡,高温气泡在米浆中上浮,上浮过程与米浆充分接触并将热量传递给米浆,使得米浆受热沸腾。此外,在上浮过程中,由于气泡的带动,整个米浆会形成翻滚动作,从而使得远离蒸汽引导管50的米浆也能够通过流动与高温气泡接触受热。蒸汽排出蒸汽引导管50的过程实质是蒸汽引导管50内的气压推动出气口531处的蒸汽,使得出气口531处的蒸汽克服米浆液压进入到米浆中。因此,蒸汽引导管50内的气压决定了气泡脱开出气口531的距离,蒸汽引导管50内气压越大,气泡能够到达离蒸汽引导管50更远的地方才开始上浮。需要指出的是,此处气泡脱开出气口531的距离是指气泡在出气口531出气方向上的运动距离,即气泡距离蒸汽引导管50的距离。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包括机体、锅体、盖合于所述锅体上的锅盖,所述机体内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锅盖上设置有蒸汽进孔以及蒸汽出孔,锅盖上还设置有蒸汽引导管,所述蒸汽引导管具有靠近锅盖一端的连接部和远离锅盖一端的出气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部的底壁封闭,所述出气部上设置有避让结构以减小蒸汽引导管伸入锅体烹饪腔内的阻力,所述出气口位于避让结构的上方且所述出气口距离所述底壁的距离在1mm至40mm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包括机体、锅体、盖合于所述锅体上的锅盖,所述机体内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锅盖上设置有蒸汽进孔以及蒸汽出孔,锅盖上还设置有蒸汽引导管,所述蒸汽引导管具有靠近锅盖一端的连接部和远离锅盖一端的出气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部的底壁封闭,所述出气部上设置有避让结构以减小蒸汽引导管伸入锅体烹饪腔内的阻力,所述出气口位于避让结构的上方且所述出气口距离所述底壁的距离在1mm至40mm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部的底壁和侧壁之间设置有弧面过渡部,所述弧面过渡部构成了所述避让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引导管直接或间接固定在锅盖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外盖和可拆卸的内盖,所述蒸汽引导管固定在外盖上并对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崔卫民胡益民于凌振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