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离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868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离合装置,在变速皮带轮组成的驱动皮带轮5的可动带轮7上,可相对旋转且沿轴方向一体移动地连接有旋转凸轮13,通过该旋转凸轮13在变速范围内的旋转,使可动带轮7相对于固定带轮6接近或远离进行变速,通过由变速范围向离合断开位置OFF的转动,使可动带轮7最大地远离固定带轮6,成为切断皮带轮5与V形带10之间动力传递的离合断开状态,此时,在可动带轮7背面侧的固定凸轮18的外周轴支撑有卡合滚轮27,另一方面,在旋转凸轮13上设有配合销29,该配合销29通过向离合断开位置OFF的转动,与卡合滚轮27配合,使可动带轮7远离固定带轮6成为离合断开状态,实现离合装置的结构紧凑化,同时提高了组装性和维修性,而且能够确实得到稳定的离合断开状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离合装置。另外,在这种带式无级变速器中,使变速皮带轮的可动带轮相对于固定带轮大致最大地隔离超过变速范围,从而变速带的张力为零,能够切断该变速带与变速皮带轮之间的动力传递(离合断开状态)。因此,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够设置离合装置。因而,已知作为该离合装置的一个实例,以往在固定带轮与可动带轮之间的带槽底部,压缩装有用于沿远离固定带轮的方向靠近可动带轮的压缩弹簧,通过该弹簧的拉伸弹力,在离合断开状态,保持可动带轮大致最大地离开固定带轮的状态。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结构中,由于在变速皮带轮的带槽底部设有压缩弹簧,因此为了容纳该压缩弹簧,必须有轴方向的空间,由于该容纳空间使得离合装置难于成为紧凑结构。另外,容纳于上述变速皮带轮带槽底部的压缩弹簧易于损坏,在因该弹簧损坏导致离合装置的运转不顺利的场合,必须拆卸包括离合装置在内的整个变速器,因而维修性差。而且,由于同样的理由,组装离合装置需要时间,因而也存在组装性差的问题。而且还存在下述问题,由于通过弹簧的弹力使可动带轮移动,切换至离合断开状态,因此难于可靠且稳定地进行向该离合断开状态的切换,容易出现离合断开状态的切换不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变速皮带轮的可动带轮远离固定带轮成为离合断开状态时,使与该可动带轮沿轴方向一体移动连接的旋转部件和固定体配合,通过两者的配合,将可动带轮强制地保持在远离固定带轮的位置。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中,以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离合装置为对象,设有支撑于旋转轴上的固定带轮与可动带轮组成的变速皮带轮,卷绕在该变速皮带轮两带轮之间带槽中的变速带,以及可相对旋转且沿轴方向一体移动地连接在上述可动带轮上的、围绕旋转轴旋转并使可动带轮相对于固定带轮接近或远离的旋转部件,通过该旋转部件在变速范围内的旋转,使上述可动带轮相对于固定带轮接近或远离进行变速,另一方面,通过使旋转部件由上述变速范围旋转至邻接该变速范围的离合断开位置,使可动带轮大致最大地远离固定带轮,而成为切断变速皮带轮与变速带之间动力传递的离合断开状态。另外,还设有设置在上述可动带轮背面侧的固定体上的卡合部件,以及设置在上述旋转部件上,在旋转部件由上述变速范围旋转至离合断开位置时,通过与上述卡合部件的配合,使可动带轮远离固定带轮成为离合断开状态的配合部件。根据上述结构,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旋转部件在变速范围内的旋转,变速皮带轮的可动带轮相对于固定带轮接近或远离,改变该变速皮带轮的带卷绕径,进行变速。另外,由该变速状态切换至离合断开状态时,上述旋转部件由上述变速范围旋转至其邻接的离合断开位置。于是,该旋转部件的配合部件与可动带轮背面侧固定体的卡合部件配合,通过两者的配合,可动带轮大致最大地远离固定带轮,切换保持至切断变速皮带轮与变速带之间动力传递的离合断开状态。这种场合,由于上述卡合部件设置于可动带轮背面侧的固定体上,另外配合部件设置于连接可动带轮的旋转部件上,因此不需要在两带轮的带槽底部设置压缩弹簧保持离合断开状态时的用于容纳弹簧的轴方向空间,可以使变速器与离合装置结构紧凑。另外,由于上述卡合部件与配合部件设置在变速器的外侧,因此在异常时等情况下,不必拆卸包括离合装置在内的整个变速器,能够提高维修性。另外,组装也容易,因而能够提高组装性。而且,由于通过卡合部件与配合部件的机械配合强制地使可动带轮远离固定带轮,因此,能够确实且稳定地进行向离合断开状态的切换,实现离合装置运转的稳定化。优选的结构是上述旋转部件成为旋转凸轮,另一方面,固定体成为与上述旋转凸轮凸轮接触的固定凸轮,在该旋转凸轮或固定凸轮的一个上形成以给定倾斜角度倾斜的变速凸轮面,另一方面,在另一个上设置与上述变速凸轮面接触的接触部,通过旋转凸轮与固定凸轮的相对旋转,使可动带轮相对于固定带轮接近或远离。按照这种结构,旋转凸轮相对于固定凸轮在变速范围内进行相对转动时,变速皮带轮的可动带轮相对于固定带轮接近或远离,改变带卷绕径,进行变速。旋转凸轮由变速范围相对旋转至离合断开位置时,旋转凸轮的配合部件与固定凸轮的卡合部件配合,通过两者的配合,可动带轮大致最大地远离固定带轮,切换保持至离合断开状态。因此,这种场合也能够得到与上述情况同样的作用和效果。另外,也可以使上述卡合部件或配合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成为滚轮。按照这种结构,卡合部件与配合部件的配合可以顺利地进行,能够更稳定地进行向离合断开状态的切换保持。另外,优选在上述变速皮带轮的固定带轮与可动带轮之间的带槽底部,可旋转地设置离合断开状态下搭载变速带的带搭载滚轮。因此,在离合断开状态,变速皮带轮的可动带轮大致最大地远离固定带轮时,变速带搭载在带槽底部的带搭载滚轮上,能够确实切断变速皮带轮与变速带之间的动力传递。图2是表示无级变速器变速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无级变速器离合断开状态的相应于附图说明图1的视图。图4是表示无级变速器离合断开状态的相应于图2的视图。上述驱动皮带轮5由法兰盘状的固定带轮6和法兰盘状的可动带轮7组成,该固定带轮6一体旋转且不能滑动地结合在驱动旋转轴1的套筒3上,该可动带轮7通过轮毂部7a可滑动且可相对旋转地被支撑在驱动旋转轴1的套筒3上,使之与固定带轮6对峙。在这两个带轮6、7之间形成带槽8,在该带槽8中卷绕有作为变速带的V形带10。另外,上述V形带10也卷绕在图外的从动旋转轴上的从动皮带轮上,使驱动皮带轮5的可动带轮7相对于固定带轮6接近或远离,从而改变驱动皮带轮5的带卷绕径,例如,使可动带轮7接近固定带轮6,关闭驱动皮带轮5时,驱动皮带轮5的带卷绕径大于从动皮带轮,从而使驱动旋转轴1的旋转增速,成为传递至从动旋转轴(从动皮带轮)的高速状态,另一方面,反之,使驱动皮带轮5的可动带轮7远离固定带轮6而打开时,驱动皮带轮5的带卷绕径小于从动皮带轮,从而使驱动旋转轴1的旋转减速,成为传递至从动旋转轴(从动皮带轮)的低速状态。上述驱动旋转轴1上,在驱动皮带轮5的可动带轮7的背面侧(图2和图4的下侧),设有用于使该可动带轮7相对于固定带轮6接近或远离的凸轮机构12。该凸轮机构12设有作为旋转部件的旋转凸轮13,该旋转凸轮13以可围绕驱动旋转轴1相对旋转且沿轴方向一体移动地外嵌合被支撑的状态,通过轴承14连接在可动带轮7的轮毂部7a。在旋转凸轮13的与驱动皮带轮5相反一侧的端面,在上述轴承14半径方向外侧且沿圆周方向隔开等角度间隔(180°间隔)的上下位置,分别突出设置一对圆弧状的凸轮部13a,13a,在该凸轮部13a,13a的前端部形成以给定角度倾斜的变速凸轮面15,15。另外,在旋转凸轮13的外周一体旋转地突出设置有旋转杆16,通过相对于该旋转杆16的操作,可使旋转凸轮13旋转。另外,在上述驱动旋转轴1的轴主体2中,在位于旋转凸轮13背面侧(相对于旋转凸轮13与驱动皮带轮5相反的一侧)的部分,通过轴承19可相对旋转地支撑有作为固定体的环状固定凸轮18。在该固定凸轮18的外周部,与上述旋转凸轮13的各变速凸轮面15对应的位置,设有作为与该各凸轮面25凸轮接触的接触部的一对凸轮滚轮20,20,该各凸轮滚轮20通过沿半径方向延伸的螺栓状支撑轴21可旋转地被支撑于固定凸轮18的外周面上。另外,在固定凸轮18的外周部一体地形成有安装臂22,该安装臂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离合装置,设有: 支撑在旋转轴上的固定带轮及可动带轮组成的变速皮带轮; 卷绕于上述变速皮带轮的两带轮之间带槽中的变速带; 可相对旋转且沿轴方向一体移动地连接于上述可动带轮上,围绕旋转轴旋转使可动带轮相对于固定带轮接近或远离的旋转部件, 通过使上述旋转部件在变速范围内的旋转,上述可动带轮相对于固定带轮接近或远离进行变速,另一方面,通过使旋转部件由上述变速范围旋转至邻接该变速范围的离合断开位置,使可动带轮大致最大地远离固定带轮,成为切断变速皮带轮与变速带之间动力传递的离合断开状态,其特征在于,还设有: 设置于上述可动带轮背面侧的固定体上的卡合部件; 设置于上述旋转部件上,当旋转部件由上述变速范围旋转至离合断开位置时,通过与上述卡合部件的配合,使可动带轮远离固定带轮成为离合断开状态的配合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川真一郎谷口竜也
申请(专利权)人:坂东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