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自组网基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683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台MESH基站协同运行组成的无线MESH通信网络;具体技术方案为:无线自组网基站,包括采集控制端、控制器和视频摄像头,采集控制端与第一基站无线连接,控制器、视频摄像头均与第二基站无线连接,第一基站与三链路基站无线连接,第二基站与三链路基站无线连接,三链路基站与云平台服务器无线连接,在整个通信系统中,第一基站与三链路基站组成点到多点的拓扑结构,第二基站与三链路基站组成点到多点的拓扑结构,采集控制端、控制器和视频摄像头通过中间的基站与云平台服务器实现通信,提高了通信骨干网带宽,增大了无线通信距离,成本低,网络可靠性好。

Wireless Ad Hoc Network Base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自组网基站
本技术属于通信设备
,具体涉及多台MESH基站协同运行组成的无线MESH通信网络。
技术介绍
当前,互联网、物联网发展迅猛,已深入到各行各业,各个角落,作为端到端之间的通信网也历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各种软硬件技术发展带动下,万物互联正逐步成为现实,自动化、远程化、信息化发展正在改变以往孤立的设备设施。带有信息采集传输功能的设备通过网络与远程服务器通信,网络作为通信桥梁,是一切工作的必备基础,而基站是一切网络的承载主体。当前我国互联网通信网以光纤为主干,各类无线、双绞网线为末端,主要以三大运营商网络为主。现有网络存在如下不足:一、网络建设成本高:基于我国的地理地形及发展状况,各区域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在偏远山区,网络建设成本极高,且经济效益低下,以往的光纤网络不适合大规模铺设。而运营商的3G/4G无线网络流量费用高、信号覆盖不全,不能满足要求。二、带宽窄距离近:在无线传输网中有2G、3G、4G和WIFI。2G和3G由于带宽小,无法传输视频类信息;4G带宽高,但通信流量费用高,不适合大批量设备使用;普通WIFI无流量费,带宽也高,但通信距离近,不适合远距离传输。三、链路不可靠:通信网络中,基站作为数据转换转发节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单链路通信网中,一旦某个基站数据负载量大或故障,会导致整个链路网络瘫痪,可靠性差。综上所述,现有通信技术无法在兼顾成本前提下满足速度和技术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自组网基站,建立了一种低成本的不依赖现有运营商基站的通信骨干网络,解决了网络铺设成本高、施工难度大、传输速度慢、通信链路不可靠的技术问题,满足了边远山区的成本效益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无线自组网基站,包括采集控制端、控制器和视频摄像头,采集控制端与第一基站无线连接,控制器与视频摄像头均与第二基站无线连接,第一基站与三链路基站无线连接,第二基站与三链路基站无线连接,三链路基站与云平台服务器无线连接;三链路基站内设有第三基站、第四基站和第五基站,第一基站分别与第三基站、第四基站和第五基站无线连接,第二基站分别与第三基站、第四基站和第五基站无线连接,第三基站、第四基站和第五基站均与云平台服务器无线连接。在整个通信系统中,第三基站、第四基站和第五基站为平行基站,第一基站与第三基站、第四基站和第五基站组成点到多点的拓扑结构,第二基站与第三基站、第四基站和第五基站也组成点到多点的拓扑结构,提高了通信骨干网带宽,增大了无线通信距离,采集控制端、控制器和视频摄像头通过中间的基站与云平台服务器实现通信。第一基站、第二基站、第三基站、第四基站和第五基站的结构相同,第一基站包括底座,底座上从下至上依次装有立杆、供电组件、基站收发器和定向天线,安装时,只需在地面上挖基坑,使用水泥固定底座即可,供电组件为基站收发器和定向天线供电。其中,作为优选的,供电组件为太阳能电源组件,在野外使用时,太阳能电源组件能够利用太阳能供电,对野外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其中,作为优选的,供电组件也可为市电组件模块,利用市供电为整个装置供电。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有益效果体现在:一、本技术采用三链路MESH基站搭建的无线网络降低了系统建设和运营成本,MESH基站取代光纤作为通信主干网,设备辅助成本降低;MESH基站网络只需维护几个工作点,无论是基站建设还是故障排查都相对简单,节约人力物力成本。二、本技术采用三链路MESH基站搭建的无线网络提高了网络带宽,增大了基站间通信距离。在传输网中,窄带技术具有通信量小、传输距离远、抗干扰性强、成本低的特点,在物联网领域被广泛使用,常用的技术有NBiot和LoRa等,是批量部署设备的首选。但是,由于这两种通信速度慢,带宽小,不能用于传输视频类信息,也无法作为主干网使用。MESH基站具有大带宽的特点,通信速度可达千兆,相比窄带网每秒几十Kb的速度提高了上万倍,也远远超过了2G和3G的网络速度,可媲美4G网络。MESH网络不但可以传输普通物联网设备数据,对于几十路摄像头视频数据也能轻松传送。MESH基站间采用定向扇形天线,增强了信号集中度,极大地增加了MESH基站间的传输距离,抗干扰能力强,使得通信距离进一步增大。三、本技术采用三链路MESH基站搭建的无线网络提高了网络可靠性,三链路意味着从一个基站到达另一个基站有三条链路连接,三条链路平行布置,只要有一条顺畅,信息就可及时送达,MESH基站根据各链路负载状况协调指定链路。使用三链路通信模式,避免了单链路情况下基站故障导致的网路瘫痪,极大地增强了网络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图1中第一基站的结构布局图。图中,1为采集控制端,2为控制器,3为视频摄像头,4为第一基站,41为底座,42为立杆,43为供电组件,44为基站收发器,45为定向天线,5为第二基站,6为三链路基站,61为第三基站,62为第四基站,63为第五基站,7为云平台服务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所示,无线自组网基站,包括采集控制端1、控制器2和视频摄像头3,采集控制端1与第一基站4无线连接,控制器2与视频摄像头3均与第二基站5无线连接,第一基站4与三链路基站6无线连接,第二基站5与三链路基站6无线连接,三链路基站6与云平台服务器7无线连接。三链路基站6内设有第三基站61、第四基站62和第五基站63,第一基站4分别与第三基站61、第四基站62和第五基站63无线连接,第二基站5分别与第三基站61、第四基站62和第五基站63无线连接,第三基站61、第四基站62和第五基站63均与云平台服务器7无线连接。在整个通信系统中,第三基站61、第四基站62和第五基站63为平行基站,第一基站4与第三基站61、第四基站62和第五基站63组成点到多点的拓扑结构,第二基站5与第三基站61、第四基站62和第五基站63也组成点到多点的拓扑结构,在这种MESH网络结构中,各网络节点通过相邻其他网络节点,以无线多跳方式相连,提高了通信骨干网带宽,增大了无线通信距离。采集控制端1、控制器2和视频摄像头3通过中间的基站与云平台服务器7实现通信。其中,通信系统中包括两种类型的节点:无线MESH基站和无线MESH用户端。系统结构根据节点功能的不同分为3类:骨干网MESH结构、客户端MESH结构和混合结构。骨干网MESH结构是由MESH路由器网状互连形成的,无线MESH骨干网再通过其中的MESH路由器与外部网络相连。MESH路由器除了具有传统的无线路由器的网关、中继功能外,还具有支持MESH网络互连的路由功能,可以通过无线多跳通信的方式获得同样的无线覆盖范围。客户端MESH结构是由MESH用户端之间互连构成一个小型对等通信网络,在用户设备间提供点到点的服务。MESH网用户终端可以是手提电脑、手机、PDA等装有无线网卡、天线的用户设备。这种结构实际上就是一个Adhoc网络,可以在没有或不便使用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线自组网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控制端(1)、控制器(2)和视频摄像头(3),所述采集控制端(1)与第一基站(4)无线连接,控制器(2)与视频摄像头(3)均与第二基站(5)无线连接,第一基站(4)与三链路基站(6)无线连接,第二基站(5)与三链路基站(6)无线连接,三链路基站(6)与云平台服务器(7)无线连接;所述三链路基站(6)内设有第三基站(61)、第四基站(62)和第五基站(63),第三基站(61)、第四基站(62)与第五基站(63)并列布置,第一基站(4)分别与第三基站(61)、第四基站(62)、第五基站(63)无线连接,第二基站(5)分别与第三基站(61)、第四基站(62)、第五基站(63)无线连接,第三基站(61)、第四基站(62)、第五基站(63)均与云平台服务器(7)无线连接;所述第一基站(4)、第二基站(5)、第三基站(61)、第四基站(62)和第五基站(6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基站(4)包括底座(41),所述底座(41)上从下至上依次装有立杆(42)、供电组件(43)、基站收发器(44)和定向天线(45)。

【技术特征摘要】
1.无线自组网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控制端(1)、控制器(2)和视频摄像头(3),所述采集控制端(1)与第一基站(4)无线连接,控制器(2)与视频摄像头(3)均与第二基站(5)无线连接,第一基站(4)与三链路基站(6)无线连接,第二基站(5)与三链路基站(6)无线连接,三链路基站(6)与云平台服务器(7)无线连接;所述三链路基站(6)内设有第三基站(61)、第四基站(62)和第五基站(63),第三基站(61)、第四基站(62)与第五基站(63)并列布置,第一基站(4)分别与第三基站(61)、第四基站(62)、第五基站(63)无线连接,第二基站(5)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晓明路跃周义仁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三凡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