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座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609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母座电连接器,其绝缘主体设有容槽,容槽具有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第一内侧壁上设有凹槽,绝缘主体上植入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第三端子组及第四端子组,第一端子组的第一接触部倚靠在第二内侧壁上,第二端子组的第二接触部倚靠在第一内侧壁上,第三端子组的第三接触部倚靠在凹槽上,第四端子组的第四接触部倚靠在第一内侧壁上,第四端子组的第四接触部与第二端子组的第二接触部分置在凹槽的两侧。通过有效结构设计,集成了不同信号定义的端子为一体,整合PCIe、SATA、SAS及SATA Express等四种规格连接器,改善了串扰,支持速率达到12GT/s的信号的传输,通用性强,能够较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A Matrix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母座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母座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今个人电脑的主机板上设有PCIe(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Express,快捷外设互联标准)连接器,其中PCIe多层协定的规范是为了提升电脑内部汇流排的传输速度,而适用于传输高品质的影音讯号。然而现有的PCIe固态储存装置大都采用板卡型式,不仅制约了应用型态,仅适用于伺服器的内接应用,也难以外接扩充,更无法降低PCIe储存设备的成本,因而未能大幅扩展PCIeSSD(SolidStateDrives,固态硬盘)的应用。串行连接的SCSI(英文:SerialAttachedSCSI,简称:SAS)是应用最普遍的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英文: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简称:SCSI)技术,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存储设备中,但现有的SCSI接口速率相对较低。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市场,客户对数据读写、备份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中端存储卡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提高,尤其对缓存容量,数据保护等特性有明确要求。为了紧跟技术发展趋势,有利于抢占市场,提升产品品牌影响力,急需设计出具有更高传输速率相应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母座电连接器,能同时支持PCIe、SATA、SAS及SATAExpress等规格的储存装置,适应高频高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母座电连接器,其具有:绝缘主体,该绝缘主体设有相背对的插接端和锡脚端,以及设有贯通插接端和锡脚端的容槽,该容槽位于插接端的部分具有相对望的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第一内侧壁上设有凹槽,凹槽将第一内侧壁分成多段;第一端子组,由若干第一端子排列构成,第一端子分别具有第一接触部及第一焊接部;第一端子组植入绝缘主体的容槽,第一接触部倚靠在第二内侧壁上,第一焊接部引出绝缘主体的锡脚端并弯折,弯折后的第一焊接部为悬空状;第二端子组,由若干第二端子排列构成,第二端子分别具有第二接触部及第二焊接部;第二端子组植入绝缘主体的容槽,第二接触部倚靠在第一内侧壁上,第二焊接部引出绝缘主体的锡脚端并弯折,弯折后的第二焊接部为悬空状;第三端子组,由若干第三端子排列构成,第三端子分别具有第三接触部及第三焊接部;第三端子组植入绝缘主体的容槽,第三接触部倚靠在凹槽上,第三焊接部引出绝缘主体的锡脚端并弯折,弯折后的第三焊接部为悬空状;第四端子组,由若干第四端子排列构成,第四端子分别具有第四接触部及第四焊接部;第四端子组植入绝缘主体的容槽,第四接触部倚靠在第一内侧壁上,第四端子组的第四接触部与第二端子组的第二接触部分置在凹槽的两侧;第四焊接部引出绝缘主体的锡脚端并弯折,弯折后的第四焊接部为悬空状。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绝缘主体的锡脚端位于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第三焊接部、第四焊接部的弯折侧的胶位低于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第三焊接部、第四焊接部的弯折位,所述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第三焊接部及第四焊接部的弯折方向相反。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第三接触部及第四接触部分别具有向容槽内部弯折的第一隆起部、第二隆起部、第三隆起部、第四隆起部,且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第三接触部及第四接触部的端头分别对应挂在绝缘主体提供的挂槽中;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第三接触部及第四接触部的端头的材料厚度分别对应小于第一隆起部、第二隆起部、第三隆起部、第四隆起部的材料厚度。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绝缘主体为扁平直立式设计,绝缘主体的插接端朝上,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第三焊接部、第四焊接部的分别朝绝缘主体的扁平侧弯折,所述绝缘主体的扁平方向的两端设有定位柱,定位柱是与绝缘主体一体制作的胶柱、与绝缘主体组合的插件或其组合。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母座电连接器至少同时支持PCIe、SATA、SAS及SATAExpress四种规格的储存装置。本技术通过有效结构设计,集成了不同信号定义的端子为一体,整合PCIe、SATA(SerialAdvancedTechnologyAttachment,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S(SerialAttachedSCSI,串行连接SCSI接口)及SATAExpress(SATA国际标准)等四种规格连接器,改善了串扰,支持速率达到12GT/s的信号的传输,适用于服务器、外部存储系统、硬盘驱动/硬盘托架、刀片式处理器和叠加式卡,通用性强,能够较好地满足客户需求。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其一实施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3为图1实施例的插接端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图3实施例的沿B-B线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图1实施例的绝缘主体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图1实施例的端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阅图1~6所示,本技术有关一种母座电连接器,其具有绝缘主体1,该绝缘主体1设有相背对的插接端11和锡脚端12,以及设有贯通插接端和锡脚端的容槽13,该容槽13位于插接端的部分具有相对望的第一内侧壁131和第二内侧壁132,第一内侧壁131上设有凹槽133,凹槽133将第一内侧壁131分成多段;所述容槽13中供第一端子组2、第二端子组3、第三端子组4及第四端子组5容置。所述第一端子组2由若干第一端子排列构成,第一端子分别具有第一接触部21及第一焊接部22;第一端子组2植入绝缘主体1的容槽13,第一接触部21倚靠在第二内侧壁132上,第一焊接部22引出绝缘主体的锡脚端12并弯折,弯折后的第一焊接部22为悬空状。所述第二端子组3由若干第二端子排列构成,第二端子分别具有第二接触部31及第二焊接部32;第二端子组3植入绝缘主体的容槽13,第二接触部31倚靠在第一内侧壁131上,第二焊接部32引出绝缘主体的锡脚端12并弯折,弯折后的第二焊接部32为悬空状。所述第三端子组4由若干第三端子排列构成,第三端子分别具有第三接触部41及第三焊接部42;第三端子组植入绝缘主体的容槽13,第三接触部41倚靠在凹槽133上,第三焊接部42引出绝缘主体的锡脚端12并弯折,弯折后的第三焊接部42为悬空状。第四端子组5由若干第四端子排列构成,第四端子分别具有第四接触部51及第四焊接部52;第四端子组植入绝缘主体的容槽13,第四接触部51倚靠在第一内侧壁131上。所述第四端子组的第四接触部51与第二端子组的第二接触部31分置在凹槽的两侧,第四焊接部52引出绝缘主体的锡脚端12并弯折,弯折后的第四焊接部52为悬空状。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组2由四十针第一端子排列构成,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母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绝缘主体,该绝缘主体设有相背对的插接端和锡脚端,以及设有贯通插接端和锡脚端的容槽,该容槽位于插接端的部分具有相对望的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第一内侧壁上设有凹槽,凹槽将第一内侧壁分成多段;第一端子组,由若干第一端子排列构成,第一端子分别具有第一接触部及第一焊接部;第一端子组植入绝缘主体的容槽,第一接触部倚靠在第二内侧壁上,第一焊接部引出绝缘主体的锡脚端并弯折,弯折后的第一焊接部为悬空状;第二端子组,由若干第二端子排列构成,第二端子分别具有第二接触部及第二焊接部;第二端子组植入绝缘主体的容槽,第二接触部倚靠在第一内侧壁上,第二焊接部引出绝缘主体的锡脚端并弯折,弯折后的第二焊接部为悬空状;第三端子组,由若干第三端子排列构成,第三端子分别具有第三接触部及第三焊接部;第三端子组植入绝缘主体的容槽,第三接触部倚靠在凹槽上,第三焊接部引出绝缘主体的锡脚端并弯折,弯折后的第三焊接部为悬空状;第四端子组,由若干第四端子排列构成,第四端子分别具有第四接触部及第四焊接部;第四端子组植入绝缘主体的容槽,第四接触部倚靠在第一内侧壁上,第四端子组的第四接触部与第二端子组的第二接触部分置在凹槽的两侧;第四焊接部引出绝缘主体的锡脚端并弯折,弯折后的第四焊接部为悬空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绝缘主体,该绝缘主体设有相背对的插接端和锡脚端,以及设有贯通插接端和锡脚端的容槽,该容槽位于插接端的部分具有相对望的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第一内侧壁上设有凹槽,凹槽将第一内侧壁分成多段;第一端子组,由若干第一端子排列构成,第一端子分别具有第一接触部及第一焊接部;第一端子组植入绝缘主体的容槽,第一接触部倚靠在第二内侧壁上,第一焊接部引出绝缘主体的锡脚端并弯折,弯折后的第一焊接部为悬空状;第二端子组,由若干第二端子排列构成,第二端子分别具有第二接触部及第二焊接部;第二端子组植入绝缘主体的容槽,第二接触部倚靠在第一内侧壁上,第二焊接部引出绝缘主体的锡脚端并弯折,弯折后的第二焊接部为悬空状;第三端子组,由若干第三端子排列构成,第三端子分别具有第三接触部及第三焊接部;第三端子组植入绝缘主体的容槽,第三接触部倚靠在凹槽上,第三焊接部引出绝缘主体的锡脚端并弯折,弯折后的第三焊接部为悬空状;第四端子组,由若干第四端子排列构成,第四端子分别具有第四接触部及第四焊接部;第四端子组植入绝缘主体的容槽,第四接触部倚靠在第一内侧壁上,第四端子组的第四接触部与第二端子组的第二接触部分置在凹槽的两侧;第四焊接部引出绝缘主体的锡脚端并弯折,弯折后的第四焊接部为悬空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广晋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