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可旋转地质雷达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8242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可旋转地质雷达测量装置,包括雷达天线固定框和支撑架,地质雷达测量装置还包括连接杆、支撑板和传动装置,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雷达天线固定框、另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板,支撑板的下方螺栓连接有三个支撑架,支撑板的上方设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转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二齿圈,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齿圈,连接杆中部设有圆形孔,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齿圈,第二齿轮的齿轮轴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转动把手,支撑架上设有角度测量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收纳方便且能够在同一掌子面等间距平稳测量的地质雷达测量装置。

A Portable Rotating Geological Radar Measu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可旋转地质雷达测量装置
本技术属于隧道地质超前预报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可旋转地质雷达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在隧道地质勘查、煤矿掘进等超前地质预报领域中,隧道掘进方向的裂隙、含水、溶洞等地质情况往往是研究者们的关注对象。目前,超前地质预报的测量往往是通过地质雷达天线紧贴掌子面测量的,其数值精准可靠,但是,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往往无法在掌子面沿直线同一方位角等间距平稳测量,使数据在采集过程中产生误差,而使用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不仅对现场施工指导作用重大,也便于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检查施工勘察工作,如何在现场采集到准确的原始数据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支撑架可收纳,雷达天线固定框可以旋转的便携式可旋转地质雷达测量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可旋转地质雷达测量装置,包括雷达天线固定框和支撑架,还包括连接杆、支撑板和传动装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雷达天线固定框、另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螺栓连接有三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转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二齿圈,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齿圈,所述连接杆中部设有圆形孔,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齿圈,所述第一齿轮设于第一齿圈内,第二齿轮设于第二齿圈内部并与第二齿圈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的齿轮轴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转动把手,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角度测量机构。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滑动杆和支脚,所述支脚上部为中空的柱形结构,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支脚的上部侧壁和滑动杆的杆身均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滑动杆设于支脚内部且与支脚螺栓连接。优选的,三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周向等间隔布置。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若干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转动轴穿过第一支撑杆,所述连接轴穿过第二支撑杆。优选的,角度测量机构包括壳体、刻度盘和指针,所述壳体固定设于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刻度盘固定连接于壳体的侧面,所述指针与壳体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轴穿过角度测量机构的中心且与角度测量机构的指针端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的外直径为6cm,第二齿圈的内直径为24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滑动杆可在支脚内进行上下滑动,改变支撑架的高度,从而改变所支撑的雷达天线固定框的高度,可以适应不同环境进行测量;支撑板的下方螺栓连接有三个支撑架,测量结束后,可将支撑架与支撑板分离,收纳方便;支脚的底部为锥形,三个支撑架的周向夹角为60°,支撑牢固、平稳;角度测量机构可以测量连接轴旋转的角度,连接轴连接传动机构的第二齿轮,传动机构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圈啮合,第一齿圈设于连接杆的孔内,连接杆与雷达天线固定框固定连接,转动转动把手的过程中,雷达天线固定框会随着转动,能够控制在同一方位角等间距测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可旋转地质雷达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可旋转地质雷达测量装置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可旋转地质雷达测量装置的角度测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1为雷达天线固定框,2为连接杆,3为第一齿圈,4为第一齿轮,5为支撑板,6为支撑架,7为转动轴,8为第一支撑杆,9为第二齿圈,10为第二齿轮,11为连接轴,12为第二支撑杆,13为壳体,14为转动把手,15为指针,601为滑动杆,602为支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如图1~图3所示,一种便携式可旋转地质雷达测量装置,包括雷达天线固定框1和支撑架6,还包括连接杆2、支撑板5和传动装置,所述连接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雷达天线固定框1、另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下方螺栓连接有三个支撑架6,三个所述支撑架6之间周向等间隔布置,所述支撑架6包括滑动杆601和支脚602,所述支脚602上部为中空的柱形结构,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支脚602的上部侧壁和滑动杆601的杆身均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滑动杆601设于支脚602内部且与支脚602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5的上方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转动轴7、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10和第二齿圈9,所述转动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4、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齿圈9,所述连接杆2中部设有圆形孔,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齿圈3,所述第一齿轮4设于第一齿圈3内,第二齿轮10设于第二齿圈9内部并与第二齿圈9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10的齿轮轴通过连接轴11固定连接转动把手14,所述支撑板5上设有角度测量机构,角度测量机构包括壳体13、刻度盘和指针15,所述壳体13固定设于支撑板5的上表面,刻度盘固定连接于壳体13的侧面,所述指针15与壳体13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11穿过角度测量机构的中心且与角度测量机构的指针15端部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5上设有若干第一支撑杆8和第二支撑杆12,所述转动轴7穿过第一支撑杆8,所述连接轴11穿过第二支撑杆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齿轮10的外直径为6cm,第二齿圈9的内直径为24cm。具体实施时,将三个支撑架6螺栓连接于支撑板5的底部,调好滑动杆601在支脚602内的长度,将地质雷达测量装置稳定支撑,将雷达天线设于雷达天线固定框1内部,转动转动把手14,因转动把手14与连接轴11固定连接,连接轴11固定连接第二齿轮10,因而带动第二齿轮10转动,第二齿轮10设于第二齿圈9内部且与第二齿圈9啮合,第二齿轮10的直径与第二齿圈9的内直径的比例固定,连接轴11穿过角度测量机构且与角度测量机构的指针15固定连接,因而角度测量机构可以测量第二齿轮10的旋转角度,转动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齿圈9、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4,第一齿轮4与第一齿圈3啮合,第一齿圈3设于连接杆2内部的圆形孔内,第一齿轮4带动第一齿圈3转动,从而连接杆2转动,从而带动雷达天线固定框1及内部的雷达天线转动,从而实现在同一掌子面内沿直线同一方位角等间距平稳测量。当测量结束后,将三个支撑架6与支撑板5分离,收纳方便。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可旋转地质雷达测量装置,包括雷达天线固定框(1)和支撑架(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2)、支撑板(5)和传动装置,所述连接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雷达天线固定框(1)、另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下方螺栓连接有三个支撑架(6),所述支撑板(5)的上方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转动轴(7)、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10)和第二齿圈(9),所述转动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4)、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齿圈(9),所述连接杆(2)中部设有圆形孔,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齿圈(3),所述第一齿轮(4)设于第一齿圈(3)内,第二齿轮(10)设于第二齿圈(9)内部并与第二齿圈(9)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10)的齿轮轴通过连接轴(11)固定连接转动把手(14),所述支撑板(5)上设有角度测量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可旋转地质雷达测量装置,包括雷达天线固定框(1)和支撑架(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2)、支撑板(5)和传动装置,所述连接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雷达天线固定框(1)、另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下方螺栓连接有三个支撑架(6),所述支撑板(5)的上方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转动轴(7)、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10)和第二齿圈(9),所述转动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4)、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齿圈(9),所述连接杆(2)中部设有圆形孔,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齿圈(3),所述第一齿轮(4)设于第一齿圈(3)内,第二齿轮(10)设于第二齿圈(9)内部并与第二齿圈(9)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10)的齿轮轴通过连接轴(11)固定连接转动把手(14),所述支撑板(5)上设有角度测量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旋转地质雷达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6)包括滑动杆(601)和支脚(602),所述支脚(602)上部为中空的柱形结构,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支脚(602)的上部侧壁和滑动杆(6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吉民陈挺何乃武张世奇詹志发邓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