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轮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8189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叶轮固定装置,属于液下泵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泵轴,以及设于泵轴端部的叶轮,所述泵轴和叶轮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紧固螺栓的螺纹旋向与叶轮旋向方向相反;所述紧固螺栓内部设有胀紧组件。通过紧固螺栓和涨紧组件,使泵轴与叶轮连接紧密,可克服泵轴的刚性影响以及泵运转时轴向力和径向力的作用,稳定性强,适用于粘度高,吸力大的浓硫酸等液体的泵送;其次,保证了叶轮与泵轴的轴心一致,进一步使液下泵运转稳定,耗能较低,寿命较长。

An Impeller Fix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轮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下泵
,特别涉及一种叶轮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液下泵为泵身沉没在坑体内的一种液体泵送装置,其泵运转产生的轴向力及径向力分别由滚动轴承及滑动轴承支撑,运行平稳无噪音;适用输送输送任意浓度的强酸、碱、盐、强氧化剂等多种腐蚀性介质,具有免维护、防爆、能耗低特点;目前市面上使用的主要是两类液下泵:悬臂式液下泵和我长轴式液下泵。悬臂式液下泵的泵轴在伸入液体的支承管内设有轴承,不存在轴承磨损或腐蚀的问题,而长轴式液下泵的泵轴有很多中间轴承,可以用于很深的井坑;但不论是长轴式液下泵还是悬臂式液下泵,其泵体都位于液面以下,即叶轮浸在液体中,在工作过程中需承受轴承刚性影响以及泵运转时轴向力和径向力的影响,因此对叶轮本身及叶轮与轴承连接强度要求较高。中国专利号CN201120264629.9公开了一种叶轮泵,包括叶轮和转轴,转轴一端与转轴配合,叶轮对应于转轴非正圆一端的侧面还设有与其连接且相对不可转动的附加件,通过附加件上的卡脚与叶轮上的槽孔插接以固定叶轮,连接强度较低,在高速运转之下,易造成转轴和叶轮因间断摩擦受力而松动,不适合粘度高,吸力大的浓硫酸等液体的泵送;且一旦卡角磨损,叶轮即会脱离转轴,安全系数低;其次,转轴和叶轮为间隙连接,因此泵运转时,叶轮与转轴会发生相对位移导致泵体的动平衡被破坏,产生相互摩擦,由于长时间的摩擦和液体磨蚀会导致叶轮与转轴间隙增大而造成连接松动,是液下泵性能不稳定,使用期限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轮固定装置,通过紧固螺栓和涨紧组件,使泵轴与叶轮连接紧密,可克服泵轴的刚性影响以及泵运转时轴向力和径向力的作用,稳定性强,适用于粘度高,吸力大的浓硫酸等液体的泵送;其次,保证了叶轮与泵轴的轴心一致,进一步使液下泵运转稳定,耗能较低,寿命较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叶轮固定装置,包括泵轴,以及设于泵轴端部的叶轮,所述泵轴和叶轮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紧固螺栓的螺纹旋向与叶轮旋向方向相反。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螺栓的头部与叶轮之间设有垫片。进一步的,所述垫片边缘成型有外弯折部,紧固螺栓的的头部与外弯折部相互自锁。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螺栓的螺杆外表面涂覆有膨胀石墨层。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螺栓内部设有胀紧组件。进一步的,所述胀紧组件包括胀紧螺栓和胀芯,所述胀芯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所述圆台状的大径端与胀紧螺栓一体成型,所述紧固螺栓的轴心处设置贯通螺杆长度方向的空腔,所述空腔由相连通的柱形腔和锥形腔组成,所述柱形腔和锥形腔依次远离泵轴设置,所述胀紧螺栓位于柱形腔内,所述胀芯位于锥形腔内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紧固螺栓的端部开设有沿螺杆长度方向延伸至锥形腔中部的弹性切口槽。进一步的,所述胀芯的螺纹旋向与叶轮旋向方向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切口槽上端打有防裂孔。进一步的,所述锥形腔处的金属硬度低于柱形腔处的金属硬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紧固螺栓和涨紧组件,使泵轴与叶轮连接紧密,可克服泵轴的刚性影响以及泵运转时轴向力和径向力的作用,稳定性强,适用于粘度高,吸力大的浓硫酸等液体的泵送;其次,保证了叶轮与泵轴的轴心一致,进一步使液下泵运转稳定,耗能较低,寿命较长。2、本技术的紧固螺栓的螺纹旋向与叶轮旋向方向相反,在泵体工作过程中起到可自锁作用,提高紧固效果,增强连接强度;其次,保证了叶轮与泵轴的轴心一致,使液下泵运转稳定,耗能较低,寿命较长。3、通过在紧固螺栓的螺杆外表面涂覆膨胀石墨层,当泵运转时,紧固螺栓与叶轮和泵轴摩擦生热,使其膨胀,进一步增加固定的紧密性和稳固性,提高液下泵的强度。4、增设胀紧组件,当需要增加紧固力时,通过旋拧胀紧螺栓,使胀芯向着远离紧固螺栓的方向运动,进而将带有弹性切口槽的螺杆向外撑开,从而抵紧泵轴端部的内螺纹孔,使紧固螺栓产生轴向拉紧力,确保紧固螺栓在频繁振动的环境中不会产生松动,保障了泵轴与叶轮的稳定可靠的连接,延长液下泵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叶轮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紧固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泵轴;2、叶轮;3、紧固螺栓;31、柱形腔;32、锥形腔;33、弹性切口槽;34、防裂孔;4、垫片;41、外弯折部;5、胀紧组件;51、胀紧螺栓;52、胀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叶轮固定装置,包括泵轴1,以及设于泵轴1端部的叶轮2,所述泵轴1和叶轮2通过紧固螺栓3固定连接,即所述紧固螺栓3贯穿所述叶轮2的中心孔,螺接于所述泵轴1端部的内螺纹孔,所述紧固螺栓3的头部与所述叶轮2的端面紧固连接,且所述紧固螺栓3的螺纹旋向与叶轮2旋向方向相反,在泵体工作过程中起到可自锁作用,提高紧固效果,增强连接强度;其次,保证了叶轮2与泵轴1的轴心一致,使液下泵运转稳定,耗能较低,寿命较长。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螺栓3的头部与叶轮2之间设有垫片4;通过垫片4的弹塑性滞回变形来耗散或吸收泵转动时的冲击,降低叶轮2的晃动,增加稳定性,其次垫片4具有一定的压缩量,可以保证紧固螺栓3的头部与叶轮2紧密贴合,增加紧固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垫片4边缘成型有外弯折部41,紧固螺栓3的的头部与外弯折部41相互自锁。当泵运转时,由于高速旋转产生扭力,外弯折部41可将紧固螺栓3的头部抵卡住,阻止紧固螺栓3反转,从而防止紧固螺栓3松动。螺栓自身的螺纹自锁能力有限,特别在叶轮2和泵轴1高速旋转的情况下,螺栓的螺纹磨损之后,若自锁力不能克服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扭力,可能导致螺栓松动,造成严重后果;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螺栓3的螺杆外表面涂覆有膨胀石墨层(图中未示出)。膨胀石墨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碳素材料,具有耐冷热、耐腐蚀、柔软性、自粘性、回弹性、可塑性和抗震性等优良性质;因此,当泵运转时,紧固螺栓3与叶轮2和泵轴1摩擦生热,致使膨胀石墨层膨胀,由原鳞片状变成密度很低的蠕虫状,进一步增加固定的紧密性和稳固性,尤其适用于高温硫酸的泵送。且膨胀石墨疏松多孔,可吸收震动并转化成材料本身的变形能而缓慢释放,进而有效降低泵运转的振动和噪声。为了避免螺纹或膨胀石墨层长期摩擦,部分磨损引起叶轮2滑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螺栓3内部设有胀紧组件5。本实施例中,所述胀紧组件5包括胀紧螺栓51和胀芯52,所述胀芯52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所述圆台状的大径端与胀紧螺栓51一体成型,所述紧固螺栓3的轴心处设置贯通螺杆长度方向的空腔,所述空腔由相连通的柱形腔31和锥形腔32组成,所述柱形腔31和锥形腔32依次靠近泵轴1设置,所述胀紧螺栓51位于柱形腔31内,所述胀芯52位于锥形腔32内且与其螺纹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轴(1),以及设于泵轴(1)端部的叶轮(2),所述泵轴(1)和叶轮(2)通过紧固螺栓(3)固定连接,所述紧固螺栓(3)的螺纹旋向与叶轮(2)旋向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轴(1),以及设于泵轴(1)端部的叶轮(2),所述泵轴(1)和叶轮(2)通过紧固螺栓(3)固定连接,所述紧固螺栓(3)的螺纹旋向与叶轮(2)旋向方向相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栓(3)的头部与叶轮(2)之间设有垫片(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4)边缘成型有外弯折部(41),紧固螺栓(3)的头部与外弯折部(41)相互自锁。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叶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栓(3)的螺杆外表面涂覆有膨胀石墨层。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叶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栓(3)内部设有胀紧组件(5)。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叶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紧组件(5)包括胀紧螺栓(51)和胀芯(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锐华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新金开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