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遇阻防撞式伸缩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138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遇阻防撞式伸缩门,包括伸缩门主体、控制伸缩门开启及关闭的MCU控制单元、防撞单元,伸缩门主体包括门头、门体、驱动电机、驱动轮、移动轮,防撞单元包括红外发射机构、红外接收器、安装底板,红外发射机构设置在门头与门体连接的另一侧,红外接收器设置在伸缩门关闭时红外发射机构发射方向相对的位置,安装底板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导轨、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的支撑架,红外接收器通过转轴、水平方向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架上。通过上下滑动支撑架和调整红外接收器的水平角度,方便红外发射器与接收器的对接调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遇阻防撞式伸缩门,具有调试便捷、可靠性高的优点。

A kind of anti-collision telescopic door in case of ob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遇阻防撞式伸缩门
本技术涉及伸缩门
,尤其涉及一种遇阻防撞式伸缩门。
技术介绍
伸缩门是一种可以通过伸缩移动门体,来控制门洞大小、来控制行人或车辆的拦截和放行的门。伸缩门主要由门体、驱动电机、控制系统构成。门体普遍采用不锈钢及铝合金专用型材制作,采用平行四边形原理铰接,伸缩灵活行程大。驱动器采用特种电机驱动、蜗杆蜗轮减速,并设有自动离合或手动离合器,自动离合停电时可自动启闭,手动离合停电时可手动启闭,控制系统有控制板、按钮开关,另可根据需求配备无线遥控装置、红外线探头防碰撞装置。目前,具备红外防碰撞功能的伸缩门存在安装时红外发射器与接收器对接调试难的问题,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由于红外发射器故障误触发防碰撞功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遇阻防撞式伸缩门,包括伸缩门主体、控制伸缩门开启及关闭的MCU控制单元、防撞单元,所述伸缩门主体包括门头、门体、设置在门头内部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门头底部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的驱动轮、设置在门体底部的移动轮,所述防撞单元包括红外发射机构、红外接收器、安装底板,所述红外发射机构设置在门头与门体连接的另一侧,所述红外接收器设置在伸缩门关闭时红外发射机构发射方向相对的位置,所述安装底板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导轨、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的支撑架,所述红外接收器通过转轴、水平方向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红外发射机构及红外接收器分别与MCU控制单元电性连接。通过转轴可以调整红外接收器的角度,方便红外发射器与接收器的对接调试。本技术提供的遇阻防撞式伸缩门,具有调试便捷、可靠性高的优点。本技术通过以下详细技术方案达到目的:一种遇阻防撞式伸缩门,包括伸缩门主体、控制伸缩门开启及关闭的MCU控制单元、防撞单元,所述伸缩门主体包括门头、门体、设置在门头内部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门头底部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的驱动轮、设置在门体底部的移动轮,所述防撞单元包括红外发射机构、红外接收器、安装底板,所述红外发射机构设置在门头远离门体的一侧,所述红外接收器设置在伸缩门关闭时红外发射机构发射方向相对的门柱上,所述安装底板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竖直导轨、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的支撑架,所述红外接收器通过转轴以水平方向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支撑架上,在安装好安装底板后,通过上下滑动支撑架和调整红外接收器的水平角度可以解决红外发射器与接收器对接调试难的问题,所述驱动电机、红外发射机构及红外接收器分别与MCU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防撞机构还包括蜂鸣器,所述红外发射机构包括红外发射器、红外检测接收器、反射镜,所述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检测接收器相对设置,所述反射镜设置在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检测接收器之间,所述反射镜反射面面向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光束与反射镜反射面的夹角为三十度至六十度,所述反射镜镜面上相对红外发射器发射出红外光束的入射位置上设置有小于红外光束直径的通孔,所述红外光束穿过通孔部分被红外检测接收器接收,所述红外光束其余部分经反射镜反射被红外接收器接收,所述红外发射器、红外检测接收器、蜂鸣器分别与MCU控制单元电性连接,通过红外检测接收器可以检测出红外发射器是否出现故障,防止因故障引起的误触发防碰撞功能。作为优选,所述的红外发射器、红外检测接收器及红外接收器分别各自垂直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组。本技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具有红外发射器与接收器对接调试便捷、可减少因红外发射器故障引起的误触发提高可靠性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A处放大示意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防撞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实施例反射镜结构示意图。10、MCU控制单元,21、门头,22、驱动电机,23、驱动轮,24、门体,25、移动轮,30、红外发射机构,31、红外发射器,32、红外检测接收器,33、反射镜,331、通孔,40、红外接收器,41、安装底板,411、底板,412、导轨,413、支撑架,414、锁紧螺栓,415、转轴,50、蜂鸣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种遇阻防撞式伸缩门,包括伸缩门主体、控制伸缩门开启及关闭的MCU控制单元10、防撞单元,所述伸缩门主体包括门头21、门体24、设置在门头21内部的驱动电机22、设置在门头21底部通过驱动电机22驱动的驱动轮23、设置在门体24底部的移动轮25,所述防撞单元包括红外发射机构30、红外接收器40、安装底板41,所述红外发射机构30设置在门头21远离门体24的一侧,所述红外接收器40设置在伸缩门关闭时红外发射机构30发射方向相对的门柱上,所述安装底板41包括底板411、设置在底板411上的竖直导轨412、滑动设置在导轨412上的支撑架413,所述底板411上设置有固定螺孔,通过螺丝可将安装底板41固定到墙面或者柱体上,所述支撑架413通过锁紧螺钉414锁紧在导轨412上,所述红外接收器40通过转轴415以水平方向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支撑架413上,在安装好安装底板41后,通过上下滑动支撑架413和调整红外接收器40的水平角度可以解决红外发射器31与接收器对接调试难的问题,所述驱动电机22、红外发射机构30及红外接收器40分别与MCU控制单元10电性连接。其中,所述防撞机构还包括蜂鸣器50,如图4所述红外发射机构30包括红外发射器31、红外检测接收器32、反射镜33,所述红外发射器31与红外检测接收器32相对设置,所述反射镜33设置在红外发射器31与红外检测接收器32之间,所述反射镜33反射面面向红外发射器31,所述红外发射器31发射的红外光束与反射镜33反射面的夹角为三十度至六十度,所述反射镜33镜面上相对红外发射器31发射红外光束的入射位置上设置有小于红外光束直径的通孔331,所述红外光束穿过通孔331部分被红外检测接收器32接收,所述红外光束其余部分经反射镜33反射被红外接收器40接收,如图4所示虚线为红外光束经反射镜33反射的路径及穿过通孔331后的传播路径,需要说明的是红外发射器31、红外检测接收器32及反射镜33设置的的位置不仅限于图4中所显示的方式,只要能满足将红外发射器31发出的部分红外光束经反射镜33反射后能被红外接收器40接收的设置均可以实现本技术,如图5所示B处阴影部分为反射镜33反射红外光束的位置,所述红外发射器31、红外检测接收器32、蜂鸣器50分别与MCU控制单元10电性连接,通过检测红外检测接收器32是否接收到红外光束可以检测出红外发射器31是否出现故障,防止因故障引起的误触发防碰撞功能。其中,所述的红外发射器31、红外检测接收器32及红外接收器40分别各自垂直等间距设置有六组。上述技术方案防碰撞工作原理:1、MCU控制单元10接收到关闭伸缩门的指令,MCU控制单元10依次控制红外发射器31、红外检测接收器32、红外接收器40及驱动电机22启动,当一切正常且没有物体阻挡在伸缩门关闭运行轨迹上时,红外检测接收器32和红外接收器40接收到红外射线。2、当红外接收器40接收不到对应红外发射器31发射的红外光束但红外检测接收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遇阻防撞式伸缩门,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门主体、控制伸缩门开启及关闭的MCU控制单元、防撞单元,所述伸缩门主体包括门头、门体、设置在门头内部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门头底部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的驱动轮、设置在门体底部的移动轮,所述防撞单元包括红外发射机构、红外接收器、安装底板,所述红外发射机构设置在门头远离门体的一侧,所述红外接收器设置在伸缩门关闭时红外发射机构发射方向相对的门柱上,所述安装底板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竖直导轨、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的支撑架,所述红外接收器通过转轴以水平方向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红外发射机构及红外接收器分别与MCU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遇阻防撞式伸缩门,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门主体、控制伸缩门开启及关闭的MCU控制单元、防撞单元,所述伸缩门主体包括门头、门体、设置在门头内部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门头底部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的驱动轮、设置在门体底部的移动轮,所述防撞单元包括红外发射机构、红外接收器、安装底板,所述红外发射机构设置在门头远离门体的一侧,所述红外接收器设置在伸缩门关闭时红外发射机构发射方向相对的门柱上,所述安装底板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竖直导轨、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的支撑架,所述红外接收器通过转轴以水平方向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红外发射机构及红外接收器分别与MCU控制单元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遇阻防撞式伸缩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石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金庭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