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053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围堰,属于辅助开采领域。所述围堰包括:充气组件和固定组件;其中,充气组件包括围成封闭区域的一个或多个气囊,一端与气囊相连、另一端与充气接头相连或与其他连有充气接头的气囊相连的充气管;固定组件包括与气囊相连的连接垫,与连接垫相连的连接钉和可沿连接钉轴向移动的压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个或多个内部为空腔的气囊围成封闭区域,使用时,通过充气接头对气囊进行充气,使其膨胀至预定高度,并通过固定组件将防渗布边缘与气囊进行固定,避免了防渗布上的污水外溢;使用完毕后,还可以通过充气接头对气囊进行放气,放气后的气囊体积小,便于收纳。该围堰安装便捷、使用方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cofferd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围堰
本技术涉及辅助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围堰。
技术介绍
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大量的施工作业常常会对油井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例如,进行修井作业时,从油井内起出的油管需摆放于油井周边的管桥上,油管携带的原油、污水等液体不断滴落,对地面造成污染。目前,主要采取铺设防渗布的方式对油井周边环境进行隔离防护,并且,防渗布边缘设置有围堰,以避免防渗布上的液体外溢。针对围堰的设置方式,相关技术一在防渗布周围搭建钢筋脚手架,将防渗布边缘抬高并进行支撑固定,使防渗布边缘直接形成围堰;相关技术二使用砖头、黏土等材料在防渗布边缘堆砌具有一定高度的简易围堰。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对于相关技术一,搭建钢筋脚手架的工作量大、费时费力,降低了施工效率;对于相关技术二,使用砖头、黏土等材料堆砌围堰,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而且堆砌形成的围堰坚固性差、容易损坏,施工效率低,防溢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围堰,以解决相关技术搭建工作量大、坚固性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了一种围堰,所述围堰包括:充气组件和固定组件;其中,所述充气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气囊、参考数量的充气管和一个或多个充气接头,所述气囊内部为空腔;所述一个或多个气囊围成封闭区域,每个所述气囊上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充气管,每个所述充气管与一个所述充气接头连接,或者与其他连有所述充气接头的气囊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垫、连接钉和压帽;所述连接垫的一端与所述气囊连接,所述连接垫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钉连接;所述压帽与所述连接钉相连,且所述压帽可沿所述连接钉轴向移动。可选地,所述围堰还包括连接组件;其中,所述连接组件位于相邻的气囊之间的连接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锁片和至少两个连接卡扣;所述连接卡扣分别位于相邻的气囊上,所述连接卡扣的第一端与所述气囊连接,所述连接卡扣的第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卡扣的第二端的直径,所述连接锁片连接于所述连接卡扣的第一端;所述连接锁片上有与所述连接卡扣数量相同的弧形变径孔,且所述连接卡扣和所述弧形变径孔位于同一圆周,所述弧形变径孔均沿顺时针方向孔径变大,或者均沿逆时针方向孔径变大;所述弧形变径孔的大孔径端的孔径不小于所述连接卡扣的第二端的直径,所述弧形变径孔的小孔径端的孔径位于所述连接卡扣的第一端的直径和所述连接卡扣的第二端的直径之间。可选地,相邻的气囊之间的连接处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组件。可选地,所述连接垫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上有凸台,所述凸台上有凹孔,所述连接钉的一端位于所述凹孔内,所述连接钉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帽相连。可选地,所述气囊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气囊上有两个所述充气管,所述充气管通过连接接头成对相连,以使四个所述气囊内部的空腔相互连通;且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接头除与一对所述充气管连接之外,还与一个所述充气接头连接。可选地,所述气囊的水平横截面的形状为等腰梯形。可选地,所述等腰梯形的底角的度数为45度。可选地,所述气囊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气囊为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上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充气管,每个所述充气管与一个所述充气接头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技术实施例使用一个或多个内部为空腔的气囊围成封闭区域,使用时,通过充气接头对气囊进行充气,使其膨胀至预定高度,并通过固定组件将防渗布边缘与气囊进行固定,即可实现对防渗布的支撑固定,进而避免了防渗布上的污水外溢;使用完毕后,还可以通过充气接头对气囊进行放气,放气后的气囊体积小,便于收纳。该围堰安装便捷、使用方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围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围堰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围堰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围堰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锁片围堰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围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围堰的结构示意图。对附图中的各标号说明如下:1气囊,2充气管,3充气接头,4连接垫,41凸台,5连接钉,6压帽,7连接卡扣,8连接锁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围堰,参见图1,该围堰包括:充气组件和固定组件;其中,充气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气囊1、参考数量的充气管2和一个或多个充气接头3,气囊1内部为空腔;一个或多个气囊1围成封闭区域,每个气囊1上有一个或多个充气管2,每个充气管2与一个充气接头3连接,或者与其他连有充气接头3的气囊1连接;固定组件包括连接垫4、连接钉5和压帽6;连接垫4的一端与气囊1连接,连接垫4的另一端上有凸台41,该凸台41上有凹孔,连接钉5的一端位于凹孔内,连接钉5的另一端与压帽6连接,压帽6可沿连接钉5轴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若气囊1的数量为一个,则该气囊1自身围成封闭区域。可选地,该气囊1可以是环形气囊,环形气囊上有一个或多个充气管2,每个充气管2与一个充气接头3连接,则通过充气接头3可以直接对该环形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当然,气囊1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三个或更多,则气囊1依次连接围成封闭图形;对气囊1的两端进行封边密封,使气囊1为中空型气囊,即气囊1的内部为空腔,则每个气囊1均可以承装气体。例如,若气囊1的数量为两个,则气囊1的形状可以是半圆形,两个气囊1连接围成封闭的圆形区域。在现场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气囊1的数量以及形状,进而调整气囊1围成的封闭图形的形状及面积,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围堰的适用性强。其中,每个气囊1上均有一个或多个充气管2,充气管2可以与一个充气接头3连接,则通过充气接头3可以直接对该气囊1进行充气或放气;例如,如图2所示,气囊1的数量为两个,为便于进行说明,将图2中位于左边的气囊称为第一气囊,将图2中位于右边的气囊称为第二气囊,从图2中可看出,第一气囊通过充气管2与一个充气接头3连通,第二气囊通过充气管2与另一个充气接头3连通。因此,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通过不同的充气接头3进行充放气,即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的充放气过程互不干扰。或者,充气管2也可以与其他连有充气接头3的气囊1连接;例如,如图3所示,气囊1的数量仍为两个,为便于进行说明,将图3中位于左边的气囊称为第三气囊,将图3中位于右边的气囊称为第四气囊,从图3中可看出,第三气囊上的充气管2与一个充气接头3直接连通,第四气囊上的充气管2未与另一个充气接头3直接连通,而是与连有充气接头3的第三气囊连通,进而与第三气囊上的充气接头3间接连通。因此,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均通过同一个充气接头3进行充放气,即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的充放气过程同步进行。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围堰上有参考数量的固定组件,该固定组件用于将防渗布边缘与围堰进行可拆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包括:充气组件和固定组件;其中,所述充气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气囊(1)、参考数量的充气管(2)和一个或多个充气接头(3),所述气囊(1)内部为空腔;所述一个或多个气囊(1)围成封闭区域,每个所述气囊(1)上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充气管(2),每个所述充气管(2)与一个所述充气接头(3)连接,或者与其他连有所述充气接头(3)的气囊(1)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垫(4)、连接钉(5)和压帽(6);所述连接垫(4)的一端与所述气囊(1)连接,所述连接垫(4)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钉(5)连接;所述压帽(6)与所述连接钉(5)相连,且所述压帽(6)可沿所述连接钉(5)轴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包括:充气组件和固定组件;其中,所述充气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气囊(1)、参考数量的充气管(2)和一个或多个充气接头(3),所述气囊(1)内部为空腔;所述一个或多个气囊(1)围成封闭区域,每个所述气囊(1)上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充气管(2),每个所述充气管(2)与一个所述充气接头(3)连接,或者与其他连有所述充气接头(3)的气囊(1)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垫(4)、连接钉(5)和压帽(6);所述连接垫(4)的一端与所述气囊(1)连接,所述连接垫(4)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钉(5)连接;所述压帽(6)与所述连接钉(5)相连,且所述压帽(6)可沿所述连接钉(5)轴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还包括:连接组件;其中,所述连接组件位于相邻的气囊(1)之间的连接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锁片(8)和两个或多个连接卡扣(7);所述连接卡扣(7)分别位于相邻的气囊(1)上,所述连接卡扣(7)的第一端与所述气囊(1)连接,所述连接卡扣(7)的第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卡扣(7)的第二端的直径,所述连接锁片(8)连接于所述连接卡扣(7)的第一端;所述连接锁片(8)上有与所述连接卡扣(7)数量相同的弧形变径孔,且所述连接卡扣(7)和所述弧形变径孔位于同一圆周,所述弧形变径孔均沿顺时针方向孔径变大,或者,均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