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污染物理净化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7961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污染物理净化循环系统,包括:权地下井群;分别与地下井群连通的抽水管道和回灌管道;以及设于所述抽水管道与回灌管道之间的三级沉淀储水装置;其中,所述地下井群的上、中、下三个位置均设有抽水管道及回灌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除磷效果好,且结果稳定,不会导致二次污染,减少开支,缩短施工时间,并且高效地循环利用的有益效果。

A Recycling System for the Physical Purification of Groundwater Pollut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水污染物理净化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地下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水污染物理净化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高原、山地地形较高对湿润气流的阻挡,导致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加上因为农村生活污水自身的特点,使得部分领导对治理重视程度不足,只重视居住地区外部环境建设,不重视污水处理的地下环境建设,特别是当治理难度很大时,治理理念更加不坚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中国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对治理能否产生良好的效果信心不足,甚至抱怀疑态度。在传统的生活习惯以及固有观念的影响下,对生活污水的原有处理方式习以为常,认为生活污水就应该这么处理,没有必要进行生活污水处理。地下水污染带来的危害是触目惊心的,地下水污染一般不容易发觉,不像地表水,可以从水体的颜色、嗅味等物理性状来初步判断是否受到污染。具有污染途径隐蔽、污染机理与污染防治系统庞大、地下水流慢等特点,一旦污染很难治理,即使花很大的代价,耗时较长,也难奏效。现阶段我国处理地下水污染的方法比较单一,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最简单、最便宜的修复方法,即自然修复法或称被动修复法,其依赖于自然的过程作用,包括生物降解、挥发和吸附。第二类最简单的应用型修复技术是挖出土壤并将其运往适宜场所处理的技术。第三类地下水主要修复技术包括地下水的抽出--处理系统和土壤的气相抽提系统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水污染物理净化循环系统,其操作简单,除磷效果好,且结果稳定,不会导致二次污染,减少开支,缩短施工时间,并且高效地循环利用。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地下水污染物理净化循环系统,包括:地下井群;分别与地下井群连通的抽水管道和回灌管道;以及设于所述抽水管道与回灌管道之间的三级沉淀储水装置;其中,所述地下井群的上、中、下三个位置均设有抽水管道及回灌管道。优选的是,所述三级沉淀储水装置包括:一级沉淀装置,与所述一级沉淀装置连通的二级沉淀装置,以及与所述二级沉淀装置连通的三级沉淀装置。优选的是,所述一级沉淀装置的出口处设有初级过滤网,所述初级过滤网为双层纺织纤维滤网,所述双层纺织纤维滤网之间还设有过滤网片,且所述双层纺织纤维过滤网的目数为200目。优选的是,所述二级沉淀装置内设有活性污泥,所述活性污泥为厌氧颗粒活性污泥。优选的是,所述三级沉淀装置为反渗透装置,且其还设有紫外线装置。优选的是,所述三级沉淀装置的出口处还设有活性炭吸附物,所述活性炭吸附物有活性炭颗粒构成。优选的是,所述抽水管道设有水泵及抽水控制阀。优选的是,所述抽水管道还设有计量与导热装置。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水污染物理净化循环系统,其操作简单,除磷效果好,且结果稳定,不会导致二次污染,减少开支,缩短施工时间,并且高效地循环利用。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所述地下水污染物理净化循环系统的结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作为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水污染物理净化循环系统,包括:地下井群1;分别与地下井群1连通的抽水管道2和回灌管道3;以及设于所述抽水管道与回灌管道之间的三级沉淀储水装置4;其中,所述地下井群1的上、中、下三个位置均设有抽水管道2及回灌管道3。作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地下井群1为先利用裘布依公式、迭代法、雅各布直线图解法求得抽水试验和回灌试验参数,依靠求得抽水试验和回灌试验参数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比较、分析,试验得出井群的最佳布置位置开设出。进一步,所述三级沉淀储水装置4包括:一级沉淀装置41,与所述一级沉淀装置41连通的二级沉淀装置42,以及与所述二级沉淀装置42连通的三级沉淀装置43。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一级沉淀装置41的出口处设有初级过滤网以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且所述初级过滤网为双层纺织纤维滤网,所述双层纺织纤维滤网之间还设有过滤网片,且所述双层纺织纤维过滤网的目数为200目,所述二级沉淀装置42内设有活性污泥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且所述活性污泥为厌氧颗粒活性污泥,所述三级沉淀装置43为反渗透装置,通过反渗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余污染物,且其还设有紫外线装置,通过紫外线来杀灭细菌及病毒,所述三级沉淀装置的出口处还设有活性炭吸附物,所述活性炭吸附物有活性炭颗粒构成,可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及对地下水进行脱色除臭。进一步,所述抽水管道2设有水泵21及抽水控制阀23。所述抽水管道2还设有计量与导热装置22。作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地下井群1中的地下水经所述抽水管道2抽出,经所述计量与导热装置22进行加热,可使地下水更易净化,加热后的地下水进入所述一级沉淀装置41,经所述一级沉淀装置41的出口处设置初级过滤网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后,进入二级沉淀装置42,在二级沉淀装置42中通过活性污泥法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后,进入三级沉淀装置43,通过反渗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余污染物,并用紫外线装置杀灭细菌和病毒,通过所述三级沉淀装置的出口处设有的活性炭吸附物,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及对地下水进行脱色除臭后,在经所述回灌管道3回到地下井群1中,同时,由于地下井群1上、中、下三个位置都设有抽水管道2、回灌管道3及三级沉淀储水装置4,可使地下水物理净化的更彻底。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技术的说明的。对本技术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水污染物理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井群;分别与地下井群连通的抽水管道和回灌管道;以及设于所述抽水管道与回灌管道之间的三级沉淀储水装置;其中,所述地下井群的上、中、下三个位置均设有抽水管道及回灌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污染物理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井群;分别与地下井群连通的抽水管道和回灌管道;以及设于所述抽水管道与回灌管道之间的三级沉淀储水装置;其中,所述地下井群的上、中、下三个位置均设有抽水管道及回灌管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污染物理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沉淀储水装置包括:一级沉淀装置,与所述一级沉淀装置连通的二级沉淀装置,以及与所述二级沉淀装置连通的三级沉淀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水污染物理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沉淀装置的出口处设有初级过滤网,所述初级过滤网为双层纺织纤维滤网,所述双层纺织纤维滤网之中还设有过滤网片,且所述双层纺织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驰胡炜李小蒙王茂盛吴怡然陈煜沈飞王卫青王锋陈志凯刘士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