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齿轮抛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7620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2:43
一种小齿轮抛丸装置,包括抛丸箱、抛丸器、辊道输送机、斗式提升机、除尘器,其中辊道输送机接在抛丸箱的抛丸出料口;所述抛丸箱内安装有多个抛丸器,所述抛丸箱的外壁上方开设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的外端口通过抽气管接除尘器的进气口;其中抛丸箱内的一侧将丸砂运输的斗式提升机,抛丸器料箱连接;所述斗式提升机的进料端与抛丸箱的底边出料口对接连接,辊道输送机由输送辊和履带构成,履带的上表面为小齿轮工件的置放区,置放区两端的输送辊均高于支承置放区下部的支承输送辊,驱动输送辊的电机是正反转交叉运转的电机。

A pinion shot blas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齿轮抛丸装置
本技术涉及抛丸加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零件翻滚抛丸装置包括对小齿轮零件的抛丸装置。
技术介绍
CN201721282825提出了一种自动化抛丸装置,由抛丸箱、送料辊道输送机以及出料辊道输送机构成,其中送料辊道输送机以及出料辊道输送机分别接在抛丸箱的进料口以及出料口;所述抛丸箱内安装有多个抛丸器,所述抛丸箱内侧安装有吹灰器,所述吹灰器主要由空气压缩机以及吹灰管路构成,所述抛丸箱的外壁上开设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的外端口通过抽气管接除尘器的进气口,除尘器的出气口通过排气管接抽气风机的抽气端;所述抛丸箱的立柱采用固定柱焊接固定有平设置的操作平台,且所述操作平台上固定安装有分离器,其中抛丸箱的后侧设有为分离器提供丸砂混合物的斗式提升机,所述斗式提升机的出料端接有螺旋输送器,螺旋输送器的出料端与分离器的进料口对接;分离器上设有用于储存弹丸的弹丸箱,其中弹丸箱与抛丸器的料箱连接;所述斗式提升机的进料端与抛丸箱的底边出渣口对接连接,送料辊道输送机以及出料辊道输送机底部设有灰尘收集装置,灰尘收集装包括多个负压斗,多个负压斗通过支管连通,支管通过集中管道与负压斗风机连接,负压斗风机通过管道与收集舱连接,收集舱的尾部通过输送管道与中转风机连接,中转风机与旋流器连接。辊式传动的抛丸加工设备多个抛丸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抛丸。抛丸是一种机械领域的表面处理工艺,也称喷砂和喷丸。抛丸是一个冷处理过程,抛丸具有强化作用,就是利用高速运动的弹丸(60-110m/s)流连续冲击被强化工件表面,迫使靶材表面和表层(0.10-0.85mm)在循环性变形过程中发生以下变化:1.显微组织结构发生改性;2.非均匀的塑变外表层引入残余压应力,内表层产生残余拉应力;3.外表面粗糙度发生变化。影响:可提高材料/零件疲劳断裂抗力,防止疲劳失效,塑性变形与脆断,提高疲劳寿命。对齿轮零件表面进行抛丸是一种常用的方式;但由于小齿轮零件的表面复杂,现有的抛丸加工设备只是设计简单的传动辊运输零件,采用辊式传动的抛丸加工设备需要多次进行,即使如此,仍不能保证抛丸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克服现有装置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由于小齿轮零件的表面复杂而使得小齿轮零件在抛丸工艺时能够反复保持在工作区运转,且能克服粉尘环保问题,克服现有的抛丸加工设备只是设计简单的传动辊运输零件,采用辊式传动的抛丸加工设备需要多次进行,仍不能保证抛丸加工质量的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小齿轮抛丸装置,包括抛丸箱、抛丸器、辊道输送机、斗式提升机、除尘器,其中辊道输送机接在抛丸箱的抛丸出料口;所述抛丸箱内安装有多个抛丸器,所述抛丸箱的外壁上方开设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的外端口通过抽气管接除尘器的进气口;其中抛丸箱内的一侧将丸砂运输的斗式提升机,抛丸器料箱连接;所述斗式提升机的进料端与抛丸箱的底边出料口对接连接,辊道输送机由输送辊和履带构成,履带的上表面为小齿轮工件的置放区,置放区两端的输送辊均高于支承置放区下部的支承输送辊,驱动输送辊的电机是交叉正反转的电机。进一步,置放区两端的输送辊为驱动辊。进一步,抛丸箱是一密闭壳体,壳体的下表面即辊道输送机的下方是斜板,斜板连接到抛丸箱内斗式提升机的进料端。辊道输送机的上方设有灰尘收集装置,灰尘收集装包括负压斗,负压斗通过支管连通,支管通过集中管道与负压斗风机连接,负压斗风机通过管道与除尘器连接。抛丸箱是一密闭壳体,壳体的下表面即螺旋输送器的下方是斜板,斜板连接到抛丸箱内斗式提升机(底部)的进料端。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小齿轮等工件进入抛丸箱,在辊道输送机表面,在输送辊作为动力输运小齿轮工件,小齿轮工件被连续式抛丸加工,利用抛丸器出口喷出的钢丸实现对工件的喷射抛丸作业,此时抛丸箱上方的粉尘风道及管路3提供负压,因利用抽气机(罗茨风机)将除尘器内部抽气形成整个至吸尘器的通路均为负压,此时抛丸箱内的含尘气体则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进入除尘器内进行除尘,而丸砂则落入斗式提升机的进料口,斗式提升机将丸砂重新送入抛丸器内实现循环使用,由于小齿轮工件要求更长的抛旭加工时间和翻动,本技术输送辊和履带构成小齿轮工件的置放区是相对保持工件位置的,因置放区两端的输送辊均高于支承置放区的输送辊,驱动输送辊的电机是正反转交叉运转的电机带动履带运动,履带上位于工作区的长度距离有100cm左右;当小齿轮等工件碰到左侧或右侧较高的部件时,小齿轮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可能会翻转;驱动输送辊的电机具体当运转到用于翻动小齿轮工件,使得小齿轮工件的整个表面均得到加工,并延长了小齿轮等工件在抛丸箱内加工的时间。有益效果:本技术可实现履带用于翻动小齿轮工件的抛丸加工,利用抛丸器实现对工件的全部表面喷射抛丸作业,由于小齿轮工件要求更长的抛旭加工时间和翻动,本技术输送辊和履带构成小齿轮工件的置放区是相对保持工件位置的驱动输送辊的电机是正反转交叉运转的电机带动履带运动,履带上位于工作区的长度距离有100cm左右;当小齿轮等工件碰到左侧或右侧较高的部件时,小齿轮会受到辊高一定的阻碍可能会翻转;驱动输送辊的电机正反运转用于翻动小齿轮工件,使得小齿轮工件的整个表面均得到加工,并延长了小齿轮等工件在抛丸箱内加工的时间。灰尘收集系统的结构合理,此时利用抽气风机将除尘器内部抽成负压状,此时抛丸箱内的含尘气体则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进入除尘器内进行除尘,而丸砂则落入斗式提升机内,斗式提升机将丸砂送入分离器内进行分离,此时分离出来的弹丸重新送入抛丸器内实现使用,从而整体作业连续且不中断,整体效率更高。本技术采用传动辊加钢履带运输零件,并具有翻滚零件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图示标号的零件如下:提升机的出料端1、丸料入口2、粉尘风道及管路3、丸料输送管路4、抛丸器5、上辊6、履带7、小齿轮工件8、下辊9、丸料提升机10、落下丸料11、底板12、履带缝隙13、挡板14。抛丸装置,主要由抛丸箱、辊道输送机构成,抛丸箱是一密闭壳体,壳体的下表面即螺旋输送器的下方是斜板,斜板连接到抛丸箱内斗式提升机的进料端。本申请人依据本申请对现有其中送料辊道输送机1即接在抛丸箱2内的装置进行改造;履带7上设有加大的履带缝隙13便于漏丸,履带在被抛丸的工作区自然形成一个多边形,下排由四个支承辊即下辊9为被动辊;上排左侧与右侧的辊是动力辊即上辊6支撑动力,支持这个多边形履带,履带基板为铸钢板,履带的缝隙可以漏过钢丸。抛丸箱内安装粉尘风道及管路3,抛丸箱的外壁上开设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的外端口通过抽气管接除尘器的进气口,除尘器的出气口通过排气管接抽气风机的抽气端;所述抛丸箱还固定安装有分离器,用于分离杂物与重复循环使用的丸料,其中抛丸箱的后侧设有为分离器提供丸砂混合物的斗式提升机,其中抛丸箱的一侧设有丸砂混合物的斗式丸料提升机10,所述斗式提升机10的出料端倒入一个漏斗,接丸料输送管路4给抛丸器5供料;或接有螺旋输送器,螺旋输送器的出料端与丸料输送管路4进料口对接、给抛丸器5供料。输送辊道、履带、抛丸器、弹丸循环装置(含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齿轮抛丸装置,包括抛丸箱、抛丸器、辊道输送机、斗式提升机、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辊道输送机接在抛丸箱的抛丸出料口;所述抛丸箱内安装有多个抛丸器,所述抛丸箱的外壁上方开设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的外端口通过抽气管接除尘器的进气口;其中抛丸箱内的一侧将丸砂运输的斗式提升机,抛丸器料箱连接;所述斗式提升机的进料端与抛丸箱的底边出料口对接连接,辊道输送机由输送辊和履带构成,履带的上表面为小齿轮工件的置放区,置放区两端的输送辊均高于支承置放区下部的支承输送辊,驱动输送辊的电机是正反转交叉运转的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齿轮抛丸装置,包括抛丸箱、抛丸器、辊道输送机、斗式提升机、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辊道输送机接在抛丸箱的抛丸出料口;所述抛丸箱内安装有多个抛丸器,所述抛丸箱的外壁上方开设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的外端口通过抽气管接除尘器的进气口;其中抛丸箱内的一侧将丸砂运输的斗式提升机,抛丸器料箱连接;所述斗式提升机的进料端与抛丸箱的底边出料口对接连接,辊道输送机由输送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张仁勇刘向东陈建华于利龙周金珠郑海燕周爱琴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金刚星精密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