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抛光机的搓板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61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机金属壳打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抛光机的搓板构造,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的侧面设有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搓板以及与第一偏心齿轮组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偏心齿轮组以及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偏心齿轮组设于所述搓板上,所述搓板与所述主框架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偏心齿轮组与所述主框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第一偏心齿轮组与所述搓板传动连接,所述主框架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主框架与所述转轴均由电机驱动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同时对多个手机壳进行打磨抛光,从而提高打磨效率。

A Rubber Structure for Polish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抛光机的搓板构造
本技术涉及手机金属壳打磨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抛光机的搓板构造。
技术介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金属手机壳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打磨,以适应各种手机壳的成型工艺,而市面上很多机器都都是通过设置磨盘以用于打磨,而一个磨盘只能打磨一个手机壳,若要打磨多个手机壳,就要设置多个磨盘,这就导致生产成本增大,且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抛光机的搓板构造,本技术可以同时对多个手机壳进行打磨抛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抛光机的搓板构造,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的侧面设有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搓板以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偏心齿轮组以及与第一偏心齿轮组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偏心齿轮组设于所述搓板上,所述搓板与所述主框架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偏心齿轮组与所述主框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搓板传动连接,所述主框架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主框架与所述转轴均由电机驱动转动。作为优选,所述搓板上还设有从动组件,所述从动组件包括第二偏心齿轮组、转动轴以及第一轴承,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偏心齿轮组与所述搓板传动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偏心齿轮组传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搓板靠近主框架的一侧上设有多处空槽,相邻两个所述空槽之间形成凸肋。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偏心齿轮组与所述搓板转动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为圆锥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轴线与所述转轴的中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齿轮的中轴线垂直设置。作为优选,所述主框架上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偏心齿轮组通过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主框架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打磨组件的数量设置为2个,2个所述打磨组件分别设于所述主框架彼此远离的两个侧面上。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组件的数量设置为4个,4个所述传动组件两两分布于所述主框架彼此远离的两个侧面上,同一个侧面上的所有传动组件共线设置。作为优选,所述从动组件的数量设置为2个,2个所述从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框架彼此远离的两个侧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加工时,外界的第一个电机带动主框架旋转到手机壳对应的加工面上,外界的第二个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偏心齿轮组转动,第一偏心齿轮组带动搓板做偏心旋转运动,从而使搓板实现对手机壳的打磨抛光,而设置搓板,可以同时对多个手机壳进行打磨抛光,从而提高打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1的右视图;图5为图4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4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附图标记分别为:1、主框架;11、转轴;12、第二齿轮;21、搓板;211、空槽;212、凸肋;221、第一偏心齿轮组;222、第一齿轮;31、第二偏心齿轮组;32、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5所示,一种用于抛光机的搓板构造,包括主框架1,所述主框架1的侧面设有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搓板21以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偏心齿轮组221以及与第一偏心齿轮组221连接的第一齿轮222,所述第一偏心齿轮组221设于所述搓板21上,所述搓板21与所述主框架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偏心齿轮组221与所述主框架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22通过所述第一偏心齿轮组221与所述搓板21传动连接,所述主框架1内设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与所述第一齿轮222传动连接,所述主框架1与所述转轴11均由电机驱动转动。在加工时,外界的第一个电机带动主框架1旋转到手机壳对应的加工面上,外界的第二个电机带动转轴11转动,转轴11带动第一齿轮222转动,第一齿轮222带动第一偏心齿轮组221转动,第一偏心齿轮组221带动搓板21做偏心旋转运动,从而使搓板21实现对手机壳的打磨抛光,而设置搓板21,可以同时对多个手机壳进行打磨抛光,带动提高打磨效率。如图1、图3以及图6所示,所述搓板21上还设有从动组件,所述从动组件包括第二偏心齿轮组31、转动轴32以及第一轴承,所述转轴11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偏心齿轮组31与所述搓板21传动连接,所述转轴11与所述第二偏心齿轮组31传动连接。在加工时,搓板21在传动组件的带动下做偏心旋转运动,搓板21带动便会带动第二偏心齿轮组31传动。通过设置从动组件,可以使搓板21的转动更加稳定,保证了打磨工作可以稳定有序进行。如图1所示,所述搓板21靠近主框架1的一侧上设有多处空槽211,相邻两个所述空槽211之间形成凸肋212,凸肋212辅助增强搓板21自身的强度。设置空槽211,可以减轻搓板21的重量,从而减轻第二偏心齿轮组31以及第一齿轮222的负重,进而增加本技术的稳定性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转轴11上设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二齿轮12与所述第一齿轮222啮合,所述第一偏心齿轮组221与所述搓板21转动设置。如此设置,使得转轴11与第一齿轮222可以传动连接,而该传动方式简单、高效以及稳定。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齿轮222和第二齿轮12均为圆锥齿轮,所述第二齿轮12的中轴线与所述转轴11的中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齿轮222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齿轮12的中轴线垂直设置。如此设置,使得第二齿轮12与第一齿轮222啮合,从而实现第二齿轮12带动第一齿轮222,最终实现打磨抛光功能。所述主框架1上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偏心齿轮组221通过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主框架1转动连接。第一轴承的内圈穿设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与搓板21连接,从而实现搓板21与主框架1的转动连接,进而保证了本技术的整个传动系统可以高效运行。如图1、图3以及图5所示,所述打磨组件的数量设置为2个,2个所述打磨组件分别设于所述主框架1彼此远离的两个侧面上。如此设置,可以对两个工位上的多个手机壳进行打磨抛光,进一步提高打磨效率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传动组件的数量设置为4个,4个所述传动组件两两分布于所述主框架1彼此远离的两个侧面上,同一个侧面上的所有传动组件共线设置。如此设置,每两个传动组件带动一个搓板21做偏心旋转运动,从而带动两侧的搓板21做偏心旋转运动,进而保证两个搓板21可以稳定地进行打磨抛光。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从动组件的数量设置为2个,2个所述从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框架1彼此远离的两个侧面上。设置两个从动组件,每一个从动组件由一个搓板21带动,即一个从动组件对应一个搓板21,从而可以使两个搓板21的转动更加稳定,进而保证了打磨工作可以稳定有序进行。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抛光机的搓板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1),所述主框架(1)的侧面设有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搓板(21)以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偏心齿轮组(221)以及与第一偏心齿轮组(221)连接的第一齿轮(222),所述第一偏心齿轮组(221)设于所述搓板(21)上,所述搓板(21)与所述主框架(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偏心齿轮组(221)与所述主框架(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22)通过所述第一偏心齿轮组(221)与所述搓板(21)传动连接,所述主框架(1)内设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与所述第一齿轮(222)传动连接,所述主框架(1)与所述转轴(11)均由电机驱动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抛光机的搓板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1),所述主框架(1)的侧面设有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搓板(21)以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偏心齿轮组(221)以及与第一偏心齿轮组(221)连接的第一齿轮(222),所述第一偏心齿轮组(221)设于所述搓板(21)上,所述搓板(21)与所述主框架(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偏心齿轮组(221)与所述主框架(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22)通过所述第一偏心齿轮组(221)与所述搓板(21)传动连接,所述主框架(1)内设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与所述第一齿轮(222)传动连接,所述主框架(1)与所述转轴(11)均由电机驱动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抛光机的搓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搓板(21)上还设有从动组件,所述从动组件包括第二偏心齿轮组(31)、转动轴(32)以及第一轴承,所述转轴(11)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偏心齿轮组(31)与所述搓板(21)传动连接,所述转轴(11)与所述第二偏心齿轮组(31)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抛光机的搓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搓板(21)靠近主框架(1)的一侧上设有多处空槽(211),相邻两个所述空槽(211)之间形成凸肋(212)。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太阳精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