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达纳公司专利>正文

差动装置的热管冷却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7394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节和控制差动车桥总成温度的装置。一热管插在车桥壳中,其中一部分浸在轴润滑剂中。优选在热管的浸入部分和位于车桥壳外的部分上都设置冷却翅片。热管优选固定在可移动盖板上,并基本上置于该可移动盖板内部,而此可移动盖板则与壳体固定。热管内包含一种蒸发工作流体,以促进润滑剂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差动装置的热管冷却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从差动润滑剂传热的有效蒸发热管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轴是用油箱中贮备的、由运动部件使之流动的油来润滑的。这被称作飞溅润滑。飞溅润滑车桥总成(axle assembly)或者其它扭矩传送装置的工作温度通常取决于传送的扭矩、环境温度、转速以及该装置上的气流。该工作温度可以从刚刚高于环境温度到高出环境温度200多°F。大大高于250°F的工作温度可开始造成轴内零部件和润滑剂自身耐用性方面的问题。通常在高速和/或大扭矩时碰到这样的温度,例如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或者拖车时。因此,最好尽可能地避免这样的高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将这样高的工作温度降到最低。众所周知,为了避免工作温度过高,在车桥总成中设置冷却管道。这样的管道大约占据了差动装置的一大半空间,管道中容纳着来自另一设备的液压液体,该液体能够将轴中的润滑剂冷却。还有,为差动装置设置热管,该热管具有延伸穿过油箱的吸热部分和外设式散热装置。此外,使热管包括内装有换热介质的封闭管,该管包括若干翅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提供液体润滑剂的有效冷却区域,该冷却区域容易利用,不会造成制造成本、所需空间以及重量的显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轴的热管冷却器,该轴包括壳体和可移动的盖子。所述热管固定在盖子上,并包括热接收区、散热区和工作流体,其中工作流体在所述热接收区蒸发而在所述散热区冷凝,从而促进了所述润滑剂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该热接收区至少部分浸在润滑剂中,而且还包括增强传热的散热翅片。附图说明参照附图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差动盖板的后视图,该差动盖板带有一体化的热管装置。图2是沿图1中2-2线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带有一体化的热管装置的差动盖板的后视图。图4是沿图3中4-4线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固定在差动盖板上的热管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固定在差动盖板上的热管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固定在差动盖板上的热管的透视图。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前视外观图。图9是图8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外观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固定在差动盖板上的热管的剖视图。图1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热管的已安装差动装置的透视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固定在差动盖板上的热管的正视图。图13是图12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4是包含温度敏感阀的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5是图14所示温度敏感阀的前视外观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冷却差动装置中的润滑液的热管装置。优选用蒸发热管装置来增加从润滑剂向外部环境的传热量。该热管装置包括固定在可移动的盖子上的密封热管,该热管中包含工作流体。要将该工作流体选择为在差动装置工作温度范围内可蒸发并可冷凝的物质。该热管的作用是降低车桥总成中润滑液的温度。如果润滑剂的温度变高,润滑剂将分解,其粘度和有效地润滑齿轮装置的能力都会降低。本专利技术可有效地将润滑剂维持在可接受的工作温度。该热管包含诸如水、钠基流体或者其他适宜的工作流体。由于重力,工作流体以液体形式聚集在热管的底部。热管的底部浸在轴润滑剂池中,并使工作流体蒸发(蒸发潜热),从而降低了润滑剂的温度。然后蒸气上升到冷凝部分,在冷凝部分蒸气冷凝,向外部环境散热。接着冷凝液回流到蒸发部分,在蒸发部分上述循环继续进行。所述设计增加了可从轴润滑剂转移的热量。现在将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进行描述。图1和图2示出了设有一体化热管装置3的差动盖板1。中空的环形热管4与盖板1的支撑部7形成一体,环形热管4形成一个连续的封闭回路,该回路内包含传热流体5。在盖板1的浇铸过程中,只需简单地将热管放置在模型中。一体浇铸有助于热管4和支撑部7之间的良好接触,从而促进了两者之间的传热以及热管的牢固安装。厚厚的支撑部7外表面上形成有散热翅片9,以增强传热。可以看到,热管的第一细长部11设置在盖子1的边界内,因而位于轴的壳体中。从图1可以看到,热管位于润滑剂13的水平面以下,而润滑剂13恰好位于注油孔14的下面,因此,在车桥总成的运行过程中,热管的第一细长部保持浸在轴润滑剂中。第二细长部12保持大体嵌在支撑部9内。当工作流体从热润滑剂中吸取热量时,它在第一细长部11中蒸发。蒸气移动到第二细长部,在第二细长部蒸气冷凝并通过支撑部7向外部环境释放热量。显然,一体化设计的热管和盖装置提供了增强车桥总成散热的简单解决办法,该办法不需要对车桥总成或壳体其余部分作任何改动。这样的设计考虑到了对已有的差动装置作简单翻新改进的应用需求。该设计也允许远离安装轴的车辆将热管不费力地与盖板进行装配。图3和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一样,热管装置23与盖板21一体固定。与前一实施例中的一样,热管优选与盖板一起浇铸,以形成热管和盖板之间的一体连接。根据此实施例(图3、4),热管延伸穿过盖板21的经过改动的支撑部27,从而使得第二细长部31设置在盖板和车桥壳的外部。若干散热翅片28固定在热管的第二细长部上,以促进对外部环境的传热。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前面所述的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基本相同。热管装置3、23中可以充入钠基工作流体。但是,可以选择将热量转移的特定流体和可溶成份的浓度,以保持一定温度,该温度主要取决于润滑剂理想的工作温度,例如不超过200度。尽管此实施例不包括毛细结构或毛细芯,但也可以包括毛细结构或毛细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蒸发循环。工作流体也必须选择与热管材料相容的,以避免不希望发生的反应。例如,热管3、23和盖板1可以用铝、铜、不锈钢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图5和图6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后盖101固定在差动壳体上,该壳体中包含差动齿轮,使一对输出轴205(一个已示出)之间差动转动。正如该领域公知的那样,小齿轮206驱动环形齿轮207,环形齿轮207反过来使包含差动齿轮(用附图标记208示意性地表示)的差动箱转动。与传统技术一样,盖子101只是简单地螺接到该壳体的后部。盖板201优选包含一个一体形成的容器202,该容器与壳体201中的润滑剂池213是液体连通的。该热管装置203包含位于润滑剂池213中的第一蒸发端211和也浸在润滑剂中的若干散热翅片211a。热管穿过盖板1、容器202,至外部环境,到达冷凝部212,冷凝部212也包括若干散热翅片212a。热管装置203也优选包括位于所述热管中的芯部216,以通过毛细作用来促进工作流体从所述蒸发热接收区211向冷凝散热区212的传热。举例来说,芯部216可以由金属滤网(metalscreen)制成。图6示出了对图5所示实施例稍作修改后的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热管213的蒸发部分在容器202内大体上竖直地延伸,而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热管211则大体上水平地延伸。在如图6至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采用了两个热管203a和203b,每个热管都包含如前述实施例中的单独的蒸发循环。但是,第一组散热翅片412a在散热/冷凝区将该装置的各根热管相互连接起来。第二组散热翅片411a将装置的各根热管203a、203b在吸热/蒸发区相互连接起来,如图8和9所示。正如前面指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桥总成,所述车桥总成包括:具有液体润滑剂供应的车桥壳;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壳体上的盖子;以及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盖子上的密封传热管,所述传热管包括热接收区、散热区和在它们之间流动的传热流体,其中所述流体 在所述热接收区蒸发、在所述散发区冷凝,以促进所述润滑剂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当将所述盖子固定到所述壳上时,其中所述热接收区至少部分地浸入在所述润滑剂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I马蒂P麦克利什老ML多尔蒂RW奥尔沃德EJ欧文
申请(专利权)人:达纳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