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秧挂钩,包括吊钩本体和吊秧绳,吊钩本体包括两端的端头部和连接两端端头部的连接部,端头部为弯曲结构,两端的端头部相互对称、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同一侧的两端,吊秧绳缠绕在两端端头部的相对卡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将挂钩本体一端挂在需要吊秧的植株上方挂钩架的适当位置,另一端自然下垂,吊秧绳一端自然下垂,将需要吊秧的植株与吊秧绳下垂一端连接即可吊秧,放秧时,摘下挂钩旋转N圈数,放长吊秧绳达到合适长度,再将挂钩挂到原位置,根据生长周期安排摘钩放绳的程序;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制造成本的优点,且吊秧绳缠绕在两端端头部上,吊秧绳连接牢固可靠,承载安全,进而使得吊秧可靠。
Hanging hoo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秧挂钩
本技术涉及吊秧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吊秧挂钩。
技术介绍
目前,在种植蔬菜的棚室中,为了充分利用棚室空间,不管是茄果类蔬菜、还是瓜类、豆类等蔬菜多采用吊秧的栽培方式,即通过吊秧装置将蔬菜植株“支”起来,让其保持直立生产态势,从而提高种植效益,在蔬菜生长过程中需要多次吊秧、放秧。然而,现有吊秧装置结构复杂,实用性差、承载质量欠佳、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吊秧挂钩,用以解决现有吊秧装置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的缺陷。一种吊秧挂钩,包括吊钩本体和吊秧绳,所述吊钩本体包括两端的端头部和连接两端端头部的连接部,所述端头部为弯曲结构,两端的端头部相互对称、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同一侧的两端,所述吊秧绳缠绕在两端端头部的相对卡槽中。优选的,所述端头部呈“W”型或“M”型弯曲结构,所述吊秧绳缠绕在两端“M”型弯曲结构的的开口朝上V部中或缠绕在两端“W”型弯曲结构的的相对开口朝上V部中。优选的,所述吊秧绳的长度根据种植品种或时间来选择,所述吊秧绳具有不同颜色,用来区分植株生长分株状况。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朝向所述端头部的凹部,所述凹部上活动连接有固定夹。优选的,所述固定夹包括固定夹本体,所述固定夹本体的一个端部设有一个端部弧形部,所述固定夹本体的中部设有一个中部弧形部,所述固定夹本体两端设有相扣的第一钩部和第二钩部;所述端部弧形部和中部弧形部中一个弧形部套在需要吊秧的植株上、另一个弧形部套在所述凹部上。优选的,套在需要吊秧的植株上的弧形部为带有齿部的弧形部。优选的,所述吊钩本体采用热镀锌钢丝制成。优选的,所述吊秧绳包括绳体和绳体内绳芯,所述绳芯由多束纤维束编织而成,所述绳体外侧设置有防火层,所述绳体与所述防火层之间填充有填充胶,所述防火层外表面设置有抗老化层,所述抗老化层外表面设置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层。优选的,所述防火层为防火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填充胶为防水填充胶,所述抗老化层为抗老化树脂材料制成,所述耐腐蚀层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所述耐磨层为尼龙网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纤维束由多股平行的高强度纤维集束而成,所述高强度纤维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或芳纶纤维。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为:本技术使用时,将挂钩本体一端挂在需要吊秧的植株上方挂钩架的适当位置,另一端自然下垂,吊秧绳一端自然下垂,将需要吊秧的植株与吊秧绳下垂一端连接即可吊秧,使用方便,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制造成本的优点,且吊秧绳缠绕在两端端头部的相对卡槽中,使得在挂钩本体悬挂时,吊钩本体自然下垂与地面垂直时,吊秧绳也能够与地面垂直,进而使得植株悬挂方向与地面垂直,使得植株沿吊秧绳方向生长、不长歪,且该结构中吊秧绳连接牢固可靠,使得承载安全,进而使得吊秧可靠;放秧时,摘下挂钩旋转N圈数,放长吊秧绳达到合适长度,再将挂钩挂到原位置,根据生长周期安排摘钩放绳的程序;上述放秧过程操作方便,进一步使得本技术吊秧挂钩使用方便。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端头部均呈“W”型弯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端头部均呈“M”型弯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吊秧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端头部;2、连接部;3、吊秧绳;31、绳体;32、填充胶;33、防火层;34、抗老化层;35、耐腐蚀层;36、耐磨层;4、固定夹;41、端部弧形部;42、固定夹本体;43、中部弧形部;44、第一钩部;45、第二钩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秧挂钩,包括吊钩本体和吊秧绳3,所述吊钩本体包括两端的端头部1和连接两端端头部1的连接部2,所述端头部1为弯曲结构,两端的端头部1相互对称、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2的同一侧的两端,所述吊秧绳3缠绕在两端端头部1的相对卡槽中。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使用时,将挂钩本体一端挂在需要吊秧的植株上方挂钩架的适当位置,另一端自然下垂,吊秧绳一端自然下垂,将需要吊秧的植株与吊秧绳下垂一端连接即可吊秧,使用方便,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制造成本的优点,且吊秧绳缠绕在两端端头部的相对卡槽中,使得在挂钩本体悬挂时,吊钩本体自然下垂与地面垂直时,吊秧绳也能够与地面垂直,进而使得植株悬挂方向与地面垂直,使得植株沿吊秧绳方向生长、不长歪,且该结构中吊秧绳连接牢固可靠,使得承载安全,进而使得吊秧可靠;放秧时,摘下挂钩旋转N圈数,放长吊秧绳达到合适长度,再将挂钩挂到原位置,根据生长周期安排摘钩放绳的程序;上述放秧过程操作方便,进一步使得本技术吊秧挂钩使用方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头部1呈“W”型或“M”型弯曲结构,所述吊秧绳3缠绕在两端“M”型弯曲结构的的开口朝上V部中或缠绕在两端“W”型弯曲结构的的相对开口朝上V部中。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上述结构简单,且吊秧绳3连接牢固可靠。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秧绳3的长度根据种植品种或时间来选择,所述吊秧绳3具有不同颜色,用来区分植株生长分株状况。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吊秧绳3的长度根据种植品种或时间来选择,便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长度的吊秧绳,在满足吊秧高度需求的同时,缠绕吊秧绳需要缠绕的圈数也合理,吊秧绳3设置成不同颜色,便于根据吊秧绳颜色判断所吊植株的分株批次和种植密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包括朝向所述端头部1的凹部,所述凹部上活动连接有固定夹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上述结构方便将需要吊秧的植株与吊秧挂钩相对固定,且植株生长不受空间限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夹4包括固定夹本体42,所述固定夹本体42的一个端部设有一个端部弧形部41,所述固定夹本体42的中部设有一个中部弧形部43,所述固定夹本体42两端设有相扣的第一钩部44和第二钩部45;所述端部弧形部41和中部弧形部43中一个弧形部套在需要吊秧的植株上、另一个弧形部套在所述凹部上。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上述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承载量大,使得所吊植株与吊秧挂钩相对固定,具有导向作用,弧形部套在需要吊秧的植株上使得在对所吊植株生长有导向作用的同时,不易损坏植株。在一个实施例中,套在需要吊秧的植株上的弧形部为带有齿部的弧形部。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可将植株放置齿部,在有风时能够避免植株摆动大折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钩本体采用热镀锌钢丝制成。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热镀锌钢丝具有强度高、耐腐蚀的优点。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秧绳3包括绳体31和绳体31内绳芯,所述绳芯由多束纤维束编织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秧挂钩,包括吊钩本体和吊秧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本体包括两端的端头部和连接两端端头部的连接部,所述端头部为弯曲结构,两端的端头部相互对称、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同一侧的两端,所述吊秧绳缠绕在两端端头部的相对卡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秧挂钩,包括吊钩本体和吊秧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本体包括两端的端头部和连接两端端头部的连接部,所述端头部为弯曲结构,两端的端头部相互对称、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同一侧的两端,所述吊秧绳缠绕在两端端头部的相对卡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秧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部呈“W”型或“M”型弯曲结构,所述吊秧绳缠绕在两端“M”型弯曲结构的开口朝上V部中或缠绕在两端“W”型弯曲结构的相对开口朝上V部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秧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秧绳的长度根据种植品种或时间来选择,所述吊秧绳具有不同颜色,用来区分植株生长分株状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秧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朝向所述端头部的凹部,所述凹部上活动连接有固定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秧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包括固定夹本体,所述固定夹本体的一个端部设有一个端部弧形部,所述固定夹本体的中部设有一个中部弧形部,所述固定夹本体两端设有相扣的第一钩部和第二钩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喜军,刘莉萍,马云鹏,马宁,张鸣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标农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