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景观设计的生态建筑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133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景观设计的生态建筑体结构,包括喷头和射灯;所述花草种植槽共有四处,且花草种植槽为扇形槽状结构,并且四处花草种植槽呈环绕状安装在主种植槽外侧端面上;所述生态攀爬架为环形结构,且生态攀爬架安装在主种植槽顶部;所述下框架顶部端面开设有六处插孔,且插柱滑动连接于插孔内部;所述浇灌供水管为环形管道结构,且浇灌供水管安装在主种植槽顶部端面上,并且浇灌供水管进水端与外部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浇灌供水管内侧呈环绕状分布有四处喷头;有利于通过装置内部所种植的攀爬类绿化植株覆盖在生态攀爬架外部,对装置外部进行绿化,使装置外部绿化更加立体化,提高装置外部的观赏性。

An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Structure Based on Landscape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景观设计的生态建筑体结构
本技术属于生态景观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景观设计的生态建筑体结构。
技术介绍
城市景观、生态园林绿化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亲近大自然、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场所,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城市中的园林绿化要求亦多样化。基于上述,以及结合现有的生态建筑体结构发现,现有类似的生态建筑体结构,外部结构设计过于单一化,容易出现审美疲劳,无法有效的满足人群观赏要求;并且内部植株浇灌效果较差,需要人员定期铺设浇水管道对植株进行灌溉作业,较为繁琐,不利于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景观设计的生态建筑体结构,以解决现有类似的生态建筑体结构,外部结构设计过于单一化,容易出现审美疲劳,无法有效的满足人群观赏要求;并且内部植株浇灌效果较差,需要人员定期铺设浇水管道对植株进行灌溉作业,较为繁琐,不利于管理的问题。本技术基于景观设计的生态建筑体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基于景观设计的生态建筑体结构,包括主种植槽,花草种植槽,生态攀爬架,上框架,下框架,插柱,插孔,浇灌供水管,喷头和射灯;所述花草种植槽共有四处,且花草种植槽为扇形槽状结构,并且四处花草种植槽呈环绕状安装在主种植槽外侧端面上;所述生态攀爬架为环形结构,且生态攀爬架安装在主种植槽顶部;所述下框架顶部端面开设有六处插孔,且插柱滑动连接于插孔内部;所述浇灌供水管为环形管道结构,且浇灌供水管安装在主种植槽顶部端面上,并且浇灌供水管进水端与外部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浇灌供水管内侧呈环绕状分布有四处喷头,且浇灌供水管外侧呈环绕状分布有八处喷头;所述安装在生态攀爬架内部,且喷头通过电源线与外部控制电路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主种植槽为圆形槽状结构,且主种植槽内部土壤内栽种有攀爬类绿化植株;所述主种植槽顶部端面呈环绕状安装有一处生态攀爬架,且生态攀爬架为双层波浪形框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攀爬架分为上框架和下框架两部分,且上框架底部端面呈环绕状设有的六处插柱,并且插柱安插在下框架顶部端面所开设的插孔内。进一步的,所述喷头分为内外两组,且喷头与浇灌供水管相连通,并且内侧喷头位于主种植槽顶部,外侧喷头分别位于四处花草种植槽顶部。进一步的,所述射灯共有三处,且射灯安装在生态攀爬架内侧端面底部,并且射灯呈倾斜状,射灯顶部朝向生态攀爬架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主种植槽和生态攀爬架的设置,有利于通过装置内部所种植的攀爬类绿化植株覆盖在生态攀爬架外部,对装置外部进行绿化,使装置外部绿化更加立体化,提高装置外部的观赏性;并且配合生态攀爬架两部分拆分的设置,便于人员对生态攀爬架进行拆分运输作业,降低运输难度,还便于人员对装置进行组装,使装置组装更加简便快捷,降低装置组装难度。2.喷头和浇灌供水管的设置,有利于对装置内部所栽种的绿化植株进行喷灌,提升装置内部土壤水分含量,保障装置内部绿植生长效;并且配合射灯的使用,可在夜间对装置内部进行照射,使灯光能够透过装置外部所覆盖的叶片对装置外部进行点缀,提高装置夜间观赏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生态攀爬架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部轴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浇灌供水管轴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主种植槽;2、花草种植槽;3、生态攀爬架;301、上框架;302、下框架;303、插柱;304、插孔;4、浇灌供水管;5、喷头;6、射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景观设计的生态建筑体结构,包括主种植槽1,花草种植槽2,生态攀爬架3,上框架301,下框架302,插柱303,插孔304,浇灌供水管4,喷头5和射灯6;所述花草种植槽2共有四处,且花草种植槽2为扇形槽状结构,并且四处花草种植槽2呈环绕状安装在主种植槽1外侧端面上;所述生态攀爬架3为环形结构,且生态攀爬架3安装在主种植槽1顶部;所述下框架302顶部端面开设有六处插孔304,且插柱303滑动连接于插孔304内部;所述浇灌供水管4为环形管道结构,且浇灌供水管4安装在主种植槽1顶部端面上,并且浇灌供水管4进水端与外部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浇灌供水管4内侧呈环绕状分布有四处喷头5,且浇灌供水管4外侧呈环绕状分布有八处喷头5;所述安装在生态攀爬架3内部,且喷头5通过电源线与外部控制电路相连接。其中,所述主种植槽1为圆形槽状结构,且主种植槽1内部土壤内栽种有攀爬类绿化植株;所述主种植槽1顶部端面呈环绕状安装有一处生态攀爬架3,且生态攀爬架3为双层波浪形框架结构;具体作用,可使主种植槽1内部所种植的攀爬类绿化植株覆盖在生态攀爬架3外部,对生态攀爬架3外部进行绿化,使装置外部绿化更加立体化,提高装置外部的美观性。其中,所述生态攀爬架3分为上框架301和下框架302两部分,且上框架301底部端面呈环绕状设有的六处插柱303,并且插柱303安插在下框架302顶部端面所开设的插孔304内;具体作用,便于人员对生态攀爬架3上下两部分进行拆分运输作业,降低运输难度,并在安装时,使上框架301能够更加快捷的安装固定在下框架302顶部端面上,使装置组装更加简便快捷,降低装置组装难度。其中,所述喷头5分为内外两组,且喷头5与浇灌供水管4相连通,并且内侧喷头5位于主种植槽1顶部,外侧喷头5分别位于四处花草种植槽2顶部;具体作用,便于人员定期通过喷头5对主种植槽1和花草种植槽2内部所种植的绿植进行喷灌,提升主种植槽1和花草种植槽2内部土壤水分含量,保障装置内部绿植生长效果。其中,所述射灯6共有三处,且射灯6安装在生态攀爬架3内侧端面底部,并且射灯6呈倾斜状,射灯6顶部朝向生态攀爬架3顶部;具体作用,可在夜间开启射灯6对装置内部进行照射,使射灯6所发出的灯光能够透过装置外部所覆盖的叶片对装置外部进行点缀,提高装置夜间观赏效果。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技术在使用时,施工人员先将上框架301安装在下框架302上,使生态攀爬架3两部分组合在一起;接下施工人员将攀爬类绿化植株栽种到主种植槽1内部土壤内,并将花草绿植分别为栽种至花草种植槽2内部土壤内;待绿植栽种完成后,工作人员开启浇灌供水管4,浇灌供水管4内部水流分别通过多处喷头5对主种植槽1和花草种植槽2内部所种植的绿化植株进行喷灌,保障绿化植株生长效果;待主种植槽1内部攀爬类绿化植株攀爬至生态攀爬架3外部将生态攀爬架3外部覆盖时,即可使装置外部更加生态立体化;当夜间来临时,工作人员可将装置内部射灯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景观设计的生态建筑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于景观设计的生态建筑体结构包括主种植槽(1),花草种植槽(2),生态攀爬架(3),上框架(301),下框架(302),插柱(303),插孔(304),浇灌供水管(4),喷头(5)和射灯(6);所述花草种植槽(2)共有四处,且花草种植槽(2)为扇形槽状结构,并且四处花草种植槽(2)呈环绕状安装在主种植槽(1)外侧端面上;所述生态攀爬架(3)为环形结构,且生态攀爬架(3)安装在主种植槽(1)顶部;所述下框架(302)顶部端面开设有六处插孔(304),且插柱(303)滑动连接于插孔(304)内部;所述浇灌供水管(4)为环形管道结构,且浇灌供水管(4)安装在主种植槽(1)顶部端面上,并且浇灌供水管(4)进水端与外部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浇灌供水管(4)内侧呈环绕状分布有四处喷头(5),且浇灌供水管(4)外侧呈环绕状分布有八处喷头(5);所述安装在生态攀爬架(3)内部,且喷头(5)通过电源线与外部控制电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景观设计的生态建筑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于景观设计的生态建筑体结构包括主种植槽(1),花草种植槽(2),生态攀爬架(3),上框架(301),下框架(302),插柱(303),插孔(304),浇灌供水管(4),喷头(5)和射灯(6);所述花草种植槽(2)共有四处,且花草种植槽(2)为扇形槽状结构,并且四处花草种植槽(2)呈环绕状安装在主种植槽(1)外侧端面上;所述生态攀爬架(3)为环形结构,且生态攀爬架(3)安装在主种植槽(1)顶部;所述下框架(302)顶部端面开设有六处插孔(304),且插柱(303)滑动连接于插孔(304)内部;所述浇灌供水管(4)为环形管道结构,且浇灌供水管(4)安装在主种植槽(1)顶部端面上,并且浇灌供水管(4)进水端与外部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浇灌供水管(4)内侧呈环绕状分布有四处喷头(5),且浇灌供水管(4)外侧呈环绕状分布有八处喷头(5);所述安装在生态攀爬架(3)内部,且喷头(5)通过电源线与外部控制电路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景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静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