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玉米脱粒机,包括机架、上料组件、机壳、脱粒组件和下料组件,上料组件设置在机架的一侧,机壳设置在机架的顶部,脱粒组件设置在机壳的内侧,下料组件设置在脱粒组件的底部,上料组件包括第一上料斗和传送带,第一上料斗设置在机壳的顶部,传送带设置在机架的一侧且位于第一上料斗的旁侧,脱粒组件包括栅格板、第一电机和旋转轴,栅格板设置在机壳的内壁且固定连接,第一电机设置机壳的一侧,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轴固定连接,下料组件设置有第一下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玉米脱粒机,通过上料组件和下料组件降低了劳动强度,通过筛网来分离玉米上的杂物,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A Corn Thres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脱粒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玉米脱粒机。
技术介绍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农业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和农业运输机械等,广义的农业机械还包括林业机械、渔业机械和蚕桑、养蜂、食用菌类培植等农村副业机械,农业机械属于相对概念,指用于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所有机械的总称,农业机械属于农机具的范畴,推广使用农业机械称为农业机械化,其中脱粒机是农业机械的一种,脱粒机为收割机械,指能够将农作物籽粒与茎秆分离的机械,主要指粮食作物的收获机械。根据作粮物的不同,脱粒机种类不同,如“打稻机”适用于水稻脱粒;用于玉米脱粒的称为“玉米脱粒机”等等,打稻机俗称“打谷机”,为最常见水稻脱粒机械。需要先将水稻收割以后,通过这种机械将水稻谷粒与茎秆分离,打稻机分为二类,一类依靠人力驱动,称为“人力打稻机”,为半机械化工具;将打稻机改为动力驱动,则称为“动力打稻机”,打稻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水稻收割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改善了农业生产力,在脱粒机种类中,玉米脱粒机是其中的一种,玉米脱粒机是指对玉米果穗进行脱粒的机械装置,目前市场上的玉米脱粒机大部分使用时,劳动强度大,而且加工完后的玉米杂物比较多,进一步加强了劳动强度,使生产效率大大降低,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降低劳动强度的玉米脱粒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玉米脱粒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玉米脱粒机,包括机架、上料组件、机壳、脱粒组件和下料组件,上料组件设置在机架的一侧,机壳设置在机架的顶部,脱粒组件设置在机壳的内侧,下料组件设置在脱粒组件的底部,上料组件包括第一上料斗和传送带,第一上料斗设置在机壳的顶部,传送带设置在机架的一侧且位于第一上料斗的旁侧,脱粒组件包括栅格板、第一电机和旋转轴,栅格板设置在机壳的内壁且固定连接,第一电机设置机壳的一侧,旋转轴设置在机壳的内侧,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轴固定连接,下料组件设置有第一下料口,第一下料口设置在机壳的底部且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料组件还包括第二上料斗、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加固块和第一支撑臂,第二上料斗设置在传送带的底端,第一支撑块设置在第二上料斗的两侧且固定连接,第二支撑块设置在靠近传送带的一侧机架上且位于第一支撑块的一侧,加固块设置在第二支撑块的底部且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臂设置在传送带的顶端且位于机架的顶部,传送带通过轴承座与第一支撑块和第一支撑臂固定连接,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机壳轴接。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表面设置有能够不让玉米下滑的挡条,挡条与传送带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脱粒组件还包括螺旋条、落料口和若干个刀具,螺纹条设置在旋转轴的表面且固定连接,落料口设置在栅格板的底部,若干个刀具设置在旋转轴的表面且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下料组件包括第二下料口、筛网、震动器和储料仓,第二下料口设置在机壳的底部且位于第一下料口的旁侧,筛网设置在第一下料口的内侧且固定连接,震动器设置在第一下料口的外侧,储料仓设置在第一下料口的底部且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储料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置有用于放料的开关阀。优选的,所述机壳设置有两个防尘罩,两个防尘罩分别设置在机壳的外侧。有益效果:使用时将玉米放入第二上料斗内,玉米会落在传送带上,通过传送带转动带动玉米移动,直至玉米落入第一上料斗内,当玉米在传送带上时,通过挡条能够将玉米挡住,使传送带运转时玉米不会下滑,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当玉米从第一上料斗内落下,进入机壳内部,玉米会落在旋转轴上,将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旋转轴旋转,从而带动螺纹条和刀具旋转,使落在旋转轴上的玉米和栅格板之间,进行挤压和摩擦,使玉米脱粒,当玉米经过脱粒后,玉米粒会从第一下料口落入储料仓内,玉米芯会通过旋转的螺纹条将被带到第二下料口内,从第二下料口内滑落,当玉米粒落在第一下料口时会经过筛网,当玉米粒落在筛网后,将启动震动器进行震动,对玉米粒表面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当清理过后的玉米粒会落在储料仓内,通过储料仓底部的开关阀,能够快速装袋,非常方便,其中一个防尘罩设置在第一电机的外侧,另一个设置在旋转轴和机壳轴接处,通过两个防尘罩不仅能够有效的起到防尘作用,而且还能保护设备,本技术的一种玉米脱粒机,通过上料组件和下料组件降低了劳动强度,通过筛网来分离玉米上的杂物,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实施例中的俯视图;图4为实施例中的上料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的脱粒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的脱粒组件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中的下料组件立体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机架1、机壳2、第一上料斗3、传送带4、栅格板5、第一电机6、旋转轴7、第一下料口8、第二上料斗9、第一支撑块10、第二支撑块11、加固块12、第一支撑臂13、挡条14、螺旋条15、落料口16、刀具17、第二下料口18、筛网19、震动器20、储料仓21、出料口22、开关阀23、防尘罩2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照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玉米脱粒机,包括机架1、上料组件、机壳2、脱粒组件和下料组件,上料组件设置在机架1的一侧,机壳2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脱粒组件设置在机壳2的内侧,下料组件设置在脱粒组件的底部,上料组件包括第一上料斗3和传送带4,第一上料斗3设置在机壳2的顶部,传送带4设置在机架1的一侧且位于第一上料斗3的旁侧,脱粒组件包括栅格板5、第一电机6和旋转轴7,栅格板5设置在机壳2的内壁且固定连接,第一电机6设置机壳2的一侧,旋转轴7设置在机壳2的内侧,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与旋转轴7固定连接,下料组件设置有第一下料口8,第一下料口8设置在机壳2的底部且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料组件还包括第二上料斗9、第一支撑块10、第二支撑块11、加固块12和第一支撑臂13,第二上料斗9设置在传送带4的底端,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脱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上料组件、机壳(2)、脱粒组件和下料组件,上料组件设置在机架(1)的一侧,机壳(2)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脱粒组件设置在机壳(2)的内侧,下料组件设置在脱粒组件的底部,上料组件包括第一上料斗(3)和传送带(4),第一上料斗(3)设置在机壳(2)的顶部,传送带(4)设置在机架(1)的一侧且位于第一上料斗(3)的旁侧,脱粒组件包括栅格板(5)、第一电机(6)和旋转轴(7),栅格板(5)设置在机壳(2)的内壁且固定连接,第一电机(6)设置机壳(2)的一侧,旋转轴(7)设置在机壳(2)的内侧,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与旋转轴(7)固定连接,下料组件设置有第一下料口(8),第一下料口(8)设置在机壳(2)的底部且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脱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上料组件、机壳(2)、脱粒组件和下料组件,上料组件设置在机架(1)的一侧,机壳(2)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脱粒组件设置在机壳(2)的内侧,下料组件设置在脱粒组件的底部,上料组件包括第一上料斗(3)和传送带(4),第一上料斗(3)设置在机壳(2)的顶部,传送带(4)设置在机架(1)的一侧且位于第一上料斗(3)的旁侧,脱粒组件包括栅格板(5)、第一电机(6)和旋转轴(7),栅格板(5)设置在机壳(2)的内壁且固定连接,第一电机(6)设置机壳(2)的一侧,旋转轴(7)设置在机壳(2)的内侧,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与旋转轴(7)固定连接,下料组件设置有第一下料口(8),第一下料口(8)设置在机壳(2)的底部且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还包括第二上料斗(9)、第一支撑块(10)、第二支撑块(11)、加固块(12)和第一支撑臂(13),第二上料斗(9)设置在传送带(4)的底端,第一支撑块(10)设置在第二上料斗(9)的两侧且固定连接,第二支撑块(11)设置在靠近传送带(4)的一侧机架(1)上且位于第一支撑块(10)的一侧,加固块(12)设置在第二支撑块(11)的底部且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臂(13)设置在传送带(4)的顶端且位于机架(1)的顶部,传送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林,孙国华,李杰,杨达全,
申请(专利权)人:刘凤林,孙国华,李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