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炉炉膛防护装置,涉及电炉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底板、顶板组件和侧板组件,侧板组件设置于底板和顶板组件之间,并垂直连接于底板和顶板组件,底板、顶板组件和侧板组件围成一箱式结构,底板上开设有一与箱式结构内部连通的开孔,待烧结产品能够经开孔置于箱式结构的内部,且通过将炉门安装于开孔内能够封堵开孔,底板、顶板组件和侧板组件至少其中一个采用导热材料制成,通过将待烧结产品置于箱式结构的内部,加热元件置于箱式结构的外部对待烧结产品进行烧结,腐蚀性气体封闭在箱式结构的内部,有效避免了设置于箱式结构外部的加热元件和电炉炉膛内衬损坏,延长了加热元件和电炉的使用寿命。
A Furnace Protection Device for Electric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炉炉膛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炉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炉炉膛防护装置,适用于烧结过程中挥发腐蚀性气氛的特种陶瓷烧结。
技术介绍
电炉在工业生产和新材料研究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现如今电炉往往采用陶瓷纤维板来作为炉膛内衬隔热耐火材料,陶瓷纤维板的密度小,隔热保温性能好,因此采用陶瓷纤维板来作为炉膛内衬材料的电炉,其节能效果非常卓越,深受用户欢迎。但陶瓷纤维板质地疏松,耐化学腐蚀性能差,在某些特种陶瓷如二氧化锑烧结过程中,会挥发出强腐蚀性气体,强腐蚀性气体会造成陶瓷纤维板严重腐蚀,甚至损坏加热元件,从而使得电炉无法继续正常使用。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有效保护电炉炉膛内衬和加热元件的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炉炉膛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用该电炉炉膛防护装置能够有效保护炉膛内衬和加热元件,防止炉膛内衬和加热元件损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炉炉膛防护装置,包括底板、顶板组件和侧板组件,所述侧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组件之间,并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组件,所述底板、所述顶板组件和所述侧板组件围成一箱式结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一与所述箱式结构内部连通的开孔,所述底板、所述顶板组件和所述侧板组件至少其中一个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待烧结产品能够经所述开孔置于所述箱式结构的内部,且通过将炉门安装于所述开孔内能够封堵所述开孔。优选地,所述顶板组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顶板,所述顶板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侧板组件连接,且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朝向远离所述侧板组件的方向弯折形成两个第五壁板,所述支撑板与两个所述第五壁板形成一第五卡槽。优选地,所述侧板组件包括首尾依次相接的第一侧板体、第二侧板体、第三侧板体和第四侧板体,所述第一侧板体、所述第二侧板体、所述第三侧板体和所述第四侧板体均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组件之间,并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组件,且所述第一侧板体与所述第三侧板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体、所述第二侧板体、所述第三侧板体和所述第四侧板体的厚度均不大于20mm,所述第一侧板体、所述第二侧板体、所述第三侧板体和所述第四侧板体均采用刚玉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体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体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均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组件之间,并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组件,且所述第一侧板的两侧朝向远离所述第三侧板的方向弯折形成两个第一壁板,所述第三侧板的两侧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弯折形成两个第三壁板,所述第一侧板与两个所述第一壁板形成一第一卡槽,所述第三侧板与两个所述第三壁板形成一第三卡槽。优选地,所述第二侧板体和所述第四侧板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体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侧板,所述第四侧板体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第四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均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组件之间,并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组件,且所述第二侧板的两侧朝向远离所述第四侧板的方向弯折形成两个第二壁板,所述第四侧板的两侧朝向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弯折形成两个第四壁板,所述第二侧板与两个所述第二壁板形成一第二卡槽,所述第四侧板与两个所述第四壁板形成一第四卡槽。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一个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搭接于一组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上,且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安装通孔,一个加热元件能够经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或者所述第三卡槽内。优选地,所述底板为氧化铝空心球底板,所述底板靠近所述侧板组件的表面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于限制所述侧板组件的移动,所述开孔的内壁为阶梯结构,且所述开孔靠近所述侧板组件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开孔远离所述侧板组件的一端的直径。优选地,所述顶板组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箱式结构的内部连通的第二安装通孔,测温元件能够经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伸入所述箱式结构的内部。优选地,所述顶板组件靠近所述侧板组件的表面中间位置朝向远离所述侧板组件的方向凹陷形成有拱顶结构。优选地,所述侧板组件靠近所述顶板组件的一端设置有键,所述顶板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键相配合的键槽,或者所述侧板组件靠近所述顶板组件的一端设置有键槽,所述顶板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键槽相配合的键。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电炉炉膛防护装置,底板、顶板组件和侧板组件围成一箱式结构,底板上开设有一与箱式结构内部连通的开孔,待烧结产品能够经开孔置于箱式结构的内部,底板、顶板组件和侧板组件至少其中一个采用导热材料制成,通过将待烧结产品置于箱式结构的内部,加热元件置于箱式结构的外部对待烧结产品进行烧结,腐蚀性气体封闭在箱式结构的内部,有效避免了设置于箱式结构外部的加热元件和电炉炉膛内衬损坏,延长了加热元件和电炉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炉炉膛防护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顶板组件与侧板组件的配合方式示意图。图1-图2中:1-支撑板、2-第五壁板、3-第一侧板、4-第一壁板、5-第二侧板、6-第二壁板、7-第三侧板、8-第三壁板、9-第四侧板、10-第四壁板、11-底板、12-第一安装通孔、13-第二安装通孔、14-键、15-键槽、16-限位板、17-加热元件、18-炉门、19-开孔、20-拱顶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炉炉膛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用该电炉炉膛防护装置能够有效保护炉膛内衬和加热元件,防止炉膛内衬和加热元件损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炉炉膛防护装置,包括底板11、顶板组件和侧板组件,侧板组件设置于底板11和顶板组件之间,并垂直连接于底板11和顶板组件,底板11、顶板组件和侧板组件围成一箱式结构,底板11上开设有一与箱式结构内部连通的开孔19,待烧结产品能够经开孔19置于箱式结构的内部,且通过将炉门18安装于开孔19内能够封堵开孔19,底板11、顶板组件和侧板组件至少其中一个采用导热材料制成,通过将待烧结产品置于箱式结构的内部加热元件17置于箱式结构的外部对待烧结产品进行烧结,腐蚀性气体封闭在箱式结构的内部,有效避免了设置于箱式结构外部的加热元件17和电炉炉膛内衬损坏,延长了加热元件17和电炉的使用寿命。于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顶板组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顶板,顶板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与侧板组件连接,且支撑板1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炉炉膛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顶板组件和侧板组件,所述侧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组件之间,并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组件,所述底板、所述顶板组件和所述侧板组件围成一箱式结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一与所述箱式结构内部连通的开孔,所述底板、所述顶板组件和所述侧板组件至少其中一个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待烧结产品能够经所述开孔置于所述箱式结构的内部,且通过将炉门安装于所述开孔内能够封堵所述开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炉炉膛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顶板组件和侧板组件,所述侧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组件之间,并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组件,所述底板、所述顶板组件和所述侧板组件围成一箱式结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一与所述箱式结构内部连通的开孔,所述底板、所述顶板组件和所述侧板组件至少其中一个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待烧结产品能够经所述开孔置于所述箱式结构的内部,且通过将炉门安装于所述开孔内能够封堵所述开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炉膛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组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顶板,所述顶板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侧板组件连接,且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朝向远离所述侧板组件的方向弯折形成两个第五壁板,所述支撑板与两个所述第五壁板形成一第五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炉炉膛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组件包括首尾依次相接的第一侧板体、第二侧板体、第三侧板体和第四侧板体,所述第一侧板体、所述第二侧板体、所述第三侧板体和所述第四侧板体均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组件之间,并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组件,且所述第一侧板体与所述第三侧板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体、所述第二侧板体、所述第三侧板体和所述第四侧板体的厚度均不大于20mm,所述第一侧板体、所述第二侧板体、所述第三侧板体和所述第四侧板体均采用刚玉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炉炉膛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体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体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均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组件之间,并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组件,且所述第一侧板的两侧朝向远离所述第三侧板的方向弯折形成两个第一壁板,所述第三侧板的两侧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弯折形成两个第三壁板,所述第一侧板与两个所述第一壁板形成一第一卡槽,所述第三侧板与两个所述第三壁板形成一第三卡槽。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和义,崔宏亮,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和腾热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