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槽式污水深度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63888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槽式污水深度净化装置,包括一个反应槽,反应槽中设有隔板,将其分为分别内置电解单元和过滤单元的电解池和过滤池,反应槽的槽壁上端设原水入水口和清水出水口,且分别位于电解池和过滤池一侧;隔板上设有电解出水口,且电解出水口低于电解单元和过滤单元的底部;过滤单元包括下端敞口的滤筒及上、下滤板;上、下滤板上下间隔地固定在滤筒内腔中,将滤筒自上而下分为清水腔和净化腔,净化腔内填充轻质泡沫滤料;出水堰管固定在清水腔内,其外端伸出滤筒的侧壁,并密封穿过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阻隔和隔离措施,减少电解絮体进入过滤池,有效地将污水与清水隔离,保证出水质量,提高污水净化可靠性。

A Tank Type Deep Purification Device for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槽式污水深度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槽式污水深度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为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我国严格控制排放污水中的磷酸盐和含氮化合物,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的A标准,悬浮物(SS)的排放标准为10mg/L,总氮(以N计)的排放标准为15mg/L,总磷(以P计)的排放标准为0.5mg/L。一体式净化槽可采用厌氧和好氧相结合的不同工艺,处理村镇生活污水,具有能耗低、BOD(生化需氧量)去除率高、构建费用低、占地面积小、易于操作和维护方便等优点。常用的生物除磷方法很难达到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中的A标准;化学除磷虽然对磷的去除率高、处理效果稳定且没有二次污染,但是对于分散式污水处理方法来说,存在操作复杂、污泥量过多等缺点,不适宜用于分散式污水处理。电解法是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高效、不出现二次污染以及产泥量小并且污泥易于处置等优点,综合了凝聚、吸附、沉淀和气浮多种作用,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处理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为了防止悬浮物影响出水质量,在污水净化装置中通常设有过滤单元,现有过滤方法的原水入水口与清水出水口之间无阻隔或隔离措施,出现原水与处理后得到的清水“短路”,致使原水入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清水出水口,无法保证出水质量。如中国技术CN205973915U一种用于强化生物滤池系统脱氮除磷的电解反应池,不仅采用了上向流的处理方法,使原水入水深度净化效果无法得到保障,而且原水入水口和清水出水口均位于装置上方,且无隔板或其他措施隔离原水入水和清水出水,致使原水入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清水出水口。有鉴于此,需要对现有的污水净化装置进行结构改进,有效解决入水与出水间没有阻隔或隔离措施,致使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清水出水口,影响出水质量,降低污水净化装置的净化可靠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污水净化装置中,入水与出水间没有阻隔或隔离措施,致使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清水出水口,影响出水质量,降低污水净化装置的净化可靠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槽式污水深度净化装置,包括一个反应槽,所述反应槽中设有隔板,将所述反应槽分为电解池和过滤池,并在所述电解池内设置有电解单元;所述反应槽的槽壁上端分别设有原水入水口和清水出水口,且所述原水入水口和清水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电解池和过滤池一侧;所述隔板上设有电解出水口,且所述电解出水口低于所述电解单元和所述过滤单元的底部;所述过滤池中设有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滤筒以及上、下滤板,所述滤筒的下端敞口,用于污水进入,所述上、下滤板上下间隔地固定在所述滤筒的内腔中,所述上滤板的上方形成清水腔,所述上、下滤板与所述滤筒合围的空间形成净化腔,所述净化腔内填充有轻质泡沫滤料;所述清水腔内设有出水堰管,所述出水堰管的外端伸出所述滤筒的侧壁,并密封穿过所述清水出水口。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电解单元包括第一、第二电极板和电源转接盒;所述第一、第二电极板的下部相互平行,上部分别向外侧弯折,二者之间的间隙形成上宽下窄的结构形式;所述电源转接盒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第二接线端子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电极板的上部固定。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源转接盒还包括穿线管,固定在所述电源转接盒上,电源线穿装在所述穿线管内,且一端分别连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第二接线端子。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电极板的形状相同,对称布置,且所述第一、第二电极板的板面与原水入水方向平行布置。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电极板均由矩形金属板弯折一体成型,包括下部、上部以及连接所述上部和下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电极板和所述第二电极板的上部之间的间距大于下部之间的间距。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电极板的结构包括以下三种:所述上部与所述下部平行,所述连接部呈弧形;所述上部与所述下部平行,所述连接部倾斜布置;所述上部与所述下部垂直,所述连接部倾斜布置。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过滤单元的清水腔的侧壁上设有溢流反冲孔,所述溢流反冲孔位于所述上滤板的上方。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轻质泡沫滤料的填充量占所述净化腔体积的40%-70%。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溢流反冲孔为多个;所述溢流反冲孔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清水腔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溢流反冲管,设置在所述滤筒内,所述溢流反冲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溢流反冲孔上;所述溢流反冲管呈直角弯管状,上端连接在所述溢流反冲孔上,下端垂直于所述上滤板,且位于所述上滤板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装置具有以下优势:(1)电解池与过滤池通过隔板隔离,并在隔板距离槽底具有一定距离、且低于电解单元和过滤单元的底部的位置设有电解出水口;这样由于电解出水口远高于水面,由于气浮作用被电解气泡带到水面上的絮体无法进入过滤池,而由于电解出水口距离槽底还有一定高度,电解产生的絮体也将被大部分留在电解池内,减少进入过滤池的悬浮、沉淀物,从而减少过滤单元中轻质泡沫滤料的更换或清洗次数;(2)过滤单元置于过滤池,并通过滤筒和净化腔内填充的轻质泡沫滤料将清水与未处理的污水隔离,而且污水从过滤单元下端敞口进入,这样清水水流方向与絮体沉淀方向相反,进一步减少絮体进入出水的可能性,保证清水的出水质量,提高污水净化装置的净化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槽式污水深度净化装置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中内置电解单元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内置电解单元的电源转接盒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2中的第一、第二电极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3中的第一、第二电极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4中的第一、第二电极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内置过滤单元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槽式污水深度净化装置,通过隔板隔离原水入水口和清水出水口,再利用连通电解池和过滤池的电解出水口在隔板上的设置位置,达到减少进入过滤池的悬浮、沉淀物的目的,从而减少过滤单元中轻质泡沫滤料的更换或清洗次数;而在过滤池中,过滤单元独立于过滤池,污水从过滤单元下端敞口进入,这样清水水流方向与絮体沉淀方向相反,进一步减少絮体进入出水的可能性,并通过滤筒和净化腔内填充的轻质泡沫滤料将清水与未处理的污水隔离,保证清水的出水质量,达到提高污水净化装置的净化可靠性的目的。本技术的实现原理是:将电解池与过滤池之间通过隔板隔离,原水入水口与清水出水口分别设在电解池和过滤池,实现原水入水口与清水出水口隔离,防止原水进入清水出水口;并在所述隔板距离槽底具有一定距离、且低于所述电解单元和所述过滤单元的底部的位置设有电解出水口,原水从原水入水口进入电解池后先与被气泡带到水面上的絮体接触反应,并沿极板表面向下流动后,由于电解池内的污水为下向流,水流方向与电解产生的絮体(出现沉淀现象)的运动方向相同,增加了絮体与污水的接触时间,充分脱氮除磷,而且由于电解出水口距离槽底部还有一定高度,电解产生的絮体被大部分留在电解池内,方便清污操作,而由气浮作用上浮在水面上的絮体被留在电解池内,也不进入沉淀过滤池,不会影响出水水质;在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槽式污水深度净化装置,包括一个反应槽,所述反应槽中设有隔板,将所述反应槽分为电解池和过滤池,并在所述电解池内设置有电解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的槽壁上端分别设有原水入水口和清水出水口,且所述原水入水口和清水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电解池和过滤池一侧;所述隔板上设有电解出水口;所述过滤池中设有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滤筒以及上、下滤板,所述滤筒的下端敞口,用于污水进入,所述上、下滤板上下间隔地固定在所述滤筒的内腔中,所述上滤板的上方形成清水腔,所述上、下滤板与所述滤筒合围的空间形成净化腔,所述净化腔内填充有轻质泡沫滤料;所述清水腔内设有出水堰管,所述出水堰管的外端伸出所述滤筒的侧壁,并密封穿过所述清水出水口;所述电解出水口低于所述电解单元和所述过滤单元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槽式污水深度净化装置,包括一个反应槽,所述反应槽中设有隔板,将所述反应槽分为电解池和过滤池,并在所述电解池内设置有电解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的槽壁上端分别设有原水入水口和清水出水口,且所述原水入水口和清水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电解池和过滤池一侧;所述隔板上设有电解出水口;所述过滤池中设有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滤筒以及上、下滤板,所述滤筒的下端敞口,用于污水进入,所述上、下滤板上下间隔地固定在所述滤筒的内腔中,所述上滤板的上方形成清水腔,所述上、下滤板与所述滤筒合围的空间形成净化腔,所述净化腔内填充有轻质泡沫滤料;所述清水腔内设有出水堰管,所述出水堰管的外端伸出所述滤筒的侧壁,并密封穿过所述清水出水口;所述电解出水口低于所述电解单元和所述过滤单元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式污水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单元包括第一、第二电极板和电源转接盒;所述第一、第二电极板的下部相互平行,上部分别向外侧弯折,二者之间的间隙形成上宽下窄的结构形式;所述电源转接盒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第二接线端子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电极板的上部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槽式污水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接盒还包括穿线管,固定在所述电源转接盒上,电源线穿装在所述穿线管内,且一端分别连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第二接线端子。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华崔涛张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能创新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