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珠螺杆回流组件的定位防尘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739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珠螺杆回流组件的定位防尘机构,其在具有滚动螺槽的滚珠螺杆上套设一内缘具有对应滚动螺槽的螺帽本体,且螺帽本体的滚动螺槽端部形成有一回流孔道,回流孔道上固设有一回流组件;螺帽本体在对应回流组件的外侧形成一道嵌环槽,嵌环槽内嵌设一环状的固定刮刷件;固定刮刷件由一C型的环扣构成,环扣外缘覆设有一具有弹性作用的软质覆层,且软质覆层两侧面所夹的厚度宽于嵌环槽的宽度,使固定刮刷件能固定并紧抵于回流组件侧面;软质覆层内缘形成有一道对应滚珠螺杆滚动螺槽的螺旋刮部,且软质覆层在螺旋刮部一侧缘形成对应滚珠螺杆螺旋壁面与外径的弧形刮缘。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软质覆层的弹性作用将回流组件紧固于螺帽本体内,并兼具防尘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珠螺杆回流组件的定位防尘机构,特别是指一种固定刮刷件能同步紧迫回流组件与除尘的特殊设计,其能解决习知回流组件固定与刮刷的结构过于复杂的问题,并能简化结构。
技术介绍
滚珠螺杆具有极佳的运动性与精准性,其被广泛运用于各种需要精密移位的场所,如各类制造加工机具的鞍座等,同时其也在向微细化与简化结构的方向发展。习用滚珠螺杆主要由一滚珠螺杆与一螺设于其上的螺帽本体所构成,螺帽本体两端分别设有供导引滚珠回流与流出的回流组件,该回流组件利用一固定结构锁固在螺帽本体内,一般以螺栓为主,同时为了避免加工屑、灰尘与杂物等进入螺帽本体内,通常会在两端的回流组件一侧设置刮刷结构,以刮除滚珠螺杆上的灰尘。然而习用结构的零组件较多、且复杂,不仅加工极为不易,且组装也不是很方便,造成加工成本的提高。另外也有其它方式对回流组件进行固定,如图1、图2所示,其主要是在螺帽本体6的内缘形成滚动螺槽61,并在滚动螺槽61两端形成供组设回流组件65的回流孔道62,其特色在于螺帽本体6两端对应回流组件65的外侧形成有一道嵌环槽63,并在嵌环槽63内卡设有一C型扣环7,且嵌环槽63内缘与C型扣环7外缘的两侧壁面分别形成有对应的导斜面64、71(如图2所示),让C型扣环7可紧密嵌合在嵌环槽63内,并进一步压紧回流组件65。如图2所示,上述结构的主要缺点在于C型扣环7受材质与加工精度的限制,其并不能完全压紧回流组件65,会产生一间隙72,使回流组件65可能发生晃动的现象。而且,嵌环槽63与C型扣环7的导斜面64、71也不容易加工,而一旦不设置导斜面64、71,则其固定性会更差。因此该结构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无形间增加了制造与组装的难度。再者,上述结构设计仅在于固定回流组件65,而为了避免杂物或加工时产生的碎屑进入螺套本体6内,螺套本体6两端与对应的滚珠螺杆间仍需另外设计防尘结构,因此整体结构仍未能完全简化。由此可见,上述习用结构仍存在诸多缺点,并不是完善的设计,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珠螺杆回流组件的定位防尘机构,其可简化结构,且易于组装,更可兼具定位与防尘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珠螺杆回流组件的定位防尘机构,其螺帽本体在对应回流组件的外侧形成有一嵌环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珠螺杆回流组件的定位防尘机构,其包括一C型状的环扣,并在环扣外缘覆设有一具弹性作用的软质覆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滚珠螺杆回流组件的定位防尘机构,其在具有滚动螺槽的滚珠螺杆上套设有一内缘具有对应滚动螺槽的螺帽本体,且所述螺帽本体的滚动螺槽端部形成有一回流孔道,所述回流孔道上固设有一回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本体在对应所述回流组件的外侧形成有一道嵌环槽,所述嵌环槽内嵌设有一环状的固定刮刷件;所述固定刮刷件由一C型的环扣构成,所述环扣外缘覆设有一具有弹性作用的软质覆层,且所述软质覆层两侧面所夹的厚度宽于所述嵌环槽的宽度,使所述固定刮刷件能固定并紧抵于所述回流组件侧面;所述软质覆层内缘形成有一道对应所述滚珠螺杆滚动螺槽的螺旋刮部,且所述软质覆层在所述螺旋刮部一侧缘形成对应所述滚珠螺杆螺旋壁面与外径的弧形刮缘。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螺帽本体与所述回流组件间至少有一个与所述固定刮刷件定位。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螺帽本体的嵌环槽在壁面邻近至少形成有一限位孔,所述固定刮刷件则形成有一对应的限位孔,并用限位柱将所述固定刮刷件定位于所述螺帽本体上。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回流组件的外侧面至少形成有一限位柱,所述固定刮刷件上形成有对应的限位孔锁设所述固定刮刷件。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螺帽本体的嵌环槽于壁面邻近至少形成有一具限位柱的限位孔,且所述回流组件的外侧面至少形成有一限位柱,所述固定刮刷件两端分别形成有对应的限位孔,所述固定刮刷件定位于所述螺帽本体与所述回流组件上。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刮刷件的软质覆层选自橡胶。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刮刷件的软质覆层选自塑料。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固定性好本专利技术的扣环外缘覆设有一具弹性的软质覆层,其可吸收加工的尺寸差,故可降低加工精度。软质覆层还可充塞于螺帽本体的嵌环槽内,相对迫紧回流组件,因此可大幅提高其固定性,避免回流组件任意位移或松动。2、具有防尘功能、并可缩短螺帽本体长度本专利技术除了可有效固定回流组件外,同时利用内缘的螺旋刮部与弧形刮缘可相对刮除滚珠螺杆外径与滚动螺槽底面,防止灰尘或杂质进入螺帽本体,达到兼具防尘作用的目的,无需另行设置防尘结构,能缩短螺帽本体的长度。3、简化结构本专利技术单纯以环状的固定刮刷件扣设回流组件,且兼具防尘功能,无需另行设计组装结构,因此有效的简化整体结构,无形间更可使其制造与组装更为容易。4、提高附加价值本专利技术不论是降低加工精度、简化结构或易于制造组装,均可有效的降低成本,因此本专利技术可提高整体的附加价值,增进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习用滚珠螺杆的螺帽本体立体分解视图;图2是图1中C型环扣与螺帽本体的组合关系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滚珠螺杆回流组件固定刮刷件的前视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滚珠螺杆回流组件固定刮刷件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3C为本专利技术滚珠螺杆回流组件固定刮刷件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回流组件设置于螺帽本体的相对关系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回流组件设置于螺帽本体的定位柱的定位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际运用形态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刮刷件与螺帽本体的组成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所达到的功效,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下。如图3A~图3C及图4、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滚珠螺杆回流组件的定位防尘机构,其主要是在滚珠螺杆上形成有一道螺旋状的滚动螺槽,滚珠螺杆还套设有一内缘具对应滚动螺槽11的螺帽本体1,且螺帽本体1的滚动螺槽11其两端分别固设有一回流组件2,供滚珠(图中未示)在滚珠螺杆与螺帽本体1的滚动螺槽11与回流组件2间滚动,达到让滚珠螺杆与螺帽本体1相对滑移的目的,以上所述的结构及动作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且非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所在,容不赘述。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之处,如图4与图6所示,螺帽本体1在两端固设的回流组件2外侧形成有一道嵌环槽12,嵌环槽12在壁面邻近回流组件2处至少形成有一限位柱13,且回流组件2的外侧面也至少形成有一限位柱21,在嵌环槽12内设有一可压紧回流组件2的环状固定刮刷件3。呈环状体的固定刮刷件3由一C型状的环扣31所构成,环扣31外缘包围有一具弹性作用的软质覆层34,软质覆层34选自橡胶、塑料等材质,其中固定刮刷件3的软质覆层34的厚度比螺帽本体1的嵌环槽12的宽度略宽,使固定刮刷件3置入嵌环槽12后,可紧密嵌合于嵌环槽12内。而且,当固定刮刷件3固设于嵌环槽12内时,其恰可以一侧面紧抵于回流组件2的侧面,形成稳固回流组件2的功能。再如图3C与图6所示,固定刮刷件3的软质覆层34内缘形成有一道对应滚珠螺杆的滚动螺槽的螺旋刮部35,并可对应刮刷滚动螺槽,且固定刮刷件3的软质覆层34在螺旋刮部35的一侧缘,形成对应滚珠螺杆的螺旋壁面以及外径的弧形刮缘36,使弧形刮缘36能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珠螺杆回流组件的定位防尘机构,其在具有滚动螺槽的滚珠螺杆上套设有一内缘具有对应滚动螺槽的螺帽本体,且所述螺帽本体的滚动螺槽端部形成有一回流孔道,所述回流孔道上固设有一回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本体在对应所述回流组件的外侧形 成有一道嵌环槽,所述嵌环槽内嵌设有一环状的固定刮刷件;所述固定刮刷件由一C型的环扣构成,所述环扣外缘覆设有一具有弹性作用的软质覆层,且所述软质覆层两侧面所夹的厚度宽于所述嵌环槽的宽度,使所述固定刮刷件能固定并紧抵于所述回流组件侧面; 所述软质覆层内缘形成有一道对应所述滚珠螺杆滚动螺槽的螺旋刮部,且所述软质覆层在所述螺旋刮部一侧缘形成对应所述滚珠螺杆螺旋壁面与外径的弧形刮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弘崧吴文加邹健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