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56151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幕墙施工方法,在主体结构完工后,利用3D扫描技术扫描主体结构,并根据扫描数据逆向建模生成实际主体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幕墙节点构件的建模,并根据幕墙节点构件模型和设计幕墙模型进行幕墙节点构件和幕墙墙板的配料,最后再将幕墙节点构件和幕墙墙板安装在主体结构上,完成幕墙的施工;基于BIM技术,重建与实际结构一致的实际主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幕墙的深化建模和施工,能够缩短幕墙施工周期,提高幕墙施工质量,得到与设计幕墙模型一致的幕墙结构。

A Curtain Wall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幕墙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幕墙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幕墙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建筑师对建筑外型的设计也越来越灵活,常规的二维施工方式在无规则异形曲面幕墙的施工中也越来越“捉襟见肘”,随着BIM(建筑信息模型)行业和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越多越多的工程通过使用BIM技术,来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幕墙工程作为建筑物的外立面,其所有构件均在建筑主体结构上进行安装,主体结构模型和实际结构的误差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幕墙的安装。目前扭曲面幕墙(无规则异形曲面幕墙)的施工质量受制于主体结构的混凝土的成型质量,采用测量放线方式调整幕墙的安装,不仅工作量大,操作繁琐,工期较长,且容易出现误差,导致返工,进一步延误工期。因此如何解决幕墙施工周期长、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幕墙施工方法,能够缩短幕墙施工周期,提高幕墙施工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幕墙施工方法,包括:S1:使用3D扫描仪扫描主体结构;S2:根据扫描数据逆向建模,生成实际主体模型;S3:根据所述实际主体模型和已进行幕墙表皮分格处理的设计幕墙模型进行幕墙节点构件的建模,生成幕墙节点构件模型;S4:根据所述幕墙节点构件模型和所述设计幕墙模型进行所述幕墙节点构件和幕墙墙板的配料;S5:在所述主体结构上安装所述幕墙节点构件和所述幕墙墙板。优选地,在S1之前还包括:设置测量基准点;通过全站仪进行测量基准点闭合复查,并在主体结构上粘贴反射片,测定反射片坐标值并加以编号,以用于不同扫描站点的扫描数据合并。优选地,在根据扫描数据逆向建模前,对扫描数据进行噪点处理。优选地,所述幕墙节点构件包括龙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龙骨和所述主体结构的连接件,在进行所述龙骨的建模过程中,对所述龙骨进行碰撞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对所述龙骨进行节点优化。优选地,在进行所述幕墙节点构件的建模过程中,调整幕墙表皮分格连接处。优选地,利用全站仪在所述主体结构上进行所述幕墙节点构件和所述幕墙墙板的三维安装。优选地,还包括:对所述幕墙节点构件和所述幕墙墙板进行安装检查。优选地,在S2和S3之间还包括:根据所述实际主体模型,在设计幕墙模型上进行幕墙表皮建模分格处理。优选地,所述幕墙为扭曲面幕墙,在进行幕墙表皮建模分格处理时模拟相邻所述幕墙墙板的错缝值,并根据错缝值选取幕墙表皮分格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幕墙施工方法,在主体结构完工后,利用3D扫描技术扫描主体结构,并根据扫描数据逆向建模生成实际主体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幕墙节点构件的建模,并根据幕墙节点构件模型和设计幕墙模型进行幕墙节点构件和幕墙墙板的配料,最后再将幕墙节点构件和幕墙墙板安装在主体结构上,完成幕墙的施工;基于BIM技术,重建与实际结构一致的实际主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幕墙的深化建模和施工,能够缩短幕墙施工周期,提高幕墙施工质量,得到与设计幕墙模型一致的幕墙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幕墙施工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幕墙施工方法,能够缩短幕墙施工周期,提高幕墙施工质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幕墙施工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幕墙施工方法,包括:S1:使用3D扫描仪扫描主体结构。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施工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工程施工前应熟悉审查图纸,做好轴线、标高交接记录,核心是做好测量基准点(即3D扫描基准点)坐标移交,其关系到3D扫描的精度以及后期施工定位的准确度;另外,工程施工前应组织分析与幕墙相关联的主体结构,从而确定3D扫描的目标,并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与幕墙施工要点确定3D扫描专项方案。在开始进行扫描操作前,先清理影响主体结构3D扫描的阻挡物,以为3D扫描提供条件;然后通过全站仪进行测量基准点闭合复查,闭合误差应控制在2mm以内,并在主体结构上粘贴反射片,测定反射片坐标值并加以编号,以用于不同扫描站点的点云数据合并工作。S2:根据扫描数据逆向建模,生成实际主体模型。使用3D扫描仪对主体结构进行扫描测量,能够获取主体结构表面大量点的三维坐标集合,即点云数据,利用点云数据建立主体结构的三维点云模型,并进一步生成与实际结构一致的实际主体模型。由于逆向建模的精度与后期幕墙深化模型的精度正相关,因此在根据扫描数据逆向建模前,优选先对扫描数据进行噪点(多余与主体结构无关的点)处理。具体地,处理主体结构表面的点云数据时,先进行轴网与三维点云模型的匹配,使点云模型与实际主体模型相关联起来,并多次复核,确认无误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需要说明的是,轴网指的是理论主体结构轴线;三维点云模型由一个个扫描点组成,这些扫描点组成了实际主体模型的面。进一步地,确定与幕墙构件直接关联的主体结构,分析这些主体结构的特性,从而确定逆向建模的目标与重点。例如,钢结构上的一字板是与幕墙直接相关的构件,一字板的特性为每块板为线性,相邻板错位,逆向时就需每块板单独建立;具体可以先根据点云数据分析出一字板的8个角点,然后角点连线,确定一字板的12条边。最后确定一字板的6个面。采用这种“以点布线建面”的方式,最大程度上使实际结构与逆向模型吻合。其他位置的逆向也采用类似的方式完成,最主要的是找到主体结构的特性,采用“以点布线建面”的逆向建模方法,该方法基本适用于所有的幕墙工程。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3D扫描仪对主体结构扫描后,可以将点云数据导出至理论主体模型中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幕墙的节点调节余量来判断是否需要逆向建模即重新修建主体结构模型,由于主体结构的误差通常都比较大,因此一般均通过逆向建模来消除主体结构的施工误差,进而保证幕墙的施工精度。S3:根据实际主体模型和已进行幕墙表皮建模分格处理的设计幕墙模型进行幕墙节点构件的建模,生成幕墙节点构件模型。具体操作时,可以将实际主体模型和设计幕墙模型进行组合,然后根据组合模型和施工图进行幕墙节点构件的建模。另外,在幕墙节点构件模型完成后,实际主体模型、幕墙节点构件模型和设计幕墙模型进行定位组合,能够生成建筑模型,后续施工时可参考该建筑模型进行安装操作和定位检查。幕墙节点构件具体包括龙骨以及用于连接龙骨和主体结构的连接件,逆向建模时,先进行龙骨的建模,再进行连接件的建模。在扭曲面幕墙中,幕墙龙骨通常是采用节点设计,在复杂交接的位置很容易发生龙骨的碰撞,在进行龙骨的建模过程中,应细心检查是否有龙骨碰撞情况,如有,应在模型中对龙骨进行优化。龙骨完成后,根据施工图进行连接件的建模。在连接件建模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下列三点,考虑是否需要对连接件进行深化分析:一是设计节点是以理论模型为依据,而连接件安装是以实际模型为准,主体结构的偏差,可能导致连接件无法安装;二是连接件建模时通常需要考虑安装的便利性及施工误差带来影响性,在调节余量的时应充分考虑;三是外露的连接件应简洁美观,符合设计要求。例如海峡文化艺术中心幕墙工程在进行陶棍连接件建模时,旧连接件在安装时需调节8个螺栓,同时通过BIM分析,它的角度调节范围无法满足双曲异形幕墙的曲率变化,因此对它进行了优化,在角度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幕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使用3D扫描仪扫描主体结构;S2:根据扫描数据逆向建模,生成实际主体模型;S3:根据所述实际主体模型和已进行幕墙表皮分格处理的设计幕墙模型进行幕墙节点构件的建模,生成幕墙节点构件模型;S4:根据所述幕墙节点构件模型和所述设计幕墙模型进行所述幕墙节点构件和幕墙墙板的配料;S5:在所述主体结构上安装所述幕墙节点构件和所述幕墙墙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幕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使用3D扫描仪扫描主体结构;S2:根据扫描数据逆向建模,生成实际主体模型;S3:根据所述实际主体模型和已进行幕墙表皮分格处理的设计幕墙模型进行幕墙节点构件的建模,生成幕墙节点构件模型;S4:根据所述幕墙节点构件模型和所述设计幕墙模型进行所述幕墙节点构件和幕墙墙板的配料;S5:在所述主体结构上安装所述幕墙节点构件和所述幕墙墙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之前还包括:设置测量基准点;通过全站仪进行测量基准点闭合复查,并在主体结构上粘贴反射片,测定反射片坐标值并加以编号,以用于不同扫描站点的扫描数据合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扫描数据逆向建模前,对扫描数据进行噪点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节点构件包括龙骨以及用于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强黄新友张登文刘国振孙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