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液病人专用腹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606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渗液病人专用腹带,包括腹带主体、搭扣组件、创口贴合层、吸水层、加压层、引流口、引流管以及储液袋,搭扣组件固定设在腹带主体左右两端面上,搭扣组件的自由端活动连接,创口贴合层设在腹带主体的内部,加压层设在腹带主体的外部,创口贴合层的表面上设有透气通孔,透气通孔上设有引流管固定装置,引流管固定装置上插设有引流管,引流管通过设在腹带主体表面上的引流口与储液袋相连,储液袋固定在所述腹带主体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了伤口交叉污染,降低了伤口感染的机会,减轻了医疗护理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A special abdominal band for patients with exu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渗液病人专用腹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渗液病人专用腹带。
技术介绍
临床上,胸水、腹水和心包积液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尤其对于恶性肿瘤患者,顽固性积液更为多见。通常采用穿刺引流术进行处理,穿刺引流术的全称为经皮穿刺引流术,即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和引流导管等器材,对人体管道、体腔或器官组织内的病理性积液、血肿、脓肿、胆汁、胰液或尿液等体液淤积进行穿刺抽吸、引流,达到减压和治疗的目的。穿刺引流术存在引流时间长,穿刺口处比较容易发生渗漏的缺陷,然而这些渗液多为碱性粘液,pH值为7.6-8.4之间,当穿刺口处的皮肤被渗液长时间侵泡,极易导致穿刺口处的皮肤发生溃烂,渗液指从患者伤口处渗漏出来的液体。尤其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如果引流口混有胆汁,会对皮肤造成持续的刺激,导致皮肤糜烂溃疡,增加患者的痛苦,延迟愈合时间,增加医疗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和家属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腹带具有预防腹部的寒冷并有支撑腹部的作用,即有在腹部上缠绕的布带状的围腰形腹带,也有具有伸缩性的将腹部完全裹住的筒状腹带;其对腹部起束紧、固定作用,日常生活中常被用于女性收腹塑身。而医用腹带在医疗过程中的使用非常普遍,例如,腹部手术后固定伤口使用的手术腹带、产妇使用的腹带等。目前,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需要医用腹带固定伤口,可减轻切口张力,减轻疼痛。现有的传统腹带只能起到固定和支撑腹部的作用,但术后切口出血、渗液是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传统腹带由于屏障作用,导致渗血、渗液不易被发现,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增加了伤口感染的风险,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渗液病人专用腹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渗液病人专用腹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操作繁琐,舒适感较差,容易造成交叉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渗液病人专用腹带,包括腹带主体、搭扣组件、创口贴合层、吸水层、加压层、引流口、引流管以及储液袋,所述搭扣组件固定设在所述腹带主体左右两端面上,所述搭扣组件的自由端活动连接,所述创口贴合层设在所述腹带主体的内部,所述加压层设在所述腹带主体的外部,所述创口贴合层的表面上设有透气通孔,所述透气通孔上设有引流管固定装置,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上插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通过设在所述腹带主体表面上的引流口与所述储液袋相连,所述储液袋固定在所述腹带主体的一侧。优选的,所述搭扣组件包括搭扣和扣板,所述搭扣和所述扣板相匹配,所述搭扣数量为两排,两排所述搭扣呈平行排列,两排所述搭扣之间距离相同,所述搭扣与所述扣板呈相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创口贴合层的外侧表面上设有吸水层,所述吸水层内部填充有除味竹炭,所述的吸水层为吸水无纺布层。优选的,所述创口贴合层的表面上设有若干圆形透气孔,若干所述圆形透气孔呈矩阵排列,所述创口贴合层、所述吸水层以及所述加压层各自为独立的个体层,所述创口贴合层、所述吸水层以及所述加压层依次排列。优选的,所述腹带主体上下两侧面上设有横向伸缩的牛筋带。优选的,所述加压层内设有若干加压球囊,若干所述加压球囊环绕分布在所述加压层内。优选的,所述腹带主体一侧还设有托袋,所述托袋大小大于所述储液袋的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腹带通过多组搭扣和扣板实现合围,可以通过调节搭扣和扣板的组合来调节腹带的长短,调节到最佳位置,在保证创口压力的同时,又不会对患者造成束缚,舒适感较强。创口贴合层、吸水层以及加压层,独立设计的三个层方便使用,创口贴合层上若干圆形透气孔的设计可以保证透气性,吸水层可以有效的保证干燥性,加压层可以达到对创口压制的作用,引流管以及储液袋的设置避免了伤口交叉污染,降低了伤口感染的机会,减轻了医疗护理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技术腹带主体的两端设置有相对应的搭扣组件,搭扣组件包括搭扣和扣板,腹带主体两端通过搭扣和扣板相扣合实现合围。同时还可通过调节搭扣以及扣板的组合来调节腹带的长短,使腹带获得松紧,调节到最佳位置,在保证压力的同时,又不会对患者造成束缚,舒适感较强。(3)本技术在所述吸水层内设有除味竹炭,在保证吸水效果的同时,还能出去因为渗液造成的异味。(4)本技术包括创口贴合层、吸水层以及加压层,独立设计的三个层方便使用,创口贴合层上若干圆形透气孔的设计可以保证透气性,吸水层可以有效的保证干燥性,加压层可以达到对创口压制的作用。(5)本技术在腹带的上下两端设有横向伸缩的牛筋带,可以保证腹带主体上下两端的约束力,增加了腹带佩戴时的稳固性,使得整个腹带的包裹性更佳。(6)本技术在加压层内有环绕分布的球囊,保证了对创口的压制性,有利于伤口愈合。(7)本技术在腹带的一端设有托袋,托袋用于放置储液袋,使得储液袋不至于暴露在外部,给患者提供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渗液病人专用腹带,包括腹带主体1、搭扣组件2、创口贴合层3、吸水层4、加压层5、引流口6、引流管7以及储液袋8,所述搭扣组件2固定设在所述腹带主体1左右两端面上,所述搭扣组件2的自由端活动连接,所述搭扣组件2包括搭扣21和扣板22,所述搭扣21和所述扣板22相匹配,所述搭扣21数量为两排,两排所述搭扣21呈平行排列,两排所述搭扣21之间距离相同,所述搭扣21与所述扣板22呈相对应设置。所述创口贴合层3设在所述腹带主体1的内部,所述创口贴合层3的外侧表面上设有吸水层4,所述吸水层4内部填充有除味竹炭,所述的吸水层4为吸水无纺布层。所述加压层5设在所述腹带主体1的外部,所述加压层5内设有若干加压球囊51,若干所述加压球囊51环绕分布在所述加压层内。所述创口贴合层3、所述吸水层4以及所述加压层5各自为独立的个体层,所述创口贴合层4、所述吸水层4以及所述加压层5依次排列。所述创口贴合层3的表面上设有透气通孔31,所述透气通孔31上设有引流管固定装置31a,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31a上插设有引流管7,所述引流管7通过设在所述腹带主体1表面上的引流口6与所述储液袋8相连,所述储液袋8固定在所述腹带主体1的一侧。所述腹带主体1一侧还设有托袋9,所述托袋9大小大于所述储液袋8的大小。所述腹带主体1上下两侧面上设有横向伸缩的牛筋带10。本技术具体使用方法:通过腹带两端设置的搭扣组件来实现合围,佩戴在腹部,可以通过调节搭扣和扣板的组合来调节腹带的长短,调节到最佳位置,在保证创口压力的同时,又不会对患者造成束缚,舒适感较强。创口贴合层、吸水层以及加压层,独立设计的三个层方便使用,创口贴合层上若干圆形透气孔的设计可以保证透气性,吸水层可以有效的保证干燥性,加压层可以达到对创口压制的作用,引流管以及储液袋的设置避免了伤口交叉污染,降低了伤口感染的机会,减轻了医疗护理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尽管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渗液病人专用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腹带主体、搭扣组件、创口贴合层、吸水层、加压层、引流口、引流管以及储液袋,所述搭扣组件固定设在所述腹带主体左右两端面上,所述搭扣组件的自由端活动连接,所述创口贴合层设在所述腹带主体的内部,所述加压层设在所述腹带主体的外部,所述创口贴合层的表面上设有透气通孔,所述透气通孔上设有引流管固定装置,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上插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通过设在所述腹带主体表面上的引流口与所述储液袋相连,所述储液袋固定在所述腹带主体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渗液病人专用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腹带主体、搭扣组件、创口贴合层、吸水层、加压层、引流口、引流管以及储液袋,所述搭扣组件固定设在所述腹带主体左右两端面上,所述搭扣组件的自由端活动连接,所述创口贴合层设在所述腹带主体的内部,所述加压层设在所述腹带主体的外部,所述创口贴合层的表面上设有透气通孔,所述透气通孔上设有引流管固定装置,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上插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通过设在所述腹带主体表面上的引流口与所述储液袋相连,所述储液袋固定在所述腹带主体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液病人专用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组件包括搭扣和扣板,所述搭扣和所述扣板相匹配,所述搭扣数量为两排,两排所述搭扣呈平行排列,两排所述搭扣之间距离相同,所述搭扣与所述扣板呈相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冒颖婕陈玲帅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