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部外科整形手术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5589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面部外科整形手术辅助装置,上弧形压板位于下弧形托板正上方,该上弧形压板上表面的中心处竖直固设有一根连接螺杆,该连接螺杆穿过连接柱上的螺杆过孔,且连接柱上、下方的连接螺杆上均套装有锁紧螺母;所述下弧形托板上方设有两个脸部辅助定位组件,这两个脸部辅助定位组件关于下弧形托板的轴心线对称设置。本案采用连接螺杆+锁紧螺母压紧病人头顶,压紧方便、可靠,压紧力合适,能有效克服现有技术采用压紧气缸易压伤病人的缺陷。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Facial Plastic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部外科整形手术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涉及一种面部外科整形手术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面部整形是通过美容手术来修整、重塑脸型的有效手段,和谐的面部轮廓不仅是美丽面庞的基础,更能衬托出人的整体气质。据医书记载,很多人由于天生原因,脸部骨骼宽大,面部轮廓硬朗严峻,对于这些人来说,可以通过面部整形拥有一张精致小巧的面庞。在面部整形外科手术中,需要十分细微的操作,因此对病人头部的固定要求十分高,现有的固定办法只是简单地头托固定,因此病人的头部还是具有活动空间,对于整形手术十分不利。中国专利201720291937.8公开了一种面部外科整形手术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支柱、第二调节支柱,在所述的第一调节支柱下端设置有第一垫板,在所述的第二调节支柱下端设置有第二垫板,在所述的第一调节支柱和第二调节支柱上端安装有头下部弧形托板。在所述的头下部弧形托板左端上侧设置有第一梯形凸台,在所述的第一梯形凸台上加工有第一螺纹孔,在所述的第一螺纹孔中安装有第一螺纹杆,在所述的第一螺纹杆一端安装有第一调节柄,在所述的第一螺纹杆另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保护件。在所述的头下部弧形托板右端上侧设置有第二梯形凸台,在所述的第二梯形凸台上加工有第二螺纹孔,在所述的第二螺纹孔中安装有第二螺纹杆,在所述的第二螺纹杆一端安装有第二调节柄,在所述的第二螺纹杆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固定保护件。在所述的第一梯形凸台上端安装有第一支撑杆,在所述的第二梯形凸台上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杆,在所述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安装有横向板,在所述的横向板下端中间位置安装有伸缩调节气缸,并在所述的伸缩调节气缸下端安装有头上部弧形压板。上述专利存在如下问题:1、部件繁多,结构复杂。2、通过伸缩调节气缸安装头上部弧形压板,压紧力大,对病人头部可能造成伤害。3、两侧还设有定位部件,这样虽然能对脸的两侧辅助定位,但是结构复杂,并且定位后不利于手术的进行,还需要手动调节,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面部外科整形手术辅助装置,欲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面部外科整形手术辅助装置,包括下弧形托板和上弧形压板,其中下弧形托板底部的两侧对称设有高度调节组件,该下弧形托板两侧的上端对称固定有一根立柱,这两根立柱之间通过一根连接柱刚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形压板位于下弧形托板正上方,该上弧形压板上表面的中心处竖直固设有一根连接螺杆,该连接螺杆穿过连接柱上的螺杆过孔,且连接柱上、下方的连接螺杆上均套装有锁紧螺母;所述下弧形托板上方设有两个脸部辅助定位组件,这两个脸部辅助定位组件关于下弧形托板的轴心线对称设置;每个脸部辅助定位组件包括侧压板和弹簧,其中侧压板为倾斜板,两个脸部辅助定位组件的侧压板组成倒“八”字形结构;所述侧压板的背面与伸缩矩管一端固定,该伸缩矩管另一端封口,并与矩管的内腔滑动配合,该矩管水平固定在所述下弧形托板和立柱的连接处;所述弹簧位于矩管内,该弹簧的一端与伸缩矩管封口的一端抵接,弹簧的另一端与下弧形托板和立柱的连接处抵接。使用时,先通过高度调节组件微调下弧形托板1的高度位置,从而将下弧形托板1调水平,病人的下巴靠着两块侧压板7,这两块侧压板7在头部的重力作用下向两侧移动,且病人的下巴同时向下移动;当病人的下巴与下弧形托板1顶部接触后,两块侧压板7停止向两侧移动,两块侧压板7会在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压紧病人的脸颊下部,下巴由下弧形托板1托住;再旋转锁紧螺母,待上弧形压板4压紧病人的头顶后,旋转两个锁紧螺母,从而保证压紧状态,这样就能将病人的头部固定,并且进行中心定位。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案采用连接螺杆+锁紧螺母压紧病人头顶,压紧方便、可靠,压紧力合适,能有效克服现有技术采用压紧气缸易压伤病人的缺陷;同时,采用脸部辅助定位组件能实现自动辅助定位和压紧,不需要人工定位,同时本案对脸的下部自动辅助定位,便于对脸部进行外科整形手术,且本案结构简单,对现有技术改动较小,易于实施,操作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为了便于实施和使用,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由支撑螺柱和调节柱组成,其中支撑螺柱上端与下弧形托板底部固定,支撑螺柱下部与所述调节柱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为了实现缓冲,所述下弧形托板和上弧形压板的相对面分别覆盖有第一缓冲垫,两块侧压板的相对面分别覆盖有第二缓冲垫。有益效果:本案采用连接螺杆+锁紧螺母压紧病人头顶,压紧方便、可靠,压紧力合适,能有效克服现有技术采用压紧气缸易压伤病人的缺陷;同时,采用脸部辅助定位组件能实现自动辅助定位和压紧,不需要人工定位,同时本案对脸的下部自动辅助定位,便于对脸部进行外科整形手术,且本案结构简单,对现有技术改动较小,易于实施,操作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面部外科整形手术辅助装置,包括下弧形托板1和上弧形压板4,其中下弧形托板1底部的两侧对称设有高度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由支撑螺柱11和调节柱12组成,其中支撑螺柱11上端与下弧形托板1底部固定,支撑螺柱11下部与所述调节柱12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调节调节柱12,可以微调下弧形托板1及本装置两侧的高度,从而调整本装置的水平位置。下弧形托板1两侧的上端对称固定有一根立柱2,这两根立柱2之间通过一根连接柱3刚性连接。上弧形压板4位于下弧形托板1正上方,上弧形压板4和下弧形托板1的弧顶相互远离。上弧形压板4上表面的中心处竖直固设有一根连接螺杆5,该连接螺杆穿过连接柱3上的螺杆过孔,且连接柱3上、下方的连接螺杆5上均套装有锁紧螺母6。待上弧形压板4压紧病人的头顶后,调节两个锁紧螺母6,从而使上弧形压板4保持锁紧状态。为了实现缓冲,避免刚性接触,下弧形托板1和上弧形压板4的相对面分别覆盖有第一缓冲垫13。如图1所示,所述下弧形托板1上方设有两个脸部辅助定位组件,这两个脸部辅助定位组件关于下弧形托板1的轴心线对称设置。每个脸部辅助定位组件包括侧压板7和弹簧10,其中侧压板7为倾斜板,两个脸部辅助定位组件的侧压板7组成倒“八”字形结构,即两块侧压板7的上端相互远离,两块侧压板7的下端相互靠近。未使用时,两块侧压板7的下端接触,此时两块侧压板7组成“V”字形结构,这样就能使两块侧压板7相互限位,也便于使用时对病人的脸部进行中心辅助定位。所述侧压板7的背面与伸缩矩管8一端固定,该伸缩矩管8的另一端封口,并与矩管9的内腔滑动配合,该矩管水平固定在所述下弧形托板1和立柱2的连接处。所述弹簧10位于矩管9内,该弹簧9的一端与伸缩矩管8封口的一端抵接,弹簧10的另一端与下弧形托板1和立柱2的连接处抵接。两块侧压板7的相对面分别覆盖有第二缓冲垫1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部外科整形手术辅助装置,包括下弧形托板和上弧形压板,其中下弧形托板底部的两侧对称设有高度调节组件,该下弧形托板两侧的上端对称固定有一根立柱,这两根立柱之间通过一根连接柱刚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形压板位于下弧形托板正上方,该上弧形压板上表面的中心处竖直固设有一根连接螺杆,该连接螺杆穿过连接柱上的螺杆过孔,且连接柱上、下方的连接螺杆上均套装有锁紧螺母;所述下弧形托板上方设有两个脸部辅助定位组件,这两个脸部辅助定位组件关于下弧形托板的轴心线对称设置;每个脸部辅助定位组件包括侧压板和弹簧,其中侧压板为倾斜板,两个脸部辅助定位组件的侧压板组成倒“八”字形结构;所述侧压板的背面与伸缩矩管一端固定,该伸缩矩管另一端封口,并与矩管的内腔滑动配合,该矩管水平固定在所述下弧形托板和立柱的连接处;所述弹簧位于矩管内,该弹簧的一端与伸缩矩管封口的一端抵接,弹簧的另一端与下弧形托板和立柱的连接处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部外科整形手术辅助装置,包括下弧形托板和上弧形压板,其中下弧形托板底部的两侧对称设有高度调节组件,该下弧形托板两侧的上端对称固定有一根立柱,这两根立柱之间通过一根连接柱刚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形压板位于下弧形托板正上方,该上弧形压板上表面的中心处竖直固设有一根连接螺杆,该连接螺杆穿过连接柱上的螺杆过孔,且连接柱上、下方的连接螺杆上均套装有锁紧螺母;所述下弧形托板上方设有两个脸部辅助定位组件,这两个脸部辅助定位组件关于下弧形托板的轴心线对称设置;每个脸部辅助定位组件包括侧压板和弹簧,其中侧压板为倾斜板,两个脸部辅助定位组件的侧压板组成倒“八”字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丹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