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客厅沙发,包括座椅和躺椅,所述躺椅布置在座椅的一侧,所述躺椅上间隔分布有两个水平设置的榫头,榫头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座椅中空设置,侧壁上开设有供榫头穿入的过孔,所述座椅内部设置有与榫头卡接配合的卡固件,卡固件位于过孔的上方;所述卡固件包括水平布置的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中滑移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间隔固接有两个限位块,所述连接杆一端能够穿出座椅,并设置有施力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沙发组合后的稳定性,使沙发正常使用。
A Composite Living Room Sof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客厅沙发
本技术涉及家具产品
,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客厅沙发。
技术介绍
沙发一种装有软垫的多座位椅子,是现代家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布艺沙发使用频率最高,布艺沙发是以编织品为布料做的沙发。布料一般手感柔软、图案丰富,因而此类沙发便具有线条圆润、坐卧自如、造型新颖、款式多样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居家、办公场所。但是由于沙发占有空间较大,而现有的城市家庭,实际使用空间有限,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依据使用条件改变大小及用途的沙发,因而组合式沙发应运而生。传统的组合式沙发通常采用一体化设计或者拆分结构设计:其中一体化设计的沙发借助机械轨道实现沙发空间的扩展,该类结构通常占用较大空间,难以单独分拆使用,因而通常用于较大空间的客厅环境;而拆分结构则能够随意组合,在客厅空间较小时更加适用,但是这类沙发在组合后,由于彼此之间的连接不牢固,容易造成松动偏移,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客厅沙发,它能够提高沙发组合后的稳定性,使沙发正常使用。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组合式客厅沙发,包括座椅和躺椅,所述躺椅布置在座椅的一侧,所述躺椅上间隔分布有两个水平设置的榫头,榫头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座椅中空设置,侧壁上开设有供榫头穿入的过孔,所述座椅内部设置有与榫头卡接配合的卡固件,卡固件位于过孔的上方;所述卡固件包括水平布置的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中滑移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间隔固接有两个限位块,所述连接杆一端能够穿出座椅,并设置有施力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躺椅与座椅连接时,将榫头与底座的过孔对应,然后推动躺椅,使榫头逐渐通过过孔伸入到底座内,当限位块与卡接槽的位置对应后,推动连接杆,使限位块滑入到卡接槽中,与卡接槽卡接配合对榫头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其从底座中脱出,以此实现了躺椅与座椅的稳固连接,保证组合式客厅沙发使用时的稳定性。将座椅和躺椅进行拆分时,手动拉动连接杆将限位块从榫头中拔出,再反向推动躺椅即可,整个过程快捷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上间隔分布有两个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导向套筒的轴向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与导向套筒配合缩短连接杆的滑动行程,以便将限位块更快速的滑入到卡接槽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环与导向套筒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位于导向套筒背离施力环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弹簧的弹力推动限位环,从而为连接杆和限位块提供持续的顶紧力,使限位块在不受外力的影响下一直与榫头卡接配合,保证躺椅与座椅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座椅包括内部中空的底座和固接在底座上的靠背,所述底座上、与连接杆相对的一侧开设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上铰接有将其开启或封闭的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绕铰接端进行转动,从而实现让位孔的开启或封闭,保证了座椅整体外形的完整度,使座椅更富有美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与施力环之间固接有拉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外打开挡板时,通过拉绳拉动连接杆,使连接杆向底座的外部移动,从而使限位块与榫头错位。放开挡板后,通过压缩弹簧的弹力使连接杆转动复位,通过拉绳使得挡板自动盖设在让位孔上,减少手动复位的过程,使拆装过程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上端滑移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设置有软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承重板,使底座打开开口,方便对底座内部的卡固件进行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靠背上通过拉链可拆卸连接有靠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靠垫既提高沙发靠坐时的舒适度,也方便靠垫拆洗,保持清洁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躺椅的一侧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与躺椅圆弧过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扶手与躺椅之间从上至下圆弧过渡,既增加了躺椅的美感,还使得人们斜躺在躺椅上后更加舒适。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躺椅上设置榫头,在座椅上设置卡固件,两者卡接配合实现躺椅与座椅的稳固连接,从而保证组合式客厅沙发使用时的稳定性;2、通过在座椅的靠背上可拆卸连接靠垫,既提高沙发靠坐时的舒适度,也方便靠垫拆洗,保持清洁度。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卡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的座椅与躺椅配合状态示意图。图中,1、座椅;11、底座;12、靠背;13、承重板;14、滑块;15、滑槽;16、过孔;17、让位孔;2、躺椅;21、扶手;3、靠垫;4、榫头;41、卡接槽;5、卡固件;51、导向套筒;52、连接杆;53、限位块;54、施力环;55、限位环;56、压缩弹簧;6、挡板;7、拉绳;8、拉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组合式客厅沙发,如图1所示,包括座椅1和布置在座椅1一侧的躺椅2,座椅1与躺椅2之间设置有使两者稳固连接的连接结构,以防止座椅1和躺椅2发生偏移,产生间隙。如图1、图2所示,座椅1包括底座11和靠背12,底座11为内部中空、顶部敞口的矩形盒状结构,底座11上盖设有承重板13,承重板13的上表面设置有软垫,下表面的边角处均固接有倒置的T形滑块14。底座11的上端面上,与滑块14相对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一段滑槽15,滑槽15沿底座11的长度方向分布,滑块14滑动设置在滑槽15内,两者配合使承重板13与底座11滑移连接,从而使底座11的顶部能够打开一段开口。靠背12固接在底座11一侧,并通过拉链8连接有若干靠垫3(参照图3),既提高沙发靠坐时的舒适度,也方便靠垫3拆洗,保持清洁度。如图3所示,躺椅2位于座椅1宽度的一侧,使组合式客厅沙发整体呈L形,躺椅2上也设置有靠背12,并在远离座椅1的一侧设置有扶手21,扶手21与躺椅2之间从上至下圆弧过渡,这样既增加了躺椅2的美感,还使得人们斜躺在躺椅2上后更加舒适。座椅1和躺椅2之间的连接结构具体如图1所示,躺椅2面向座椅1的一侧间隔固定有两个水平设置的榫头4,两个榫头4的同一侧端均竖直贯穿有卡接槽41;相应的,座椅1的底座11上开设有两个供榫头4穿入其内部的过孔16,底座11的内部、位于过孔16的上方设置有一组卡固件5,卡固件5与其下方的榫头4卡接配合,以使座椅1和躺椅2稳固连接。如图2所示,卡固件5包括水平固接在底座11内壁上的导向套筒51,导向套筒51内滑移连接有连接杆52,连接杆52上间隔固定有两个限位块53,限位块53的尺寸与卡接槽41的尺寸适配,使限位块53能够刚好嵌合在卡接槽41中。座椅1的底座11上、与连接杆52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让位孔17,使连接杆52的端部能够穿出底座11,并在该端部上固接有施力环54,通过施力环54移动连接杆52,进而调节限位块53在底座11内的位置。躺椅2与座椅1连接时,将榫头4与底座11的过孔16对应,然后推动躺椅2,使榫头4逐渐通过过孔16伸入到底座11内,当限位块53与卡接槽41的位置对应后,推动连接杆52,使限位块53滑入到卡接槽41中,与卡接槽41卡接配合对榫头4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其从底座11中脱出,以此实现了躺椅2与座椅1的稳固连接,保证组合式客厅沙发使用时的稳定性。将座椅1和躺椅2进行拆分时,手动拉动连接杆52将限位块53从榫头4中拔出,再反向推动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客厅沙发,包括座椅(1)和躺椅(2),所述躺椅(2)布置在座椅(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椅(2)上间隔分布有两个水平设置的榫头(4),榫头(4)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41),所述座椅(1)中空设置,侧壁上开设有供榫头(4)穿入的过孔(16),所述座椅(1)内部设置有与榫头(4)卡接配合的卡固件(5),卡固件(5)位于过孔(16)的上方;所述卡固件(5)包括水平布置的导向套筒(51),所述导向套筒(51)中滑移连接有连接杆(52),连接杆(52)上间隔固接有两个限位块(53),所述连接杆(52)一端能够穿出座椅(1),并设置有施力环(5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客厅沙发,包括座椅(1)和躺椅(2),所述躺椅(2)布置在座椅(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椅(2)上间隔分布有两个水平设置的榫头(4),榫头(4)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41),所述座椅(1)中空设置,侧壁上开设有供榫头(4)穿入的过孔(16),所述座椅(1)内部设置有与榫头(4)卡接配合的卡固件(5),卡固件(5)位于过孔(16)的上方;所述卡固件(5)包括水平布置的导向套筒(51),所述导向套筒(51)中滑移连接有连接杆(52),连接杆(52)上间隔固接有两个限位块(53),所述连接杆(52)一端能够穿出座椅(1),并设置有施力环(5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客厅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2)上间隔分布有两个限位环(55),所述限位环(55)位于导向套筒(51)的轴向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客厅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55)与导向套筒(51)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印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非同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