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齿轮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5405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组(1),包括太阳轮(30);位于太阳轮(30)周围并与太阳轮(30)啮合的行星齿轮(20);以及位于行星齿轮(20)的外侧并与行星齿轮(20)啮合的齿圈(40)。每个行星齿轮(20)都在其外表面上具有多个齿(291)。每个齿(291)都在该齿(291)的相对侧上具有第一齿表面和第二齿表面,其可以接触太阳轮和齿圈的齿表面。第一齿表面距相应的基准表面的偏差不同于第二齿表面距相应的基准表面的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一般地涉及,更具体而言,涉及安装在车辆中的。
技术介绍
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JP-A-02-278044中描述了传统类型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JP-A-02-278044描述了其重心与其中点不一致的行星齿轮。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JP-A-09-32891描述了一种用于组装拉威挪(Ravigneaux)式行星齿轮组的方法,其中通过使用行星轮架凸起部分以及应用于行星齿轮上的标记来将行星齿轮布置在正确的方位上。但是,即使利用如上述公开中任一个所述的技术,仍不能充分的实现加速期间所需的特征和减速期间所需的特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根据车辆是正在加速还是正在减速而改变的需求的行星齿轮组及制造这种行星齿轮组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行星齿轮组,包括太阳轮;位于所述太阳轮周围并与所述太阳轮啮合的行星齿轮;以及位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侧并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的齿圈。每个所述行星齿轮都在其外表面上具有多个齿。每个所述齿都在所述齿的相对侧上具有第一齿表面和第二齿表面,其可以接触所述太阳轮和所述齿圈的齿表面。所述第一齿表面距基准表面的偏差不同于所述第二齿表面距基准表面的偏差。在这样构造的行星齿轮组中,因为第一齿表面距基准表面的偏差不同于第二齿表面距基准表面的偏差,所以可以互相独立地设定第一齿表面和第二齿表面的特征。结果,如果第一齿表面用作在加速和减速中的一种情况期间使用的齿表面,而第二齿表面用作在加速和减速中的另一种情况期间使用的齿表面,则可以提供具有与用于加速的特征相对应的齿表面和与用于减速的特征相对应的齿表面两者的行星齿轮组。在第一方面中,每个行星齿轮可以具有在推力方向上互相间隔给定距离以界定行星齿轮长度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并且行星齿轮的第一面与齿的第一面之间的距离不同于行星齿轮的第二面与齿的第二面之间的距离。在此情况下,因为行星齿轮的第一面与齿的第一面之间的距离不同于行星齿轮的第二面与齿的第二面之间的距离,所以可以更容易区分第一面和第二面。因此,行星齿轮可以正确地装配到行星齿轮组。在第一方面中,行星齿轮的齿可以在左右方向上不对称,并且行星齿轮组还可以包括用于防止行星齿轮在左右反向时装配到行星齿轮组的反向装配防止装置。在此情况下,由于反向装配防止装置的存在,行星齿轮不能以反向方位装配到行星齿轮组。在第一方面中,行星齿轮组还可以包括支撑行星齿轮的行星轮架,并且反向装配防止装置可以包括形成在行星轮架或行星齿轮中的突起。在第一方面中,突起可以形成在行星轮架的面对行星齿轮的齿的侧表面中一个侧表面的面上。在第一方面中,突起可以形成在行星齿轮的齿的侧表面中面对行星轮架的面的一个侧表面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制造行星齿轮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行星轮架装配到夹具;和将行星齿轮装配到已装配至夹具的行星轮架,所述行星齿轮在外表面上具有多个齿,并且其中每个所述齿具有第一齿表面和第二齿表面,并且所述第一齿表面距基准表面的偏差不同于所述第二齿表面距基准表面的偏差。所述夹具防止所述行星齿轮在左右反向时装配到所述行星轮架。根据这种制造行星齿轮组的方法,因为夹具防止行星齿轮在左右反向时装配到行星轮架,则行星轮架不能以反向方位装配到行星轮架。在第二方面中,基于所述夹具在轴向上的端部是否与装配到所述行星轮架的所述行星齿轮的所述齿的侧表面发生干涉,来判断所述行星齿轮是否被不正确地装配到所述行星轮架。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制造行星齿轮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行星齿轮装配到行星轮架,所述行星齿轮在外表面上具有多个齿,并且其中每个所述齿具有第一齿表面和第二齿表面,并且所述第一齿表面距基准表面的偏差不同于所述第二齿表面距基准表面的偏差;和通过测量装配到所述行星轮架的所述行星齿轮的所述齿的侧表面与所述行星轮架的基准表面之间的距离,来判断所述行星齿轮是否在左右反向时装配到所述行星轮架。根据此制造行星齿轮组的方法,因为可以通过测量行星齿轮的齿的面与基准表面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行星齿轮在装配到行星轮架的方位,所以可以防止将行星齿轮以反向方位装配到行星轮架。在第三方面中,所述行星轮架的所述基准表面可以是垂直于所述行星轮架的轴线并面对所述行星齿轮的面。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方面,可以提供一种行星齿轮组,其可以根据车辆是正在加速还是正在减速来提供合适的特征。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阅读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以下详细说明,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附图中图1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行星齿轮组的正视图;图2图示了沿着图1中的线II-II所取的剖视图;图3图示了图2中的第一面的放大剖视图;图4图示了图2中的第二面的放大剖视图;图5图示了行星齿轮的剖视图;图6图示了在由图5中的箭头VI所示的方向上观察的行星齿轮的正视图;图7图示了在由图5中的箭头VII所示的方向上观察的行星齿轮的后视图;图8图示了在由图5中的箭头VIII所示的方向上观察的行星齿轮的俯视图;图9图示了包括在沿着图8中的线IX-IX所取的横截面的立体图;图10图示了用于说明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行星齿轮组的方法的剖视图;图11图示了用于说明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行星齿轮组的方法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以下说明和附图中,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相同或相应部分将由相同标记表示,并将仅说明一次。首先,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图1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行星齿轮组的正视图。如图1所示,行星齿轮组1包括位于行星齿轮组中心处的太阳轮30;设置在太阳轮30周围并与太阳轮30啮合的行星齿轮20;与行星齿轮20啮合的齿圈40;以及支撑行星齿轮20的行星轮架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行星齿轮组1用作自动变速器或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分配机构。当动力输入到齿圈40,太阳轮30固定且动力从行星轮架10输出时,齿圈40和行星轮架10在相同方向上回转。当动力输入到行星轮架10,太阳轮30固定且动力从齿圈40输出时,齿圈40和行星轮架10在相同方向上回转。当行星轮架10固定,动力输入到太阳轮30且动力从齿圈40输出时,太阳轮30和齿圈40在反向方向上回转。如上所述,在行星齿轮组1中,齿圈40、各个行星齿轮20和太阳轮30之一固定,而动力通过其他两个部件传递。每个行星齿轮20具有在其外表面上的齿291,齿291与齿圈40的齿491以及太阳轮30的齿391啮合。行星齿轮20由行星轮架10支撑。行星轮架10包括第一轮架11、第二轮架12和轴13。突起14形成在第一轮架11中以防止行星齿轮20从反向方向装配到行星轮架10中。在行星轮架10被装配到行星齿轮组1时,行星齿轮20通过在如箭头292所示的方向上滑动而被置于行星轮架10中。至于行星轮架10中的行星齿轮20通过销形轴13定位,并由行星轮架10可旋转地支撑。图2图示了沿着图1中的线II-II所取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行星轮架10包括盘形第一轮架11、盘形第二轮架12、以及将第一轮架11连接到第二轮架12的轴13。行星齿轮20由轴13可旋转地支撑。垫圈111设置在行星齿轮20与第一轮架11之间,电器112设置在行星齿轮20与第二轮架12之间。齿291设置在每个行星齿轮2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齿轮组,包括太阳轮(30);位于所述太阳轮(30)周围并与所述太阳轮(30)啮合的行星齿轮(20);以及位于所述行星齿轮(20)的外侧并与所述行星齿轮(20)啮合的齿圈(4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行星齿轮(20)都在外表面上 具有多个齿(291),每个所述齿(291)都在所述齿(291)的相对侧上具有第一齿表面(209)和第二齿表面(259),其可以接触所述太阳轮(30)以及所述齿圈(40)的齿表面,并且所述第一齿表面(209)距基准表面(211 )的偏差(A1)不同于所述第二齿表面(259)距基准表面(221)的偏差(A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边健二水野阳太畑祐志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