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升电机的碳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12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起升电机的碳刷结构,包括碳刷架,对称设置在碳刷架上的第一碳刷支架和第二碳刷支架,所述第一碳刷支架上活动设有第一碳刷组件,所述第二碳刷支架上活动设有第二碳刷组件,所述第一碳刷组件和第二碳刷组件错位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第一碳刷组件和第二碳刷组件错位布置在转轴的两侧,使第一碳刷组件和第二碳刷组件之间的间隙大幅度增加,即使在扬尘多、环境相对较差的工作环境下,也能够避免因间隙过小而导致相间短路的故障,有效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确保了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

Carbon Brush Structure of Lifting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升电机的碳刷结构
本技术涉及起升电机的碳刷结构。
技术介绍
垃圾吊行车作为垃圾输送至锅炉垃圾给料系统的重要设备,是确保锅炉正常连续给料的重要纽带,其液压抓斗开闭电机依靠布置在转轴上的的四个碳刷滑环提供电源,如附图6所示,且该碳刷滑环布置方式为同侧并列布置,导致碳刷滑环之间的安装间隙小,由于垃圾库扬尘多,作业环境相对较差,极易造成碳刷滑环发生相间短路的故障,大大增加了检修频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起升电机的碳刷结构,解决现有电机碳刷布置方式易发生相间短路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起升电机的碳刷结构,包括碳刷架,对称设置在碳刷架上的第一碳刷支架和第二碳刷支架,所述第一碳刷支架上活动设有第一碳刷组件,所述第二碳刷支架上活动设有第二碳刷组件,所述第一碳刷组件和第二碳刷组件错位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碳刷组件和第二碳刷组件错位布置在转轴的两侧,使第一碳刷组件和第二碳刷组件之间的间隙大幅度增加,即使在扬尘多、环境相对较差的工作环境下,也能够避免因间隙过小而导致相间短路的故障,有效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确保了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优选的,所述第一碳刷支架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碳刷组件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碳刷支架上开设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碳刷组件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槽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第一碳刷组件安装在第一碳刷支架上的位置;第二安装槽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第二碳刷组件安装在第二碳刷支架上的位置;调节方便,操作简单。优选的,所述第一碳刷组件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碳刷单元,所述第二碳刷组件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碳刷单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在第一碳刷组件上设置两个碳刷单元,在第二碳刷组件上设置两个碳刷单元,四个碳刷单元彼此错位设置,使碳刷单元之间的间隙大幅度增加,即使在扬尘多、环境相对较差的工作环境下,也能够避免因间隙过小而导致相间短路的故障,有效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确保了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碳刷组件和第二碳刷组件上碳刷单元的个数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优选的,所述碳刷单元包括固定套、套设在固定套内的活动套、固定在固定套底部的弹簧,以及套设在活动套内的碳刷本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刷本体安装和拆卸方便,碳刷本体可以上下滑动,且不容易脱落,弹簧则对碳刷本体起到很好的复位作用。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的侧壁上设有滑块,所述活动套的侧壁上设有滑槽,滑块滑设在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简单,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滑块和滑槽滑接设置,具有导向和限位作用,工作安全且稳定。优选的,所述碳刷本体的底部设有电极棒,所述电极棒通过导线连接铜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线或铜片损坏时,便于更换和维护,经济效益高。优选的,所述碳刷架上设有调节槽,所述第一碳刷支架和第二碳刷支架均通过调节螺钉活动设置在调节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需求调节第一碳刷支架和第二碳刷支架在碳刷架上的位置,操作时,只要改变调节螺钉在调节槽内的位置,再将调节螺钉固定即可,调节灵活,使用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1.将四个碳刷本体由同一侧布置改为两侧错列布置,从而达到增加碳刷本体间隙的目的,避免了相间短路的发生,确保了设备运行安全和稳定;2.第一安装槽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第一碳刷组件安装在第一碳刷支架上的位置;第二安装槽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第二碳刷组件安装在第二碳刷支架上的位置;调节方便,操作简单;3.碳刷本体的底部设有电极棒,电极棒连接有导线和铜片,当导线或铜片损坏时,便于更换和维护,经济效益高;4.碳刷架上设有调节槽,可以根据需求调节第一碳刷支架和第二碳刷支架在碳刷架上的位置,调节灵活,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碳刷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碳刷架与第一碳刷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碳刷架与第二碳刷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碳刷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碳刷架;11、调节槽;12、调节螺钉;20、第一碳刷支架;21、第一碳刷组件;22、第一安装槽;30、第二碳刷支架;31、第二碳刷组件;32、第二安装槽;40、碳刷单元;41、固定套;411、滑块;42、活动套;421、滑槽;43、弹簧;44、碳刷本体;45、电极棒;46、导线;47、铜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起升电机的碳刷结构,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包括碳刷架10,对称设置在碳刷架10上的第一碳刷支架20和第二碳刷支架30,所述第一碳刷支架20上活动设有第一碳刷组件21,所述第二碳刷支架30上活动设有第二碳刷组件31,所述第一碳刷组件21和第二碳刷组件31错位设置。将第一碳刷组件21和第二碳刷组件31错位布置在转轴的两侧,使第一碳刷组件21和第二碳刷组件31之间的间隙大幅度增加,即使在扬尘多、环境相对较差的工作环境下,也能够避免因间隙过小而导致相间短路的故障,有效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确保了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第一碳刷支架2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2,所述第一碳刷组件21安装在第一安装槽22内;所述第二碳刷支架30上开设第二安装槽32,所述第二碳刷组件31安装在第二安装槽32内。第一安装槽22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第一碳刷组件21安装在第一碳刷支架20上的位置;第二安装槽32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第二碳刷组件31安装在第二碳刷支架30上的位置;调节方便,操作简单。第一碳刷组件21包括并列设置两个碳刷单元40,所述第二碳刷组件31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碳刷单元40。本实施例优选的在第一碳刷组件21上设置两个碳刷单元40,在第二碳刷组件31上设置两个碳刷单元40,四个碳刷单元40彼此错位设置,使碳刷单元40之间的间隙大幅度增加,即使在扬尘多、环境相对较差的工作环境下,也能够避免因间隙过小而导致相间短路的故障,有效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确保了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碳刷组件21和第二碳刷组件31上碳刷单元40的个数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碳刷单元40包括固定套41,套设在固定套41内的活动套42,固定在固定套41底部的弹簧43,以及套设在活动套42内的碳刷本体44。碳刷本体44安装和拆卸方便,碳刷本体44可以上下滑动,且不容易脱落,弹簧43则对碳刷本体44起到很好的复位作用。固定套41的侧壁上设有滑块411,所述活动套42的侧壁上设有滑槽421,滑块411滑设在滑槽421内;结构设计简单,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滑块411和滑槽421滑接设置,具有导向和限位作用,工作安全且稳定。碳刷本体44的底部设有电极棒45,所述电极棒45连接有导线46,所述导线46连接铜片47;当导线46或铜片47损坏时,便于更换和维护,经济效益高。碳刷架10上设有调节槽11,所述第一碳刷支架20和第二碳刷支架30均通过调节螺钉12活动设置在调节槽11内,可以根据需求调节第一碳刷支架20和第二碳刷支架30在碳刷架10上的位置,操作时,只要改变调节螺钉12在调节槽11内的位置,再将调节螺钉12固定即可,调节灵活,使用方便。除上述优选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起升电机的碳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刷架,对称设置在碳刷架上的第一碳刷支架和第二碳刷支架,所述第一碳刷支架上活动设有第一碳刷组件,所述第二碳刷支架上活动设有第二碳刷组件,所述第一碳刷组件和第二碳刷组件错位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起升电机的碳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刷架,对称设置在碳刷架上的第一碳刷支架和第二碳刷支架,所述第一碳刷支架上活动设有第一碳刷组件,所述第二碳刷支架上活动设有第二碳刷组件,所述第一碳刷组件和第二碳刷组件错位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升电机的碳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刷支架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碳刷组件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碳刷支架上开设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碳刷组件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升电机的碳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刷组件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碳刷单元,所述第二碳刷组件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碳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永利卢志强侯志笠沈飞王振平卢晓扬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新城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