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块化弹片式薄膜开关组件,开关组件装置于机壳上,开关组件包含有,弹片式薄膜开关,其具有面板部、弹片部及电路层部;固定底座,其具有被置于所述电路层部下方的底座底壁及环绕于所述电路层部外围的底座侧壁,所述底座底壁上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形成有机壳固定孔及机壳定位肋片;连接器,其被置于所述底座底壁的下方;以及,柔性电缆,其使得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电路层部相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弹片式薄膜开关与固定底座集成为一个对于机壳而言可独立拆装的模块,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维护效率高的优点,且更换过程中无需清理背胶在机壳上的残余,对维护环境和操作者要求较低。
A Modular Shell-type Thin Film Switch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弹片式薄膜开关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弹片式薄膜开关组件。
技术介绍
弹片式薄膜开关(别名:轻触式开关)的结构一般由面板部、弹片部、电路层部组成。按下弹片部,弹片部产生变形,使电路层部导通。松开弹片部,则电路层部断开。不难看出,其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可靠性高,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仪器仪表等行业。目前,现有的弹片式薄膜开关大多通过背胶直接粘贴在机壳上。当薄膜开关出现损坏后,需要重新粘贴新的薄膜开关。更换过程中,需要清理背胶在机壳上的残余,且对更换环境和操作者均有一定的要求,以防周围环境或操作者将背胶污染,影响薄膜开关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更换薄膜开关需要清理背胶,提供一种新型的模块化弹片式薄膜开关组件。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块化弹片式薄膜开关组件,开关组件装置于机壳上,开关组件包含有,弹片式薄膜开关,其具有面板部、弹片部及电路层部,所述面板部环绕于所述弹片部的外围,所述电路层部被置于所述弹片部的下方;固定底座,其具有被置于所述电路层部下方的底座底壁及环绕于所述电路层部外围的底座侧壁,所述底座底壁的顶面与所述电路层部的底面相面接触且两者粘接为一体,所述底座侧壁的顶面与所述面板部的底面相面接触且两者粘接为一体,所述底座底壁上形成有贯通其顶面与底面的底壁穿过孔,所述底座底壁上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自所述底座底壁的底面始向下延伸的柱形凸起,所述固定部上形成有机壳固定孔及机壳定位肋片;连接器,其被置于所述底座底壁的下方;以及,柔性电缆,其自所述连接器始经过所述底壁穿过孔延伸至所述电路层部,使得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电路层部相电连接。作为一种模块化弹片式薄膜开关组件的优选方案,所述机壳固定孔布置于所述固定部的中心,所述机壳上形成有与所述机壳固定孔对应的机壳被固定孔,藉由连接件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被固定孔,使得所述固定底座固定于所述机壳上。作为一种模块化弹片式薄膜开关组件的优选方案,所述机壳定位肋片布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外围,所述机壳上形成有与所述机壳定位肋片对应的机壳定位插孔,所述机壳定位肋片被置于所述机壳定位插孔的内部,以实现所述固定底座的周向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弹片式薄膜开关与固定底座集成为一个对于机壳而言可独立拆装的模块,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维护效率高的优点,且更换过程中无需清理背胶在机壳上的残余,对维护环境和操作者要求较低。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之外,本技术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连接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1(正视方向)。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2(背视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连接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请参见图1至3,图中示出的是一种模块化弹片式薄膜开关组件。开关组件装置于机壳上。开关组件主要由弹片式薄膜开关1、固定底座2、连接器3及柔性电缆4等部件组成。所述弹片式薄膜开关1具有面板部11、弹片部12及电路层部13。所述面板部11与所述弹片部12处于同一平面。所述面板部11环绕于所述弹片部12的外围。所述电路层部13被置于所述弹片部12的下方。所述电路层部13相对于所述面板部11缩进。所述固定底座2具有被置于所述电路层部13下方的底座底壁21及环绕于所述电路层部13外围的底座侧壁22。所述底座底壁21、所述底座侧壁22共同界定出供所述电路层部13容置的空间。所述电路层部13被置于空间内,能够有效地保护所述电路层部13。所述底座底壁21的顶面与所述电路层部13的底面相面接触且两者粘接为一体,所述底座侧壁22的顶面与所述面板部11的底面相面接触且两者粘接为一体,使得所述弹片式薄膜开关1与所述固定底座2集成为一个模块。所述底座底壁21上形成有贯通其顶面与底面的底壁穿过孔211。所述底座底壁21上具有固定部210。所述固定部210为自所述底座底壁21的底面始向下延伸的柱形凸起。所述固定部210上形成有机壳固定孔2101及机壳定位肋片2102。所述机壳固定孔2101布置于所述固定部210的中心,所述机壳上形成有与所述机壳固定孔2101对应的机壳被固定孔,藉由连接件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被固定孔,使得所述固定底座2固定于所述机壳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螺钉,所述机壳固定孔2101为螺纹盲孔。所述机壳定位肋片2102的数量为2-5个,等角度地布置于所述固定部210的外围。所述机壳上形成有与所述机壳定位肋片2102对应的机壳定位插孔,所述机壳定位肋片2102被置于所述机壳定位插孔的内部,以实现所述固定底座2的周向定位。所述连接器3被置于所述底座底壁21的下方。所述柔性电缆4自所述连接器3始经过所述底壁穿过孔211延伸至所述电路层部13,使得所述连接器3与所述电路层部13相电连接。工作方式:按下所述弹片部12,所述弹片部12产生变形,使所述电路层部13导通。松开所述弹片部12,则所述电路层部13断开。所述弹片式薄膜开关1与所述固定底座2集成为一个对于机壳而言可独立拆装的模块,在更换过程中无需清理背胶在机壳上的残余,对维护环境和操作者要求较低。以上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且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弹片式薄膜开关组件,开关组件装置于机壳上,其特征在于,开关组件包含有,弹片式薄膜开关,其具有面板部、弹片部及电路层部,所述面板部环绕于所述弹片部的外围,所述电路层部被置于所述弹片部的下方;固定底座,其具有被置于所述电路层部下方的底座底壁及环绕于所述电路层部外围的底座侧壁,所述底座底壁的顶面与所述电路层部的底面相面接触且两者粘接为一体,所述底座侧壁的顶面与所述面板部的底面相面接触且两者粘接为一体,所述底座底壁上形成有贯通其顶面与底面的底壁穿过孔,所述底座底壁上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自所述底座底壁的底面始向下延伸的柱形凸起,所述固定部上形成有机壳固定孔及机壳定位肋片;连接器,其被置于所述底座底壁的下方;以及,柔性电缆,其自所述连接器始经过所述底壁穿过孔延伸至所述电路层部,使得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电路层部相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弹片式薄膜开关组件,开关组件装置于机壳上,其特征在于,开关组件包含有,弹片式薄膜开关,其具有面板部、弹片部及电路层部,所述面板部环绕于所述弹片部的外围,所述电路层部被置于所述弹片部的下方;固定底座,其具有被置于所述电路层部下方的底座底壁及环绕于所述电路层部外围的底座侧壁,所述底座底壁的顶面与所述电路层部的底面相面接触且两者粘接为一体,所述底座侧壁的顶面与所述面板部的底面相面接触且两者粘接为一体,所述底座底壁上形成有贯通其顶面与底面的底壁穿过孔,所述底座底壁上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自所述底座底壁的底面始向下延伸的柱形凸起,所述固定部上形成有机壳固定孔及机壳定位肋片;连接器,其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慧,万武林,张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