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跨接的三相牵引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031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桥跨接的三相牵引变压器,采用三相三柱铁芯结构,A柱、C柱套线圈,各柱线圈由内至外排列为:铁芯‑低压线圈‑高压线圈,调压分接段分为两部分,分别串入高压线圈,引出分接出头接入双桥跨接分接开关;A柱上所有线圈为左绕向,C柱上所有线圈为右绕向;调压分接段分别放置在高压线圈1的电抗高度1/4、3/4处;上下两个调压分接段的高度完全相等,而且两个调压分接段的总高度不超过高压线圈总高度的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变压器的调压方式由单桥跨接改为双桥跨接方式,保证高低压线圈的安匝平衡,增加产品的抗短路能力,减少漏磁,降低极限分接的过负荷温升,提高产品运行的可靠性。

Three-Phase Traction Transformer with Double Bridges and Spanning Conne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桥跨接的三相牵引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牵引变压器,具体为一种双桥跨接的三相牵引变压器。
技术介绍
牵引变压器根据其频繁短路的特点,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产品的抗短路能力。同时,其运行特点要求每天有三次过负荷周期,最大三倍负荷2分钟,而且在任何工况下,产品的绕组热点温度不能超过140℃,产品设计要满足在各种工况下的过负荷温升。目前,国内常规的铁路牵引变压器通常采用单桥跨接的接线方式,不设置单独的调压线圈。该接线方式,在最小分接时,高、低压线圈之间的安匝不平衡,受到的轴向机械力大,而且在最小分接时,由于漏磁造成绕组热点温升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牵引变压器在最小分接时高、低压线圈之间的安匝不平衡、绕组热点温升增大等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使最小分接时的过负荷温升分布更加均匀、降低绕组的热点温升的双桥跨接的三相牵引变压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一种双桥跨接的三相牵引变压器,采用三相三柱铁芯结构,A柱、C柱套线圈,各柱线圈由内至外排列为:铁芯-低压线圈-高压线圈,调压分接段分为两部分,分别串入高压线圈,引出分接出头接入双桥跨接分接开关。A柱上所有线圈为左绕向,C柱上所有线圈为右绕向。调压分接段分别放置在高压线圈1的电抗高度1/4、3/4处。上下两个调压分接段的高度完全相等,而且两个调压分接段的总高度不超过高压线圈总高度的10%。两个调压分接段处采用不同匝绝缘的线规,两个调压分接段的中断点处上下各两段,根据按电压等级的波过程要求采用0.95~2.95mm厚的匝绝缘,其余分接段与高压线圈其余线段E段的匝绝缘一致。两个调压分接段的中断点的油道要求≥30mm,并在油道中加一层1.5~2mm的油隙分割纸圈。A柱、C柱高压线圈首端出头通过引线电缆连接,直接接入A、C相高压套管,高压线圈末端X、Z通过引线电缆连接在一起后引出至B相高压套管;调压分接段引出出头接双桥跨接开关,上部调压分接线与双桥跨接开关的上半部出头连接,下部调压分接线与双桥跨接开关的下半部出头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1.本技术将变压器的调压方式由单桥跨接改为双桥跨接方式,保证高低压线圈的安匝平衡,增加产品的抗短路能力,减少漏磁,降低极限分接的过负荷温升,提高产品运行的可靠性。2.本技术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基础上,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高了制造企业的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双桥跨接的三相牵引变压器接线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的双桥跨接的三相牵引变压器高压线圈及调压分接段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双桥跨接的三相牵引变压器引线接线图。其中,1为高压线圈,2为油隙分割纸圈,3为高压套管,4为引线电缆,5为调压分接段,6为双桥跨接开关,7为上部调压分接线,8为下部调压分接线,E为高压线圈线段,H1第一调压线圈线段,H2为第二调压线圈线段,Hk为高压线圈的电抗高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双桥跨接的三相牵引变压器,采用三相三柱铁芯结构,A柱、C柱套线圈,各柱线圈由内至外排列为:铁芯-低压线圈-高压线圈,调压分接段分为两部分,分别串入高压线圈,引出分接出头接入双桥跨接分接开关。调压分接段分别放置在高压线圈1的电抗高度1/4、3/4处;上下两个调压分接段的高度完全相等,而且两个调压分接段的总高度不超过高压线圈总高度的10%。;两个调压分接段处采用不同匝绝缘的线规,两个调压分接段的中断点处上下各两段,根据波过程的要求采用厚的匝绝缘,其余分接段H1段与高压线圈其余线段E段的匝绝缘一致。本技术中,中间芯柱即B柱不套线圈,不单独设置调压线圈;柱A上所有线圈为左绕向,柱C上所有线圈为右绕向。本技术的高压线圈及调压分接段示意图具体如图2所示,设高压线圈1电抗高度为Hk,则调压分接段分别放置在1/4Hk、3/4Hk处。为保证线圈的安匝平衡,要求上下两个调压分接段的高度完全相等,而且两个调压分接段的总高度不超过线圈总高度的10%,为减少调压分接段H1、H2的高度,分接段处采用不同匝绝缘的线规,中断点处上下各两段(即第一调压线圈段H1、第二调压线圈段H2),其中第二调压线圈段H2根据波过程的要求采用1.95~2.95mm厚的匝绝缘,其余为第一调压线圈段H1,与高压线圈其余线段E段的匝绝缘一致,同时中断点的油道要求≥30mm,并在油道中加一层1.5~2mm的纸圈Ⅱ,进行油隙分割。具体引线接线图如图3所示,A柱、C柱高压线圈首端出头通过引线电缆连接,直接接入A、C相高压套管3,高压线圈末端X、Z通过引线电缆4连接在一起后引出至B相高压套管3;调压分接段5引出出头接双桥跨接开关6,上部调压分接线7与双桥跨接开关6的上半部出头连接,下部调压分接线8与双桥跨接开关6的下半部出头连接。使用时,通过转动开关操动轴,即可实现各分接电压调整。本技术将变压器的调压方式由单桥跨接改为双桥跨接方式,分接区在整个高压线圈中分上下两部分,每个分接区的匝数相当于采用单桥跨接接线方式时的匝数的一半,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最小分接时,高低压线圈的安匝更加平衡,增加产品的抗短路能力。同时,由于漏磁较单桥跨接的方式小很多,最小分接时的过负荷温升分布更加均匀,降低了绕组的热点温升,提高了产品运行的可靠性,实现了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基础上,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高了制造企业的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桥跨接的三相牵引变压器,其特征在于:采用三相三柱铁芯结构,A柱、C柱套线圈,各柱线圈由内至外排列为:铁芯‑低压线圈‑高压线圈,调压分接段分为两部分,分别串入高压线圈,引出分接出头接入双桥跨接分接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桥跨接的三相牵引变压器,其特征在于:采用三相三柱铁芯结构,A柱、C柱套线圈,各柱线圈由内至外排列为:铁芯-低压线圈-高压线圈,调压分接段分为两部分,分别串入高压线圈,引出分接出头接入双桥跨接分接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桥跨接的三相牵引变压器,其特征在于:A柱上所有线圈为左绕向,C柱上所有线圈为右绕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桥跨接的三相牵引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调压分接段分别放置在高压线圈(1)的电抗高度1/4、3/4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桥跨接的三相牵引变压器,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个调压分接段的高度完全相等,而且两个调压分接段的总高度不超过高压线圈总高度的1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桥跨接的三相牵引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洪军李静汪斌刘洋方海彬孙宇
申请(专利权)人: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