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包括设备集装箱和贮水集装箱。设备集装箱内设置有消防控制系统和泵组以及与泵组相连的第一出水控制阀;贮水集装箱的内部用于存水且与设备集装箱之间经由管路连通,贮水集装箱设置有第二进水控制阀,其中,消防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第一出水控制阀打开,并控制泵组运行,以进行灭火,同时控制第二进水控制阀打开,以对贮水集装箱进行补水。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解决了单个集装箱存水后偏载严重,放置和吊装时对场地面积要求较高的问题,由于采用集装箱作为载体,可工厂化生产调试,建造周期短,拆装方便。
Container Fire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装箱式消防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
,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式消防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建筑物的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以及变配电室等,其要求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各个建筑物需要进行分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造一套消防系统需要进行大量的基建工程,建设周期长,设备调试安装过程复杂缓慢。近些年,集装箱除作为物流运输的装载容器外,还被设计为房屋箱和组合模块化建筑等以用于住人,同时还被设计为设备集装箱以用于工厂集成建造发电、逆变站和数据处理中心等。但是此类集装箱化产品需要配套消防系统,以便满足平时的消防需求。此外,对一些特殊场所和设备,例如临时会馆、太阳能发电厂和变压器设备等,都需配套可移动的消防系统。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集装箱式消防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包括:设备集装箱,所述设备集装箱内设置有消防控制系统和泵组以及与所述泵组相连的第一出水控制阀;以及贮水集装箱,所述贮水集装箱的内部用于存水且与所述设备集装箱之间经由管路连通,所述贮水集装箱设置有第二进水控制阀,其中,所述消防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水控制阀打开,并控制所述泵组运行,以进行灭火,同时控制所述第二进水控制阀打开,以对所述贮水集装箱进行补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由设备集装箱和贮水集装箱构成,解决了单个集装箱的整体结构复杂,存水后整箱重心不居中而偏载严重,以及整箱放置和吊装时对场地面积要求较高,日常的巡视检查以及后期维修不便的问题,并且由于采用集装箱作为载体,便于移动,可工厂化生产调试,可快速布置,建造周期短,拆装方便,效率高。可选地,所述消防控制系统包括泵组控制柜和用于控制所述泵组控制柜的火灾警报控制柜,所述泵组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泵组、第一出水控制阀和所述第二进水控制阀。可选地,所述第二进水控制阀包括第二电动控制阀和第二手动控制阀,所述泵组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控制阀的打开和关闭。可选地,所述设备集装箱包括第一进水口和多个第一出水口以及多个所述第一出水控制阀,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数量和与所述第一出水控制阀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在所述设备集装箱的底部或者侧部。可选地,所述设备集装箱还包括与所述泵组相连的第一进水控制阀,所述第一进水控制阀为处于常开状态的手动阀或者为电动阀,所述贮水集装箱包括第二出水控制阀,所述第二出水控制阀为处于常开状态手动阀或者为电动阀。可选地,贮水集装箱设置有操作间,所述操作间设置有位于所述贮水集装箱外侧的操作门,所述操作间设置在所述贮水集装箱的端部或者侧部,所述第二进水控制阀和所述第二出水控制阀设置在所述操作间内。可选地,所述贮水集装箱包括设置在所述操作间内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第二进水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所述第二出水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可选地,所述进水管具有第二进水口,所述出水管具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操作间的底部,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第一进水口经由管道连通。可选地,所述贮水集装箱的顶部设置有呼吸阀、人孔和可翻转地覆盖所述人孔的人孔盖,以及设置在所述人孔盖下方的爬梯,并且/或者所述贮水集装箱包括外箱体和设置在所述外箱体内侧的内箱体,所述外箱体和所述内箱体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和/或加强背梁。可选地,所述设备集装箱包括设置在端部的端门和设置在侧部的侧门,所述端门为对开门或单开门,所述侧门为单开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的设备集装箱的端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设备集装箱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设备集装箱的另一个端视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设备集装箱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的贮水集装箱的端视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贮水集装箱的端视示意图,其中隐藏了操作间门;图7为图5中的贮水集装箱的侧视示意图;图8为图5中的贮水集装箱的俯视示意图;以及图9为图5中的贮水集装箱的局部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设备集装箱11:消防控制系统12:泵13:第一进水控制阀14:第一进水口15:第一出水口16:端门17:侧门18:波纹板19/37:保温层20:贮水集装箱21:第二进水控制阀22:第二出水控制阀23:操作间24:操作间门25:进水管26:出水管27:第二进水口28:第二出水口29:第二电动控制阀31:第二手动控制阀32:呼吸阀33:人孔34:人孔盖35/36:墙板38:加强背梁41:泡沫箱42:管道43:溢流管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式消防系统。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可以手动控制也可以电动自动控制还可以远程控制。该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只需要将其运送到指定地点,接通水源、电源即可投入使用,周转率高,不需要建设周期,能够有效地为建筑工程提供临时的消防水源。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8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进行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主要包括设备集装箱10和贮水集装箱20。设备集装箱10和贮水集装箱20可以经由管道连接,并且设备集装箱10和贮水集装箱20可以堆叠地放置,以减少所占用的空间面积。当然,根据需要设备集装箱10和贮水集装箱20也可以平行地放置。如图1至图3所示,设备集装箱10构造为长方体结构。设备集装箱10包括设置在端部的端门16和设置在侧部的侧门17。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备集装箱10的两端均设置有端门16,且其中一个端门16为对开门(参见图1),另一个端门16为单开门(参见图3)。侧门17设置在设备集装箱10的一侧,且为单开门。端门16的宽度大于侧门17的宽度,以供工作人员对设备集装箱10内部的设备进行安装和维修时使用,侧门17用于供工作人员巡视检查使用。如图4所示,设备集装箱10内设置有消防控制系统11和泵组。具体地,消防控制系统11设置在设备集装箱10的一端且与端门16间隔开。优选地,消防控制系统11设置在设备集装箱10的设置有对开门的一端。图4中示例性地示出了泵组包括两个泵12,两个泵12之间经由管道42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泵12的数量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根据需要,泵12的数量可以为1个、4个或者任何其他合适的数量。设备集装箱10内还设置有与泵组相连的第一进水控制阀13和第一出水控制阀(未示出)。第一进水控制阀13为处于常开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集装箱,所述设备集装箱内设置有消防控制系统和泵组以及与所述泵组相连的第一出水控制阀;以及贮水集装箱,所述贮水集装箱的内部用于存水且与所述设备集装箱之间经由管路连通,所述贮水集装箱设置有第二进水控制阀,其中,所述消防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水控制阀打开,并控制所述泵组运行,以进行灭火,同时控制所述第二进水控制阀打开,以对所述贮水集装箱进行补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集装箱,所述设备集装箱内设置有消防控制系统和泵组以及与所述泵组相连的第一出水控制阀;以及贮水集装箱,所述贮水集装箱的内部用于存水且与所述设备集装箱之间经由管路连通,所述贮水集装箱设置有第二进水控制阀,其中,所述消防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水控制阀打开,并控制所述泵组运行,以进行灭火,同时控制所述第二进水控制阀打开,以对所述贮水集装箱进行补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控制系统包括泵组控制柜和用于控制所述泵组控制柜的火灾警报控制柜,所述泵组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泵组、第一出水控制阀和所述第二进水控制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控制阀包括第二电动控制阀和第二手动控制阀,所述泵组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控制阀的打开和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集装箱包括第一进水口和多个第一出水口以及多个所述第一出水控制阀,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数量和与所述第一出水控制阀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在所述设备集装箱的底部或者侧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集装箱还包括与所述泵组相连的第一进水控制阀,所述第一进水控制阀为处于常开状态的手动阀或者为电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邦龙,倪泽炎,翟建兴,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南通中集特种物流装备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