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模的悬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425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爬模的悬挂装置包括:埋设固定于墙体内的至少一个预埋件;可拆卸地设于墙体内的锚固件,锚固件和预埋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锚固件的端部和墙体的表面齐平且形成锚固端;贴设于墙体的表面,且可拆卸地连接于锚固端的悬挂结构,悬挂结构形成有供爬模导轨爬升的导轨部,悬挂结构形成有供爬模本体挂设连接的挂设部。施工完成之后不需要切除预埋件,提高了施工效率,不影响墙体的美观度,方便后续拆卸锚固件,可周转重复使用。锚固件提供锚固位置,方便后续固定螺栓和悬挂结构,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爬模的悬挂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爬模的悬挂装置。
技术介绍
爬模是爬升模板的简称,它由爬升模板、本体桁架和液压设备等部件组成,在施工剪力墙体系、筒体体系和桥墩等高耸结构中是一种有效的施工工具。由于爬模具有自爬的能力,因此不需起重机械的吊运,大大减少了施工中运输机械的吊运工作量,加快了施工速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其中,悬挂装置承载着整个爬模体系的自重以及施工的活荷载,对整个爬模的安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一般在墙体内设预埋丝杆,预埋丝杆的一端凸伸出墙体,并将悬挂装置和预埋丝杆固定连接,后续可将整个爬模体系和悬挂装置连接以进行爬模作业。但是在爬模施工好之后需要切除掉预埋丝杆的凸伸出墙体的一端,施工效率低下,且影响墙体的美观度,无法周转使用,损耗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爬模的悬挂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墙体内设预埋丝杆,预埋丝杆的一端凸伸出墙体,并将悬挂装置和预埋丝杆固定连接,后续可将整个爬模体系和悬挂装置连接以进行爬模作业。但是在爬模施工好之后需要切除掉预埋丝杆的凸伸出墙体的一端,施工效率低下,且影响墙体的美观度,无法周转使用,损耗成本高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爬模的悬挂装置,包括:埋设固定于墙体内的至少一个预埋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墙体内的锚固件,所述锚固件和所述预埋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锚固件的端部和所述墙体的表面齐平且形成锚固端;以及贴设于所述墙体的表面,且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锚固端的悬挂结构,所述悬挂结构形成有供爬模导轨爬升的导轨部,所述悬挂结构形成有供爬模本体挂设连接的挂设部。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通过将预埋件埋设固定于墙体内,方便后续固定连接锚固件,且施工完成之后不需要切除预埋件,提高了施工效率,不影响墙体的美观度。通过将锚固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墙体内,所述锚固件和所述预埋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方便后续拆卸锚固件,可周转重复使用。锚固件提供锚固位置,方便后续固定螺栓和悬挂结构,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墙体内设预埋丝杆,预埋丝杆的一端凸伸出墙体,并将悬挂装置和预埋丝杆固定连接,后续可将整个爬模体系和悬挂装置连接以进行爬模作业。但是在爬模施工好之后需要切除掉预埋丝杆的凸伸出墙体的一端,施工效率低下,且影响墙体的美观度,无法周转使用,损耗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锚固件包覆有供隔离墙体混凝土的隔离层。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隔离层为涂覆于所述连接件表面的润滑油,包覆于所述连接件的塑料纸中的一个或两个的组合。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锚固件的与所述锚固端相对的一端和所述预埋件螺合连接。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悬挂结构形成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贴设于所述墙体且对应于所述锚固端,通过螺栓穿设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锚固端螺合连接。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悬挂结构包括相互卡扣连接的内挂件和外挂件,所述内挂件的相对两侧形成有所述连接板,所述外挂件形成有所述导轨部和所述挂设部。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挂件形成有凸起,所述外挂件形成有适配于所述凸起的凹槽,通过所述凸起插设于所述凹槽从而将所述内挂件和所述外挂件卡扣连接。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凹槽的槽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槽底的宽度。所述外挂件包括竖向相对设置的一对支板和连接于一对所述支板的底板,所述支板的内侧设有相对设置的一对导轨板,从而形成所述导轨部。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设有插销形成所述挂设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施工状态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为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内挂件和外挂件的拆分步骤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侧视图。图7为图6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显示了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施工状态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包括:埋设固定于墙体10内的至少一个预埋件20;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墙体10内的锚固件30,所述锚固件30和所述预埋件2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锚固件30的端部和所述墙体10的表面齐平且形成锚固端;以及贴设于所述墙体10的表面,且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锚固端的悬挂结构40,所述悬挂结构40形成有供爬模导轨爬升的导轨部50,所述悬挂结构40形成有供爬模本体挂设连接的挂设部60。作为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3所示,所述锚固件30包覆有供隔离墙体混凝土的隔离层。利用隔离层将锚固件30包覆起来,然后将锚固件30埋设于墙体内,使得锚固件30和混凝土隔离开来,防止混凝土固定住锚固件30,从而在施工完成之后,可将锚固件30从墙体10内取出而可再次使用,节约了资源。作为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3所示,所述隔离层为涂覆于所述锚固件30表面的润滑油,包覆于所述锚固件30的塑料纸中的一个或两个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先在锚固件30的外表面刷润滑油,并用塑料纸包住锚固件30,再将锚固件30埋于墙体10中,利用润滑油和塑料纸保护锚固件30,方便后续拆除锚固件30。作为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3所示,所述锚固件30的与所述锚固端相对的一端和所述预埋件20螺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预埋件20包括埋设于墙体内的钢板和垂直固定于钢板的螺杆。螺杆整体都埋设于墙体10内,从而后续不需要对螺杆做处理。锚固件30的与所述锚固端相对的一端设有内螺纹,通过将锚固件30的与所述锚固端相对的一端和螺杆螺合固定,从而将预埋件20和锚固件30的与所述锚固端相对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锚固件30为设有内螺纹的空心管。作为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3所示,所述悬挂结构40形成有连接板41,所述连接板41贴设于所述墙体10且对应于所述锚固端,通过螺栓42穿设于所述连接板41和所述锚固端螺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锚固件30的端部和墙体10的表面齐平设置。在锚固件30的锚固端凸伸出墙体10时,会影响后续将连接板41贴设于所述墙体10。在锚固件30的锚固端和墙体10的表面之间存在一定间距时,后续将螺栓42和锚固端连接时,螺栓42直接接触到墙体10的混凝土,而影响连接固定以及损伤螺栓42。作为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4和图5为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内挂件和外挂件的拆分步骤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爬模的悬挂装置的侧视图。图7为图6的主视图。结合图1至图7所示,所述悬挂结构40包括相互卡扣连接的内挂件43和外挂件44,所述内挂件的相对两侧形成有所述连接板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爬模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固定于墙体内的至少一个预埋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墙体内的锚固件,所述锚固件和所述预埋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锚固件的端部和所述墙体的表面齐平且形成锚固端;以及贴设于所述墙体的表面,且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锚固端的悬挂结构,所述悬挂结构形成有供爬模导轨爬升的导轨部,所述悬挂结构形成有供爬模本体挂设连接的挂设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模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固定于墙体内的至少一个预埋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墙体内的锚固件,所述锚固件和所述预埋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锚固件的端部和所述墙体的表面齐平且形成锚固端;以及贴设于所述墙体的表面,且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锚固端的悬挂结构,所述悬挂结构形成有供爬模导轨爬升的导轨部,所述悬挂结构形成有供爬模本体挂设连接的挂设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模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包覆有供隔离墙体混凝土的隔离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模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为涂覆于所述锚固件表面的润滑油,包覆于所述锚固件的塑料纸中的一个或两个的组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模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的与所述锚固端相对的一端和所述预埋件螺合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模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结构形成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贴设于所述墙体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斌石峰梁思远贺斌付洋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