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BOOST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4210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BOOST电路及其控制方法,该电路包括:第一电感器、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器、第一可控开关和充电电路;其中,充电电路与第一电容器连接,用于将第一电容器充电到充电完成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可控开关和充电电路的设置,可以在对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进行控制启动前,在第一可控开关断开的情况下,利用直接充电电路将第一电容器充电到充电完成状态,从而可以通过充电电路中的元器件和第一电容器的选型,保证第一电容器的电压能够充电至安全阈值以上稳定值,避免了系统需要快速采样第一电容器的电压的过程,降低了系统控制难度。

A High Voltage BOOST Circuit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BOOST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高压BOOST电路及高压BOOST电路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高压(如1500V)BOOST电路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具有器件应力小,电感频率高等特点,但是在初始启动时,电容Cfly的电压为0,为了避免开关管Q1和Q2等器件的电压应力过高,需要对电容Cfly进行预充电,将电容Cfly的电压充电至安全阈值以上。现有技术中,系统在对电容Cfly进行预充电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快速采样电容Cfly的电压进行控制,以保证电容Cfly的电压充电至安全阈值以上,使得系统控制难度较高。因此,如何能够在保证电容Cfly的能够电压充电至安全阈值以上的基础上,避免系统快速采样电容Cfly的电压的过程,降低系统控制难度,是现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BOOST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以在保证电容Cfly的能够电压充电至安全阈值以上的基础上,避免系统快速采样电容Cfly的电压进行控制的过程,降低系统控制难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BOOST电路,包括:第一电感器、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器、第一可控开关和充电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其公共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相连其公共端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负载;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第一电容器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可控开关断开时,将所述第一电容器充电到充电完成状态,使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电压达到稳定值。可选的,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二电容器和第二可控开关;其中,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稳定值与所述第一电容器和所述第二电容器的容量及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值相对应。可选的,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二电感器;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感器的第一端相连其公共端通过所述第一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电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相连。可选的,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电阻器;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与电阻器的第一端相连其公共端通过所述第一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电阻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相连。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均为IGBT管;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二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分别用于连接各自对应的驱动脉冲输出端。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容器和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电容相等;对应的,所述稳定值为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值的一半。可选的,该高压BOOST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相连的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值和/或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电压值,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闭合和断开。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压BOOST电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高压BOOST电路,包括:获取所述高压BOOST电路连接的输入电源的电压值和/或所述高压BOOST电路中的第一电容器的充电情况;其中,所述充电情况包括未充电状态、充电状态和充电完成状态;根据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值和/或所述充电情况,控制所述高压BOOST电路中的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的闭合和断开,以利用所述输入电源将所述第一电容器充电至所述充电完成状态,完成所述第一电容器的预充电。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值和/或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电压值,控制所述高压BOOST电路中的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的导通和关断,包括:判断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是,则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闭合;判断所述充电情况是否为所述充电完成状态;若为所述充电完成状态,则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断开,所述第一可控开关闭合。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断开,所述第一可控开关闭合之后,还包括:对所述高压BOOST电路中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进行PWM控制。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高压BOOST电路,包括:第一电感器、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器、第一可控开关和充电电路;其中,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其公共端与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相连,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相连其公共端与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相连,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通过第一可控开关与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相连,第一电感器的第二端和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负载;充电电路与第一电容器连接,用于在第一可控开关断开时,将第一电容器充电到充电完成状态,使第一电容器的电压达到稳定值;可见,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可控开关和充电电路的设置,可以在对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进行控制启动前,在第一可控开关断开的情况下,利用直接充电电路将第一电容器充电到充电完成状态,从而可以通过充电电路中的元器件和第一电容器的选型,保证第一电容器的电压能够充电至安全阈值以上稳定值,避免了系统需要快速采样第一电容器的电压的过程,降低了系统控制难度。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压BOOST电路的控制方法,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高压BOOST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压BOOST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高压BOOST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高压BOOST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压BOOST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压BOOST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该高压BOOST电路可以包括:第一电感器10(L)、第一开关管11(Q1)、第二开关管12(Q2)、第一二极管13(D1)、第二二极管14(D2)、第一电容器15(Cfl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BOOST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感器、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器、第一可控开关和充电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其公共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相连其公共端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负载;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第一电容器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可控开关断开时,将所述第一电容器充电到充电完成状态,使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电压达到稳定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BOOST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感器、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器、第一可控开关和充电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其公共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相连其公共端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输入电源,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负载;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第一电容器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可控开关断开时,将所述第一电容器充电到充电完成状态,使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电压达到稳定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BOOST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二电容器和第二可控开关;其中,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稳定值与所述第一电容器和所述第二电容器的容量及所述输入电源的电压值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BOOST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二电感器;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感器的第一端相连其公共端通过所述第一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电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BOOST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电阻器;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与电阻器的第一端相连其公共端通过所述第一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电阻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BOOST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均为IGBT管;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宏伟林镇煌曾春保
申请(专利权)人: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