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组件及车辆,车门组件包括:车门内板,所述车门内板包括内板本体部和设置在内板本体部的一侧且朝向外侧凸出的铰链安装部;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加强件本体、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所述加强件本体与所述内板本体部间隔开,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加强件本体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铰链安装部和内板本体部固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门组件的加强件本体与车门内板之间间隔设置,大大减小了加强件与车门内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强件与车门内板之间的焊接点少,提高了车门组件加工效率,同时车门组件生锈的概率小、重量轻、可靠性高。
Door assemblies and vehicles for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车门组件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组件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车门内板上设置有加强件,加强件构造为钣金件,钣金件与车门内板的焊接面积大,但焊接并不能保证钣金件与车门内板之前完全接触,钣金件与车门内板之间的焊接位置可能存在缝隙,在车辆电泳的过程中,无法对缝隙内的部分进行防锈处理,未经过防锈处理的位置容易锈蚀,导致了钣金件与车门内板之间存在生锈的风险,严重影响了车门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组件,该车门组件的加强件本体与车门内板之间间隔设置,大大减小了加强件与车门内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强件与车门内板之间的焊接点少,提高了车门组件加工效率,同时车门组件生锈的概率小、重量轻、可靠性高。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门组件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车门组件包括:车门内板,所述车门内板包括内板本体部和设置在内板本体部的一侧且朝向外侧凸出的铰链安装部;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加强件本体、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所述加强件本体与所述内板本体部间隔开,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加强件本体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铰链安装部和内板本体部固定。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车门组件,加强件设置有与铰链安装部固定的第一固定支架、与内板本体固定的第二固定支架和连接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支架的加强件本体,加强件本体与内板本体部之间间隔设置,减小了加强件与车门内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强件与车门内板之间的焊接点少,缩短了车门组件的加工时间,减小了车门组件生锈的风险,提高了车门组件的可靠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件本体构造为板状结构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加强件本体的内端与所述内板本体间隔开,所述加强件本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支架,所述加强件本体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支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件本体上设置内端和外端中的至少一个弯折以形成加强翻边。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件本体上设置有减重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件本体的前端的高度大于所述加强件本体的后端的高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件本体的延伸方向与铰链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10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铰链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内板本体部的前端且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自由端且向前延伸;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与所述铰链安装部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与内板本体部焊接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件构造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加强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技术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车门组件,由于根据本技术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车门组件,因此该车辆的车门不易生锈,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车门组件的结构稳定,整车的重量轻,油耗地,经济性好。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强件与部分车门内板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车门组件100,车门内板110,内板本体部111,铰链安装部112,第一安装板1121,第二安装板1122,加强件120,加强件本体121,第一固定支架122,第一板部1221,第二板部1222,第二固定支架123,加强翻边101,减重孔1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门组件100。根据本技术的车门组件100包括车门内板110和加强件120,车门内板110包括内板本体部111和设置在内板本体部111的一侧且朝向外侧凸出的铰链安装部112,加强件120包括加强件本体121、第一固定支架122和第二固定支架123,加强件本体121与内板本体部111间隔开,第一固定支架122和第二固定支架123设置在加强件本体121的两端且分别与铰链安装部112和内板本体部111固定。相关技术中,车门内板上设置有加强件,加强件构造为钣金件,钣金件与车门内板的焊接面积大,但焊接并不能保证钣金件与车门内板之前完全接触,钣金件与车门内板之间的焊接位置可能存在缝隙,在车辆电泳的过程中,无法对缝隙内的部分进行防锈处理,未经过防锈处理的位置容易锈蚀,导致了钣金件与车门内板之间存在生锈的风险,严重影响了车门组件的使用寿命。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车门组件100,将加强件120设置为三个部分,第一固定支架122设置在加强件本体121的前端,第二固定支架123设置在加强件本体121的后端,第一固定支架122可以与铰链安装部112焊接固定,第二固定支架123可以与内板本体部111焊接固定,加强件本体121设置在第一固定支架122与第二固定支架123之间,同时加强件本体121与内板本体部111之间间隔开设置,根据本技术的加强件120中仅有第一固定支架122和第二固定支架123与车门内板110固定连接,大大减小了加强件120与车门内板110之间的接触面积,而加强件120与车门内板110之间的焊接面积减小,进而可以降低车门内板110发生锈蚀的风险。同时,如此设置加强件120可以减小车门组件100的焊接时间,提高车门组件100的加工效率。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车门组件100,加强件120设置有与铰链安装部112固定的第一固定支架122、与内板本体固定的第二固定支架123和连接第一固定支架122与第二固定支架123的加强件本体121,加强件本体121与内板本体部111之间间隔设置,减小了加强件120与车门内板110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强件120与车门内板110之间的焊接点少,缩短了车门组件100的加工时间,减小了车门组件100生锈的风险,提高了车门组件100的可靠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加强件本体121构造为板状结构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加强件本体121的内端与内板本体间隔开,加强件本体12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支架122,加强件本体121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支架123,板状结构的加强件本体121还可以在内外方向上延伸,加强件本体121不平行于竖直平面;铰链安装部112适于安装车门铰链以与车身连接,加强件120适于提高铰链安装部112的结构强度,在车门组件100安装后,铰链安装部112可以更好地支撑车门内板110,将加强件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内板(110),所述车门内板(110)包括内板本体部(111)和设置在内板本体部(111)的一侧且朝向外侧凸出的铰链安装部(112);加强件(120),所述加强件(120)包括:加强件本体(121)、第一固定支架(122)和第二固定支架(123),所述加强件本体(121)与所述内板本体部(111)间隔开,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22)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123)设置在所述加强件本体(121)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铰链安装部(112)和内板本体部(111)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内板(110),所述车门内板(110)包括内板本体部(111)和设置在内板本体部(111)的一侧且朝向外侧凸出的铰链安装部(112);加强件(120),所述加强件(120)包括:加强件本体(121)、第一固定支架(122)和第二固定支架(123),所述加强件本体(121)与所述内板本体部(111)间隔开,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22)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123)设置在所述加强件本体(121)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铰链安装部(112)和内板本体部(111)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本体(121)构造为板状结构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加强件本体(121)的内端与所述内板本体间隔开,所述加强件本体(12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支架(122),所述加强件本体(121)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本体(121)上设置内端和外端中的至少一个弯折以形成加强翻边(101)。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本体(121)上设置有减重孔(102)。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组件(100),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桃春,董彦龙,刘斌,董颖异,冉英超,刘猛,张志,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