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孔间隙可变化的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52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孔间隙可变化的燃烧器,其包括火盖、底座、连接组件以及炉头,所述火盖和底座上下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火孔,所述底座设置在炉头上,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火盖和炉头之间用于调节火孔间隙的大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火盖和炉头之间设置的连接组件调节火孔间隙的大小,使火孔中混合气体(燃气和空气)的流速与火焰的传播速度相匹配,避免混合气体的流速小于火焰传播的速度时产生的回火现象。

A Burner with Variable Firehole Clear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孔间隙可变化的燃烧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烧器
,具体涉及一种火孔间隙可变化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对于大气式燃烧器,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从火嘴喷出并被点燃,以此来实现加热;但是当混合气体的流速小于火焰传播的速度时,火焰可能逆流传播进火孔,即产生回火现象。回火现象的产生造成了不完全燃烧,影响燃烧器的稳定工作,同时还引起爆鸣声和噪音;假如回火导致火焰在混合管内进行,则火焰会破坏混合管的结构,甚至发生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孔间隙可变化的燃烧器,通过调节火孔间隙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回火的产生。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火孔间隙可变化的燃烧器,其包括火盖、底座、连接组件以及炉头,所述火盖和底座上下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火孔,所述底座设置在炉头上,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火盖和炉头之间用于调节火孔间隙的大小。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弹簧、上支柱和下支柱,所述上支柱固定在火盖的下表面,所述下支柱固定在炉头的上表面,所述上支柱和下支柱上下相对设置,所述弹簧套设在上支柱和下支柱上且依靠弹力使上支柱和下支柱之间留有间隙。优选地,所述间隙的大小随着弹簧弹力的减小而减小。优选地,当所述弹簧的弹性减小至使上支柱和下支柱接触后,火孔间隙的大小为0.6-0.8mm。优选地,所述火孔的初始间隙大小为1.0-1.4mm。优选地,所述上支柱和火盖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下支柱和炉头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四个,且均匀分布在火盖和炉头之间的圆周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连接组件自动调节火孔间隙的大小,保证混合气体的流速不小于火焰传播的速度时,避免了燃烧器因发生回火而造成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火孔间隙可变化的燃烧器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火孔间隙可变化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火孔间隙可变化的燃烧器中火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火孔间隙可变化的燃烧器中炉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火孔间隙可变化的燃烧器中炉头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火盖、2——底座、3——连接组件、4——炉头、5——火孔、31——弹簧、32——上支柱、33——下支柱、34——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火孔间隙可变化的燃烧器,如图1所示,其包括火盖1、底座2、连接组件3以及炉头4,其中:所述火盖1和底座2上下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火孔5,所述底座2设置在炉头4上,所述连接组件3设置在火盖1和炉头4之间用于调节火孔5间隙的大小;这样,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火盖1和炉头4之间设置的连接组件3调节火孔5间隙的大小,使火孔中混合气体(燃气和空气)的流速与火焰的传播速度相匹配,避免混合气体的流速小于火焰传播的速度时产生的回火现象。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弹簧31、上支柱32和下支柱33,所述上支柱32固定在火盖1的下表面,所述下支柱33固定在炉头4的上表面,所述上支柱32和下支柱33上下相对设置,所述弹簧31套设在上支柱32和下支柱33上且依靠弹力使上支柱32和下支柱33之间留有间隙34;这样,在初始阶段,通过弹簧31和上支柱32的配合,给火盖1最大的支撑力,此时,间隙34最大,火盖1和炉头4之间的火孔5的间隙也最大;随着燃烧的进行,弹簧31弹力变小,则其给火盖1的支撑力也相应减小,进而间隙34收缩,火盖1和炉头4之间的火孔5的间隙也慢慢变小,避免火焰在火孔5中的速度过高。另外,上支柱32和下支柱33还具有导向的作用,其可以保证上支柱32和下支柱33之间间隙34的均匀,进而保证了火孔5间隙大小的均匀,使燃烧器的燃烧更加稳定。所述间隙34的大小随着弹簧31弹力的减小而减小;随着弹簧31弹力的减小,其给火盖1的支撑力也相应减小,火盖1慢慢向下移动,带动上支柱32向下移动,因此,上支柱32和下支柱33之间的间隙34会减小。当所述弹簧31的弹性减小至使上支柱32和下支柱33接触后,火孔5间隙的大小为0.6-0.8mm;这样,当弹簧31弹力不足以支撑火盖1时,上支柱32和下支柱33完全接触,但此时火孔5并没有因此而闭合,保证了燃烧器的正常工作。为了保证燃烧器的负荷量,均衡燃烧器中混合气体的流速以及火焰的传播速度,所述火孔5的初始间隙大小为1.0-1.4mm。为了使燃烧器具有更好的整体性,所述上支柱32和火盖1一体成型,所述下支柱33和炉头4一体成型。所述连接组件3设置四个,且均匀分布在火盖1和炉头4之间的圆周面上,这样,保证了环形火孔5沿圆周方向每处的间隙大小都相同。工作过程:初始时,通过弹簧31和上支柱32的配合,给火盖1最大的支撑力,此时,间隙34最大,火盖1和炉头4之间的火孔5的间隙也最大,为1.0-1.4mm之间,保证了燃烧负荷;随着燃烧器的使用,火盖1温度升高,火焰的传播速度加快,而混合气体的流速不变;而此时弹簧31弹力减小,其给火盖1的支撑力也相应减小,火盖1慢慢向下移动,带动上支柱32向下移动,进而使火孔5的间隙也慢慢变小,因此,火焰的传播速度不会明显增加,使其与固定的混合气体的流速匹配,避免火焰的传播速度大于混合气体的流速而造成的回火现象。本实施例通过通过连接组件自动调节火孔间隙的大小,保证混合气体的流速不小于火焰传播的速度时,避免了燃烧器因发生回火而造成的安全隐患。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孔间隙可变化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火盖(1)、底座(2)、连接组件(3)以及炉头(4),所述火盖(1)和底座(2)上下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火孔(5),所述底座(2)设置在炉头(4)上,所述连接组件(3)设置在火盖(1)和炉头(4)之间用于调节火孔(5)间隙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孔间隙可变化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火盖(1)、底座(2)、连接组件(3)以及炉头(4),所述火盖(1)和底座(2)上下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火孔(5),所述底座(2)设置在炉头(4)上,所述连接组件(3)设置在火盖(1)和炉头(4)之间用于调节火孔(5)间隙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孔间隙可变化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弹簧(31)、上支柱(32)和下支柱(33),所述上支柱(32)固定在火盖(1)的下表面,所述下支柱(33)固定在炉头(2)的上表面,所述上支柱(32)和下支柱(33)上下相对设置,所述弹簧(31)套设在上支柱(32)和下支柱(33)上且依靠弹力使上支柱(32)和下支柱(33)之间留有间隙(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孔间隙可变化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猛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