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替代聚酰胺片基带的高强度传动平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44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替代聚酰胺片基带的高强度传动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平带具有五层结构,以涤纶织物或芳纶织物骨架层(5)为中心层,在中心层的上下两面由内向外依次复合有热塑性弹性体粘合过渡层(6)和橡胶耐磨层(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替代聚酰胺片基带的高强度传动平带尺寸稳定性好、利于高效传动、环保卫生、胶结方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替代聚酰胺片基带的高强度传动平带。(二)
技术介绍
高强度传送平带具有轻薄、柔韧、摩擦系数恒定、高弹性模量等特点, 从而具有低能耗、小传动轮径、转速恒定、使用寿命长、身长范围小等优 点。目前高强度传送平带多采用七层结构,如图1所示,即以聚酰胺片基 骨架层1为中心层,在中心层的上下两面由内向外依次复合有尼龙胶水粘合层2、锦纶织物过渡层3和橡胶耐磨层4。此种传动平带的缺点是聚氨酯 片基易吸湿变形、尺寸稳定性差,不利于高效传动;尼龙胶水含有间苯二 酚,有毒、易污染环境、且胶结麻烦。(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尺寸稳定性好、利于 高效传动、环保卫生、胶结方便的可替代聚酰胺片基带的高强度传动平带。 本技术提出的可替代聚酰胺片基带的高强度传动平带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替代聚酰胺片基带的高强度传动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平带具 有五层结构,以涤纶织物或芳纶织物骨架层为中心层,在中心层的上下两 面由内向外依次复合有热塑性弹性体粘合过渡层和橡胶耐磨层。3本技术可替代聚酰胺片基带的高强度传动平带,以高强度、低伸 长的涤纶织物或芳纶织物作为骨架层,使传送平带的尺寸稳定性好,更有利于高效传动;采用热塑性弹性体作为粘合层和过渡层,避免了使用含有间苯二酚的尼龙胶水,不产生有毒物质,环保卫生,胶结时采用热熔胶接, 加工工艺简单、胶结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以往的高强度传送带的断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可替代聚酰胺片基带的高强度传动平带的断面剖视图。图中聚酰胺片基骨架层l、尼龙胶水粘合层2、锦纶织物过渡层3、橡胶耐磨层4、涤纶织物或芳纶织物骨架层5、热塑性弹性体粘合过渡层6、 橡胶耐磨层7。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本技术可替代聚酰胺片基带的高强度传动平带,具有 五层结构,以涤纶织物或芳纶织物骨架层5为中心层,在中心层的上下两 面由内向外依次复合有热塑性弹性体粘合过渡层6和橡胶耐磨层7。权利要求1、一种可替代聚酰胺片基带的高强度传动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平带具有五层结构,以涤纶织物或芳纶织物骨架层(5)为中心层,在中心层的上下两面由内向外依次复合有热塑性弹性体粘合过渡层(6)和橡胶耐磨层(7)。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替代聚酰胺片基带的高强度传动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平带具有五层结构,以涤纶织物或芳纶织物骨架层(5)为中心层,在中心层的上下两面由内向外依次复合有热塑性弹性体粘合过渡层(6)和橡胶耐磨层(7)。本技术可替代聚酰胺片基带的高强度传动平带尺寸稳定性好、利于高效传动、环保卫生、胶结方便。文档编号F16G1/00GK201258943SQ200820041588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6日专利技术者吴国兴, 周瑞英, 庄崇顺, 汤明才, 谭佛元 申请人:江阴天祥塑化制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替代聚酰胺片基带的高强度传动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平带具有五层结构,以涤纶织物或芳纶织物骨架层(5)为中心层,在中心层的上下两面由内向外依次复合有热塑性弹性体粘合过渡层(6)和橡胶耐磨层(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佛元汤明才吴国兴周瑞英庄崇顺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天祥塑化制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