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蹦床,包括用于连接跳布的床框架(1),与床框架(1)连接的用于支撑床框架和跳布的多条支撑脚(2),设置在床框架一侧的扶手(3)及与扶手连接的扶手支撑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支撑杆(4)与床框架(1)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扶手支撑杆(4)连接的翅杆,翅杆的两侧分别沿床框架(1)外缘方向延伸设置,翅杆的两侧分别与床框架(1)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扶手支撑杆与床框架对应的位置设置与扶手支撑杆(4)连接的翅杆,将翅杆与均与床框架固定连接,能较好抵消用户扶住扶手在蹦床上弹跳过程中产生的横向方向作用力,提高扶手支撑杆与床框架连接的稳固性。
A trampo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蹦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蹦床。
技术介绍
蹦床运动是一项从蹦床反弹中表现杂技技巧的竞技运动,属于体操运动的一种,俗称“空中芭蕾”。蹦床运动中使用的蹦床主要由床框架、跳布,以及连接跳布与床框架的弹性件构成,整体与地面构成一定的高度。由于弹跳运动的趣味性,蹦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因此家用小蹦床成为家庭运动器材的宠儿。为了增加蹦床的安全性能,很多家用小蹦床会在床框架的旁边设置扶手,以供儿童、老人及新手使用。用户在弹跳过程中,用手扶住扶手,能极大提高弹跳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也给用户带的极大的安全感。现有的扶手大多通过扶手支撑杆与床框架连接,扶手支撑杆有的接触地面,有的不接触地面,直接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床框架一侧。但是,由于用户在使用扶手时,身体会上下跳动,而跳动过程中,身体不仅会竖向移动,还经常会出现横向移动情况,因此施加在扶手上的作用力,不仅仅只有竖直方向的作用力,还会出现横向方向的作用力,这样容易造成扶手支撑杆的晃动,如果长期使用,扶手支撑杆与床框架之间的连接会松动,同时还会造成支撑脚与床框架之间的连接出现松动,用户使用感觉会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扶手稳固不会晃动的蹦床。本技术解决上述首要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蹦床,包括用于连接跳布的床框架,与床框架连接的用于支撑床框架和跳布的多条支撑脚,设置在床框架一侧的扶手及与扶手连接的扶手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支撑杆与床框架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扶手支撑杆连接的翅杆,翅杆的两侧分别沿床框架外缘方向延伸设置,翅杆的两侧分别与床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翅杆可以为一根整体杆,此时翅杆的中部与扶手支撑杆固定连接,翅杆的中部,与扶手支撑杆固定连接,翅杆的两侧分别沿床框架外缘方向延伸设置;或者,所述翅杆也可以由第一翅杆和第二翅杆共同组成,其中第一翅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翅杆的第一端均与扶手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一翅杆的第二端和第二翅杆的第二端分别沿床框架外缘方向延伸设置,第一翅杆和第二翅杆分别与床框架固定连接。作为改进,翅杆与扶手支撑杆垂直设置。再改进,所述扶手支撑杆的下部与其中一条支撑脚固定连接,从而使扶手支撑杆的连接更稳固。再改进,所述扶手支撑杆的下部通过连接件与其中一条支撑脚固定连接,连接件优选为锁抱夹,所述连接件为锁抱夹,该锁抱夹包括两片能通过锁紧螺丝固定连接的金属抱片,且两片金属抱片内形成有分别容纳述扶手支撑杆和支撑脚的锁孔,这样就不需要在扶手支撑杆和支撑脚上打孔、锁螺丝或焊接,极大方便了蹦床的组装过程。作为优选,所述床框架呈圆形,所述翅杆为弧形杆,且翅杆的弧度分别与床框配合连接部位的弧度相一致,此时翅杆与床框架保持平行,可以使蹦床整体更加美观。另外,翅杆的两侧也通过锁抱夹与床框架固定连接,锁抱夹的结构与之前描述相同。为了进一步提高扶手支撑杆的连接稳固性,所述扶手支撑杆的底部设有用于与地面接触或固定的加强支撑杆,加强支撑杆与扶手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加强支撑杆的两侧向外延伸。加强支撑杆与扶手支撑杆垂直设置。所述床框架呈圆形,加强支撑杆弧形杆,且加强支撑杆的弧度与床框架对应映射部位的弧度相一致,可以使蹦床整体更加美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扶手支撑杆与床框架对应的位置设置翅杆,将翅杆两侧均与床框架固定连接,能较好抵消用户扶住扶手在蹦床上弹跳过程中产生的横向方向作用力,提高扶手支撑杆与床框架连接的稳固性,使扶手不会晃动,同时还能保护支撑脚与床框架连接结构,使支撑脚不会出现晃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蹦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蹦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蹦床,包括呈圆形的用于连接跳布的床框架1,用于支撑床框架1的支撑脚2,通过弹性件与床框架连接的跳布(图中未画出),设置在床框架一侧的扶手3及与扶手连接的扶手支撑杆4。本实施例中,扶手支撑杆4的下部通过连接件5与其中一条支撑脚2固定连接,所述扶手支撑杆4与床框架1对应的位置设有两根对称设置、且向外延伸的第一翅杆41a和第二翅杆41b,第一翅杆41a和第二翅杆41b与扶手支撑杆4垂直设置,第一翅杆41a的第一端和第二翅杆41b的第一端均与第一翅杆41a和第二翅杆41固定连接,如焊接;第一翅杆41a的第二端和第二翅杆41b的第二端分别沿床框架1外缘方向延伸设置,第一翅杆41a和第二翅杆41b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床框架1固定连接;并且第一翅杆41a和第二翅杆41b为弧形杆,且第一翅杆41a和第二翅杆41b的弧度分别与床框架1配合连接部位的弧度相一致。所述扶手支撑杆4的底部设有一根与扶手支撑杆垂直设置的加强支撑杆42,加强支撑杆42的中部与扶手支撑杆4底部固定连接,加强支撑杆42的两侧向外延伸,加强支撑杆42用于与地面接触及固定,加强支撑杆42同一为弧形杆,且加强支撑杆42的弧度与床框架1对应映射部位的弧度相一致。其中,连接件5为锁抱夹,该锁抱夹包括两片能通过锁紧螺丝53固定连接的金属抱片51、52,且两片金属抱片内51、52形成有分别容纳两个被连接件的锁孔a、b,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扶手支撑杆4与床框架1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扶手支撑杆4连接的翅杆41,翅杆41为一整体杆,翅杆41的中部与与扶手支撑杆4固定连接,翅杆41的两侧分别沿床框架1外缘方向延伸设置,其翅杆的两侧分别与床框架1固定连接,参见图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蹦床,包括用于连接跳布的床框架(1),与床框架(1)连接的用于支撑床框架和跳布的多条支撑脚(2),设置在床框架一侧的扶手(3)及与扶手连接的扶手支撑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支撑杆(4)与床框架(1)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扶手支撑杆(4)连接的翅杆,翅杆的两侧分别沿床框架(1)外缘方向延伸设置,翅杆的两侧分别与床框架(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蹦床,包括用于连接跳布的床框架(1),与床框架(1)连接的用于支撑床框架和跳布的多条支撑脚(2),设置在床框架一侧的扶手(3)及与扶手连接的扶手支撑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支撑杆(4)与床框架(1)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扶手支撑杆(4)连接的翅杆,翅杆的两侧分别沿床框架(1)外缘方向延伸设置,翅杆的两侧分别与床框架(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翅杆为一整体杆(41),整体杆(41)的中部与扶手支撑杆(4)固定连接,整体杆(41)的两侧分别沿床框架(1)外缘方向延伸设置;或所述翅杆包括第一翅杆(41a)和第二翅杆(41b),第一翅杆(41a)的第一端和第二翅杆(41b)的第一端均与扶手支撑杆(4)固定连接,第一翅杆(41a)的第二端和第二翅杆(41b)的第二端分别沿床框架(1)外缘方向延伸设置,第一翅杆(41a)和第二翅杆(41b)分别与床框架(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翅杆与扶手支撑杆(4)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平,卢雅鹏,
申请(专利权)人:唐小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