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波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医源性污染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换药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295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医源性污染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换药包,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表面套接有套袋,所述盒体的内部卡接有夹层,所述夹层的中心部位开有镊子夹槽,所述盒体的四周嵌接有密封圈,所述盒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销,所述旋转销的内部卡接有连接轴,所述盒体的一侧设置有放置槽。该种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功能实用,通过在夹层的内部设置有注射器槽、镊子夹槽和纱布槽可以有效的对医疗器械进行保存,且盒体和夹层的表壁喷涂有消毒液,可以有效的对医疗器械进行密封保护,通过将套袋采用压口闭合工艺进行封口,可以有效的增加其密封性,进而防止内部的医疗器械发生交叉感染的现象,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多样,功能性强,适合广泛推广。

A disposable sterile dressing change kit for preventing iatrogenic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医源性污染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换药包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医源性污染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换药包。
技术介绍
一次性无菌换药包由弯盘、垫单、镊子、纱布槽、棉球等组成。经密封包装及环氧乙烷灭菌仅供一次性使用。主要用于临床伤口、创面或手术切口换药用。从而克服了普通医疗器械重复使用灭菌不严造成的传染疾病的交叉感染又可减少医院用灭菌清毒的大量人力和物力使用方便有效的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为医生和疾病患者提供了健康保障,目前,各医疗单位供换药使用的是重复消毒的金属器械,洗涤、消毒比较麻烦,工作量大、费用高,现有的换药包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密封性较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医源性污染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换药包,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医源性污染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换药包,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表面套接有套袋,所述盒体的内部卡接有夹层,所述夹层的中心部位开有镊子夹槽,所述夹层的表面开有纱布槽,所述夹层的表面设置有注射器槽,所述盒体的四周嵌接有密封圈,所述盒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销,所述旋转销的内部卡接有连接轴,所述盒体的一侧设置有放置槽。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夹层设置于一个盒体的内部,所述放置槽设置于另一侧盒体的内部。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盒体通过连接轴和旋转销相互固定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盒体的转动角度为0-180度。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和夹层的材质均为软质塑料材质,所述盒体和夹层的表壁均喷涂有消毒液。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软质橡胶材质,所述密封圈的厚度为0.2-0.5cm,所述密封圈设置于两个盒体之间的连接处。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置于套袋的内部,所述套袋采用压口封口工艺包装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技术设计合理,功能实用,通过在夹层的内部设置有注射器槽、镊子夹槽和纱布槽可以有效的对医疗器械进行保存,且盒体和夹层的表壁喷涂有消毒液,可以有效的防止放置的医疗器械发生交叉感染的现象,通过将盒体的密封处采用密封圈密封,可以有效的对医疗器械进行密封保护,通过将套袋采用压口闭合工艺进行封口,可以有效的增加其密封性,进而防止内部的医疗器械发生交叉感染的现象,该技术结构多样,功能性强,适合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盒体;2、夹层;3、密封圈;4、放置槽;5、连接轴;6、旋转销;7、注射器槽;8、镊子夹槽;9、纱布槽;10、套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防止医源性污染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换药包,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的表面套接有套袋10,所述盒体1的内部卡接有夹层2,所述夹层2的中心部位开有镊子夹槽8,所述夹层2的表面开有纱布槽9,所述夹层2的表面设置有注射器槽7,所述盒体1的四周嵌接有密封圈3,所述盒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销6,所述旋转销6的内部卡接有连接轴5,所述盒体1的一侧设置有放置槽4。其中,所述盒体1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夹层2设置于一个盒体1的内部,所述放置槽4设置于另一侧盒体1的内部,可以通过两个盒体1放置更多的医疗器具,进而增加其实用性。其中,两个所述盒体1通过连接轴5和旋转销6相互固定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盒体1的转动角度为0-180度。其中,所述盒体1和夹层2的材质均为软质塑料材质,所述盒体1和夹层2的表壁均喷涂有消毒液,可以通过盒体1和夹层2内壁涂有的消毒液,可以有效的对器械起到消毒的效果。其中,所述密封圈3的材质为软质橡胶材质,所述密封圈3的厚度为0.2-0.5cm,所述密封圈3设置于两个盒体1之间的连接处,可以通过密封圈3增加两个盒体1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进而器械受到污染感染。其中,所述盒体1置于套袋10的内部,所述套袋10采用压口封口工艺包装而成,可以通过套袋10有效的对盒体1起到密封的效果,防止器械受到感染。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防止医源性污染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换药包,使用时,首先将注射器、镊子和纱布依次置放于夹层2的内部,再将夹层2卡接于一个盒体1的内部,同时将手套放置于放置槽4的内部,通过连接轴5和旋转销6的配合,使两个盒体1相互闭合,并且通过密封圈3进行密封,同时将闭合的盒体1置于套袋10的内部,再将套袋10采用压口闭合工艺进行封口,进而有效的增加其密封性,防止器械发生交叉感染。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医源性污染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换药包,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置于套袋(10)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内部卡接有夹层(2),所述夹层(2)的中心部位开有镊子夹槽(8),所述夹层(2)的表面开有纱布槽(9),所述夹层(2)的表面设置有注射器槽(7),所述盒体(1)的四周嵌接有密封圈(3),所述盒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销(6),所述旋转销(6)的内部卡接有连接轴(5),所述盒体(1)的一侧设置有放置槽(4);所述盒体(1)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夹层(2)设置于一个盒体(1)的内部,所述放置槽(4)设置于另一侧盒体(1)的内部,两个所述盒体(1)通过连接轴(5)和旋转销(6)相互固定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盒体(1)的转动角度为0‑180度;所述盒体(1)和夹层(2)的材质均为软质塑料材质,所述盒体(1)和夹层(2)的表壁均喷涂有消毒液,可以有效的防止放置的医疗器械发生交叉感染的现象;所述密封圈(3)的材质为软质橡胶材质,所述密封圈(3)的厚度为0.2‑0.5cm,所述密封圈(3)设置于两个盒体(1)之间的连接处,通过将盒体(1)的密封处采用密封圈(3)密封,可以有效的对医疗器械进行密封保护;所述套袋(10)采用压口封口工艺包装而成,通过将套袋(10)采用压口闭合工艺进行封口,可以有效的增加其密封性,进而防止内部的医疗器械发生交叉感染的现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医源性污染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换药包,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置于套袋(10)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内部卡接有夹层(2),所述夹层(2)的中心部位开有镊子夹槽(8),所述夹层(2)的表面开有纱布槽(9),所述夹层(2)的表面设置有注射器槽(7),所述盒体(1)的四周嵌接有密封圈(3),所述盒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销(6),所述旋转销(6)的内部卡接有连接轴(5),所述盒体(1)的一侧设置有放置槽(4);所述盒体(1)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夹层(2)设置于一个盒体(1)的内部,所述放置槽(4)设置于另一侧盒体(1)的内部,两个所述盒体(1)通过连接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波康艳宾陈彩芳李林武唐平
申请(专利权)人:吕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