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的焊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291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的焊接工装,包括底板和若干个支撑组件,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支脚,所述底板表面设有呈矩阵分布的圆形的通孔,所述支撑组件可旋转的插设在通孔内,所述支撑组件的上部设有夹持组件,本装置使用灵活性高,适用于大部分零部件的夹持,可自由组合和调节,通用性好,有效降低频繁设计和制作焊接工装的成本。

A Welding Tool for Automobile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部件的焊接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零部件工装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汽车零部件的焊接工装。
技术介绍
汽车上的很多零部件都需要经过焊接工序,不同零部件在焊接时采用的夹紧工装不同,不同类型不同尺寸的零部件均需要对应的焊接工装,如此繁多的焊接工装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与占地面积,为此,亟需设计出一种通用的焊接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零部件的焊接工装,以解决前述
技术介绍
中的全部缺陷或之一。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零部件的焊接工装,包括底板和若干个支撑组件,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支脚,所述底板表面设有呈矩阵分布的圆形的通孔,所述支撑组件可旋转的插设在通孔内,所述支撑组件的上部设有夹持组件。可选的,所述通孔沿其圆周均布有若干个卡孔,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圆柱形的支柱,所述支柱的上部固定有上支板,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上支板的上部,所述支柱的外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卡孔配合的卡条,所述支柱的中部套设有下支板,所述下支板的侧面贯穿有螺纹连接的螺栓,所述螺栓的底部与支柱的外壁抵紧。可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支板上部的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U形架,所述U形架的开口端背对直线驱动装置且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两端垂直设有滑动连接的滑杆,所述滑杆远离直线驱动装置的一端固定有夹板,所述滑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夹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横板上,所述横板的中部垂直设有螺纹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远离直线驱动装置的一端设有压板。可选的,所述螺杆靠近压板的一端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固定有百分表,所述百分表的测量头在未受力时与压板朝向夹板的一面平齐。可选的,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推杆中的任意一种。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零部件的焊接工装,本装置使用灵活性高,适用于大部分零部件的夹持,可自由组合和调节,通用性好,有效降低频繁设计和制作焊接工装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焊接工装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焊接工装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通孔示意图。其中1-底板,2-通孔,21-卡孔,3-支撑组件,31-上支板,32-支柱,33-卡条,34-下支板,35-螺栓,4-夹持组件,41-直线驱动装置,42-滑杆,43-弹簧,44-U形架,45-横板,46-螺杆,47-压板,48-夹板,49-固定座,410-百分表,5-支脚。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中」、「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和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基于上述目的提供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的焊接工装,包括底板1和若干个支撑组件3,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有支脚5,所述底板1表面设有呈矩阵分布的圆形的通孔2,所述支撑组件3可旋转的插设在通孔2内,所述支撑组件3的上部设有夹持组件4。参照图1-2所示,作为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零部件的焊接工装,在底板1上设置若干个矩阵分布的通孔2,通孔2内插设有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的上部设有夹持组件4,如图1,根据零部件的轮廓形状选择适当数量的支撑组件3,将支撑组件3沿着零部件的轮廓插设在通孔2内,通过支撑组件3上部的夹持组件4对零部件进行夹持,为了便于对零部件进行夹紧,支撑组件3可旋转的插设在通孔2内,从而使位于其上部的夹持组件4角度可调整,以方便对异形零部件的夹持,本装置使用灵活性高,适用于大部分零部件的夹持,可自由组合和调节,通用性好,有效降低频繁设计和制作焊接工装的成本。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通孔2沿其圆周均布有若干个卡孔21,进一步的,相邻卡孔21的间距可选为15°、20°或30°中的任意一种,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圆柱形的支柱32,所述支柱32的上部固定有上支板31,所述夹持组件4设置在上支板31的上部,所述支柱32的外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卡孔21配合的卡条33,支柱32与圆形的通孔2配合,卡条33与卡孔21配合,转动支柱32,使卡条33卡入不同的卡孔21中,以此调节支柱32的角度,同时卡条33也限制了支柱32的旋转,确保在夹持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支柱32的中部套设有下支板34,所述下支板34的侧面贯穿有螺纹连接的螺栓35,所述螺栓35的底部与支柱32的外壁抵紧,转动螺栓35,使螺栓35远离支柱32的外壁,使下支板34可沿着支柱32上下滑动,如图2所示,支柱32插在通孔2内,下支板34设置在底板1表面,通过调节下支板34的高度,可对上支板31上部的夹持组件4的高度进行调整,方便对零部件的夹持,焊接时通过螺栓35将下支板34与支柱32锁紧,保持支柱32的高度不变。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夹持组件4包括设置在上支板31上部的直线驱动装置41,所述直线驱动装置41的输出端设有U形架44,所述U形架44的开口端背对直线驱动装置41且设有横板45,所述横板45的两端垂直设有滑动连接的滑杆42,所述滑杆42远离直线驱动装置41的一端固定有夹板48,所述滑杆42上套设有弹簧43,所述弹簧43的一端固定在夹板48上,另一端固定在横板45上,所述横板45的中部垂直设有螺纹连接的螺杆46,所述螺杆46远离直线驱动装置41的一端设有压板47,在对零部件进行夹持时,通过直线驱动装置41推动U形架44朝向零部件的方向移动,U形架44推动横板45进行移动,横板45通过弹簧43推动夹板48移动,当夹板48与零部件表面接触后,弹簧43被压缩,横板45继续朝向夹板48移动,横板45上设有滑动连接的滑杆42,弹簧43在压缩的过程中,横板45在滑杆42上滑动,滑杆42起导向作用,使夹板48保持不偏离,夹板48对零部件的夹持力主要来源于弹簧43压缩时产生的压力,通过直线驱动装置41驱动横板45移动,使横板45与夹板48的间距改变,弹簧43的压缩量进行同步的改变,进一步的,弹簧43压缩量越大,夹板48对零部件的夹持力越大,弹簧43压缩量越小,夹板48对零部件的夹持力越小,根据零部件夹持面的材质,选用适当的夹持力大小,使弹簧43的形变量适中,然后转动螺杆46,使螺杆46前端的压板47与夹板48表面接触但不压紧,压板47与夹板48接触后,可避免在焊接过程中,夹板48受外力后朝横板45方向发生偏动,导致零部件不被夹紧,并且压板47与夹板48仅接触并不相互抵紧,确保不再施加额外的压力给夹板48,有效对零部件的夹持面进行保护,防止夹紧力过大造成损坏。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螺杆46靠近压板47的一端设有固定座49,所述固定座49上固定有百分表410,所述百分表410的测量头在未受力时与压板47朝向夹板48的一面平齐,转动螺杆46时,当百分表410的测量头与夹板4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零部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若干个支撑组件(3),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有支脚(5),所述底板(1)表面设有呈矩阵分布的圆形的通孔(2),所述支撑组件(3)可旋转的插设在通孔(2)内,所述支撑组件(3)的上部设有夹持组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若干个支撑组件(3),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有支脚(5),所述底板(1)表面设有呈矩阵分布的圆形的通孔(2),所述支撑组件(3)可旋转的插设在通孔(2)内,所述支撑组件(3)的上部设有夹持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沿其圆周均布有若干个卡孔(21),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圆柱形的支柱(32),所述支柱(32)的上部固定有上支板(31),所述夹持组件(4)设置在上支板(31)的上部,所述支柱(32)的外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卡孔(21)配合的卡条(33),所述支柱(32)的中部套设有下支板(34),所述下支板(34)的侧面贯穿有螺纹连接的螺栓(35),所述螺栓(35)的底部与支柱(32)的外壁抵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4)包括设置在上支板(31)上部的直线驱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凤刚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乐维汽车装备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