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索夹具,其设有一柱型本体,该柱型本体于轴向设有一恰与两并靠钢索相匹配的长形钢索孔道,并以交错设置形态于钢索孔道相对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以上的迫紧螺件,利用各迫紧螺件所形成的交错抵压迫紧作用,稳固地将钢索端部加以锁固定位,借以提升钢索夹具的束紧强度及使用安全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以稳固地将钢索端 部夹固定位的新型钢索夹具。技术背景目前常见的钢索夹具的结构形态如图5、图6所示,该钢索夹具9 0 包含有一以铸造方式成型的鞍型块9 1、 一 U型杆件9 2以及二螺帽93 ;其中,该鞍型块9 1于板面间隔设有二个用以供该U型杆件9 2所 设两螺杆端穿过的穿孔9 1 1,并于鞍型块9 l的两侧各设有一对侧臂9 12;在装配使用时,让钢索5 0通过鞍型块9 l与U型杆件9 2所 围设形成的夹持区9 4 ,配合以两螺帽9 3相对螺锁于U型杆件9 2所 产生的束紧作用,如图5所示,达到以钢索夹具9 0将钢索5 O夹固定 位的效能。然而本创作人经过实际的操作使用后发现,现有的钢索夹具9 0以 铸造方式成型的鞍型块9 l的结构强度较差,容易发生材料疲劳或破坏 的问题,并且现有的钢索夹具9 O仅利用单一个U型杆件9 2来提供束 紧作用,其所能够产生的束紧效果相当有限,特别是如图6所示,由于 钢索5 0与鞍型块9 l之间残留有相当大的间隙,只要束紧部位的钢索 5 O发生变形、钢索5 0负荷过重或螺帽9 3发生松动,都可能会发生 钢索5 O松动滑脱的问题,直接影响到钢索夹具9 O的使用效能及安全 性,实在有再加以研究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钢索夹具存在 的束紧强度不佳及钢索容易松动滑脱等问题及限制,而提供一种钢索夹 具,其可以稳固地将钢索端部夹固定位。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索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柱型本体,是轴向贯穿设有 一呈长孔形态的孔道,并在相对该孔道两端的两相对侧外周面,以相对 交错设置形态分别设有一个以上与该孔道相连通的螺孔;以及于各螺孔 各结合设有一迫紧螺件。前述的钢索夹具,其中柱型本体位于所述孔道两端的内壁面设为一 粗糙面。前述的钢索夹具,其中柱型本体在所述孔道内壁面相对于所述迫紧 螺件的位置,间隔凹设有数道肋沟。前述的钢索夹具,其中螺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孔道的宽度。前述的钢索夹具,其中迫紧螺件设有一用以抵压钢索的抵压端,该 抵压端的端面设为平面形式。前述的钢索夹具,其中柱型本体设有三个交错设置于两相对侧的所 述螺孔。前述的钢索夹具,其中螺孔的直径是大于两相邻螺孔的间距。 前述的钢索夹具,其中螺孔的直径是大于所述孔道的宽度。 前述的钢索夹具,其中迫紧螺件设有一用以抵压钢索的抵压端,该 抵压端的端面设为平面形式。本技术所提供钢索夹具,可以获得的优点及功效至少包括1 、本技术的柱型本体是以钢材车制或锻造方式制成,搭配刚 好与钢索直径相匹配的长形钢索孔道设计,有效地解决现有鞍型夹具容 易发生材料疲劳或破坏的问题,大幅提高钢索夹具的结构强度及安全性。2 、本技术利用设有钢索孔道的柱型本体,搭配呈交错形态设 置的各迫紧螺件,能够有效地对钢索形成两个以上类似于S形交错设置 的抵压变形区域,有效地大幅提高钢索夹具的束紧锁固定位效能。3 、本技术设于柱型本体的钢索孔道的规格尺寸是恰与钢索的直径相匹配,利用迫紧螺件抵压迫紧时,钢索与孔道之间几乎没有残留 间隙,不会发生因为钢索变形而造成钢索松动滑脱的问题,有效确保钢 索夹具的束紧锁固效能。4、本技术于钢索孔道相对于各迫紧螺件的内壁面设有粗糙面及多个肋沟等构造,能够进一步提高钢索夹具对钢索的抵压咬合定位效 能及使用安全性。5、本技术将各迫紧螺件用以抵压迫紧钢索的抵压端的端面设 为平面形式,借以提高抵压迫紧效果,并且避免伤害到钢索。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剖面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使用状态的侧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使用状态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现有钢索夹具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6是现有钢索夹具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 0柱型本体 1 1孔道1 2螺孔 1 3粗糙面1 4肋沟2 0迫紧螺件 2 1抵压端 2 2驱动端5 0钢索9 0钢索夹具 9 1鞍型块9 1 1穿孔 9 12侧臂9 2 U型杆件 9 3螺帽9 4夹持区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提供的钢索夹具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该钢索夹具是包含有一柱型本体1 0及二个以上的迫紧螺件2 0;其中该柱型本体1 0是以钢材车制构成或锻造方式制成的块柱形态,并依据相互搭配的钢索5 0直径,于柱型本体1 0的轴心位置贯穿设有一呈长孔形态的孔道l1,如图所示实施例的孔道ll的截面形状设为大致等于两钢索5 0并靠时的长孔形状相符;该柱型本体1 0以相对交错 的设置形态,在相对于长形孔道l 1两端的两相对侧外周面分别各设有一个以上与孔道l l相连通的螺孔l 2,各螺孔l 2的直径是略大于长形孔道l l的宽度,以及两相邻螺孔l 2的间距;如图所示实施例的柱型本体l0于两相对侧分别设为二个螺孔12 与一个螺孔l 2交错设置的实施形态,并且为了加强对钢索5 0的抵压 咬合效果,本技术将柱型本体l 0位于长形孔道1 l两端的内壁面 设有粗糙面l 3,并且在相对于迫紧螺件2 0的位置间隔凹设有数道肋沟1 4 ;各迫紧螺件2 0是分别螺锁结合于相对应的螺孔1 2处的螺杆构 造,其在朝向长形孔道1 1的一端形成一用以抵压钢索5 0的祇压端2 1,并于朝向柱型本体l O外部的一端形成一用以供工具驱动的驱动端 2 2;其中,该抵压端2 l的端面设为平面形式,以避免伤害到钢索5 0;该驱动端2 2可以设为一字形槽、十字形槽或六角形沉孔等各种形 式,如图所示实施例的驱动端2 2设为六角形沉孔形态。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在装配使用时,将钢索5 0穿 过柱型本体l 0的长形孔道1 l后,再将钢索5 O的端部重新穿过长形 孔道1 1,意即有两道钢索5 0并靠通过长形孔道1 1而与长形孔道1 l形成相匹配形态;接着逐一以工具将各迫紧螺件2 0强力地予以螺锁 迫紧,即可让各迫紧螺件2 1以抵压端2 l将钢索5 0略微弯折而抵靠 于柱型本体l 0相对侧所设的粗糙面1 3及肋沟1 4上,如图3所示, 有效地对钢索5 O产生两个以上类似于S形交错设置的抵压变形区域的 稳固束紧定位效果。再者,本技术的柱型本体l O是以钢材车制或锻造方式制成, 能够大幅提高钢索夹具的结构强度,并且如图4所示,由于钢索孔道l 1的规格尺寸是恰与并靠钢索5 0的直径相匹配,让钢索5 0与孔道1 l之间几乎没有残留间隙,能够避免钢索5 0于锁固后再发生变形而松 动,确保钢索夹具对钢索5 0的抵压咬合定位效能及使用安全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 范围内。权利要求1. 一种钢索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柱型本体,是轴向贯穿设有一呈长孔形态的孔道,并在相对该孔道两端的两相对侧外周面,以相对交错设置形态分别设有一个以上与该孔道相连通的螺孔;以及于各螺孔各结合设有一迫紧螺件。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索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柱型本体,是轴向贯穿设有一呈长孔形态的孔道,并在相对该孔道两端的两相对侧外周面,以相对交错设置形态分别设有一个以上与该孔道相连通的螺孔;以及 于各螺孔各结合设有一迫紧螺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耀中,赖名彦,
申请(专利权)人:德昌螺丝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