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俊德专利>正文

自行车链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272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链条,是由滚子及内、外链片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内链片介于两端穿孔之间的中央部位,在内链片上、下缘处各向外倾斜突出而形成倾斜面,以扩大滚子两侧边的内链片中央外缘处的间隙距离,而具有利于变速的功效。(*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链条,特别是一种内链片间的中央间隙距离较大而利于变速的自行车链条。以往自行车链条的构造通常是在滚子两侧枢接二内链片及二外链片,而外链片连接二相邻的内链片,如此组合成一条链条。当自行车要变速时,是利用链条转换到不同直径的链轮上运转,以达到变速的效果,而链条从一链轮转换到另一链轮的过程中,链条必须先呈歪斜的角度,使二内链片或二外链片之间的某一间隙先行套入要变换链轮的链齿上,才可以拉动往后所有链片之间的间隙全部套入要变换的链轮链齿上;因此在变速过程中,内链片或外链片中央部位底缘经常会与链齿顶面相摩擦接触,而以往链条的链片由于各处的厚度均为一样,因此变速时时常会被要变换链轮的链齿顶面所顶住(或称咬齿),而使变速不顺畅,或容易发生脱链的现象。由以上说明可知,如何在不影响链条的正常规格下,而适当的加大二内、外链片之间的间距为使变速顺畅、确实是关键的所在。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流利、顺畅的自行车链条。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内链片介于两端头穿孔之间的中央部位,在其上、下缘各向外斜突出。而形成倾斜面,以扩大滚子两边的内链片中央外缘处之间隙距离,而具有变速顺畅、流利的功效。为实现上述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现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在后,其中图示分别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内链片的正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如图1-3所示,主要是由滚子1及内、外链片2、3所组成,藉由销轴3将三者销接组合成一体,内链片2介于两端头穿孔21之间的中央部位,在内链片2上、下缘处各冲压向外突出,形成向外倾斜的倾斜面22,倾斜面22的倾斜角度Q约为10-15度。本实施例由于在不影响链条的正常规格下,对内链片2中央部位上、下缘向外冲压突出倾斜面22,所以相对二内链片2于中央外缘处之间隙距离C较以往的间隙D大约1mm的宽度,间隙距离C的加大,再加上倾斜面22的导引作用,链片间的间隙可迅速而流利的套上链齿,以顺畅的完成变速动作。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链条,是由滚子及内、外链片所组成,藉销轴将三者组合成一体,其特征在于内链片介于两端头穿孔之间的中央部位,在内链片上、下缘处各向外突出形成倾斜面。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条,其特征在于内链片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0-15度。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链条,是由滚子及内、外链片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内链片介于两端穿孔之间的中央部位,在内链片上、下缘处各向外倾斜突出而形成倾斜面,以扩大滚子两侧边的内链片中央外缘处的间隙距离,而具有利于变速的功效。文档编号F16G13/06GK2118207SQ9220802公开日1992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17日专利技术者吴俊德 申请人:吴俊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链条,是由滚子及内、外链片所组成,藉销轴将三者组合成一体,其特征在于内链片介于两端头穿孔之间的中央部位,在内链片上、下缘处各向外突出形成倾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德
申请(专利权)人:吴俊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