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多应用系统以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200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30 01:51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多应用系统、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系统包括:平台单元,包含人脸识别服务模块和人脸信息管理模块,为所述系统提供基于人脸识别的数据和服务;插件单元,包含web插件、移动端插件和嵌入式插件,根据不同的接入方式采用不同的插件与用户对接;接口单元,连接平台单元和插件单元,用于服务和数据的调用及集成。本公开通过对基于人脸识别的服务层、数据层、拓展层的深层开发,实现了高识别精度和安全性、多应用场景的多应用系统的建立。

A Multi-appl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Based on Face Reco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多应用系统以及装置
本公开涉及生物识别领域和系统软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多应用系统、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的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无论是参与到何种的社会场景中,身份认证都是必须的先决条件,乘坐公共交通你要刷卡上车、登录各种应用系统你需要输入用户名密码、购物你需要提供支付密码、银行卡办理业务你需要提供身份信息等等,都属于身份认证的范畴。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都需要繁琐的认证过程,条件多,耗时长,而且准确率不能保证,这在效率极低的认证方式,当前高速运转的社会环境中,不可忍受。人脸识别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极大的提供了身份认证的效率和准确度,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也有了快速发展,如常见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应用、考勤应用、应用系统登录、安检应用等,新闻经常报道的演唱会抓捕逃犯,就是人脸识别安检应用的例子。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各类应用开始广泛的使用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社会活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的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存在如下缺陷:小型识别终端,认证必须联网:一般的人脸识别应用,都是使用小型的识别终端,如手机、面板、浏览器等。这类应用,识别服务都是部署在公共的网络服务器中,识别过程中,终端设备必须要保持网络连接,并且对连接网络的要求较高。大型识别终端,只能单机认证:对于保密性要求高的特殊环境中,人脸识别应用都是基于大型终端进行开发,人脸底库管理、识别服务、识别入口等都在同一个设备当中,这样可以保证终端的离线识别,但是保证了安全性,却大大的增加了使用的方便性,如果多个终端都需要接入该应用,则需要对多个终端单独部署,单独进行人脸底库管理,极大的增加了维护的工作量,并且数据无法同步。只能支持单应用场景使用:当前基于人脸识别的各类应用,都采用了单应用场景的开发模式,如一个考勤应用,识别服务,人脸底库管理等都只能服务考勤应用,如果其他应用需要接入,则会导致门禁应用和新接入应用的识别底库冲突,存在两个应用的识别权限混淆问题,而且多个应用同时接入,会导致底库数量急速增加,导致应用识别效率降低。以识别终端为主体、局限式开发:当前基于人脸识别的各类应用,都是基于识别终端为主题进行应用开发,如门禁应用,是基于面板终端进行的识别开发,如果要扩展一个以浏览器为终端的应用,则需要重新进行开发,扩展性和兼容性较差。由上可知,需要提供一种或多种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多应用系统、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多应用系统,包括:平台单元,包含人脸识别服务模块和人脸信息管理模块,为所述系统提供基于人脸识别的数据和服务;插件单元,包含web插件、移动端插件和嵌入式插件,根据不同的接入方式采用不同的插件与用户对接;接口单元,连接平台单元和插件单元,用于服务和数据的调用及集成。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平台单元还包括:人脸识别服务模块,用于提供人脸识别,活体检测,人脸特征值获取服务;人脸信息管理模块,用于进行人脸信息管理,底库分组管理、识别设备终端管理。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服务模块在采集到照片时,进行人脸检测,若存在人脸信息,则进行人脸识别以及活体检测,人脸识别采用基于几何特征方法和基于模板的特征脸方法相结合的识别方法。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服务模块的识别服务采用微服务架构进行部署,可同时支撑一秒万次的识别服务。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人脸信息管理模块采用了统一底库池及多应用分组的管理方案,对底库池进行逻辑划分,针对不同的应用按照逻辑分组进行识别,提高了识别效率。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插件单元为业务系统接入人脸识别能力的方式,根据接入方式不同,分为web插件、移动端插件和嵌入式插件,基于不同的设备,不同的业务需求,通过插件式的接入方式,提供相对应的支撑服务。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插件单元为动态切换终端识别模式,识别模式包含在线识别和离线识别。在线识别是常规模式,即人脸信息、底库管理、识别服务均在云端部署,识别终端通过网络连接使用。离线模式为人脸、底库信息和识别服务均在终端上,可保证在断网的情况下能正常识别。为了保证多个终端能共享人脸信息和底库信息,离线模式采用了云端管理,终端联网同步的方案。终端一次联网同步后,即可实现离线使用。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系统为申请审核接入制,在终端设备进行人脸识别初次接入时,会进行识别设备注册功能:填写应用系统IP和端口,识别服务器IP和端口,提交;管理员在管理系统进行审批,并设置识别设备的有效期、关联设备使用场景;终端按照管理员设置的场景选择对应的人员信息分组,进入识别界面。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多应用装置,包括:平台单元模块,包含人脸识别服务模块和人脸信息管理模块,用于为所述系统提供基于人脸识别的数据和服务;插件单元模块,包含web插件、移动端插件和嵌入式插件,用于根据不同的接入方式采用不同的插件与用户对接;接口单元模块,连接平台单元和插件单元,用于服务和数据的调用及集成。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基于人脸识别的多应用系统,包括平台单元,包含人脸识别服务模块和人脸信息管理模块,为所述系统提供基于人脸识别的数据和服务;插件单元,包含web插件、移动端插件和嵌入式插件,根据不同的接入方式采用不同的插件与用户对接;接口单元,连接平台单元和插件单元,用于服务和数据的调用及集成。所述系统通过对基于人脸识别的服务层、数据层、拓展层的深层开发,实现了高识别精度和安全性、多应用场景的多应用系统的建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更高的识别精度和效率:人脸识别前先进行人脸检测,减少无效识别,提高识别效率,识别算法采用基于几何特征方法和基于模板的特征脸方法相结合的识别方法,并加入了活体检测,识别精确度大大提升。人脸信息管理: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对人员信息进行分组管理,减少无关人脸的检测,为同时支撑多个场景的人脸识别提供了底库支撑。识别设备注册管理:为了对识别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每个设备在初次接入的时候都会进行设备注册,填写设备信息,识别服务器信息等,管理员后台审核通过,并关联设备识别人脸分组之后才能使用,防止非法设备接入系统。已完善的业务功能:本系统基于人脸识别已经提供了一系列的业务功能,如PC端应用系统的刷脸登录,APP的刷脸登录,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多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平台单元,包含人脸识别服务模块和人脸信息管理模块,为所述系统提供基于人脸识别的数据和服务;插件单元,包含web插件、移动端插件和嵌入式插件,根据不同的接入方式采用不同的插件与用户对接;接口单元,连接平台单元和插件单元,用于服务和数据的调用及集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多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平台单元,包含人脸识别服务模块和人脸信息管理模块,为所述系统提供基于人脸识别的数据和服务;插件单元,包含web插件、移动端插件和嵌入式插件,根据不同的接入方式采用不同的插件与用户对接;接口单元,连接平台单元和插件单元,用于服务和数据的调用及集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单元还包括:人脸识别服务模块,用于提供人脸识别,活体检测,人脸特征值获取服务;人脸信息管理模块,用于进行人脸信息管理,底库分组管理、识别设备终端管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服务模块在采集到照片时,进行人脸检测,若存在人脸信息,则进行人脸识别以及活体检测,人脸识别采用基于几何特征方法和基于模板的特征脸方法相结合的识别方法。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服务模块的识别服务采用微服务架构进行部署,可同时支撑一秒万次的识别服务。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信息管理模块采用了统一底库池及多应用分组的管理方案,对底库池进行逻辑划分,针对不同的应用按照逻辑分组进行识别,提高了识别效率。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单元为业务系统接入人脸识别能力的方式,根据接入方式不同,分为web插件、移动端插件和嵌入式插件,基于不同的设备,不同的业务需求,通过插件式的接入方式,提供相对应的支撑服务。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旭东徐永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