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机组节能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1539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组节能减震装置,包括水平分布的支撑平板(3);支撑平板(3)的顶面用于放置空调机组中能够产生震动的预设机器;支撑平板(3)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一根垂直分布的支架(2);每根支架(2)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压电晶体(1)。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空调机组节能减震装置,其能够有效地对空调机房进行减震,避免现在的空调机房由于机器的运转使得邻室噪声干扰较大,影响环境内及周边人员的舒适度,同时,合理有效的将空调机房内机器震动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电能,为空调机房内的其他用电设备提供电能,达到节能的效果,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An Energy Saving and Shock Absorbing Device for Air Conditioning Un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机组节能减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暖通空调节能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机组节能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空调机组是空调机房内由各种空气处理功能段组装而成的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目前,空调机组往往是空调机房内的噪声主要来源,这不仅仅会对与机房的邻室产生噪声污染,而且会对震源附近的设备的硬度与强度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消除空调机组的震动,是空调机房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目前暖通空调的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在空调机房内也会有较多的用电设备,如机房内的照明、机房通风设备、应急灯、机房监控系统等长期持续使用的用电设备,而这些辅助设备用电的能耗,使得暖通空调的能耗更高。对于目前在市场上流行的空调减震器,依旧停留在一些传统的减震器材,如:空调机组弹簧减震器、空调机组橡胶减震垫、空调机组空气气垫、阻尼减震器等。这些减震设备已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更好的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使得空调机组内由震动产生的能量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并实现减震的效果,成为一种新的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空调机组节能减震装置。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节能减震装置,包括水平分布的支撑平板;支撑平板的顶面用于放置空调机组中能够产生震动的预设机器;支撑平板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一根垂直分布的支架;每根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压电晶体。其中,支撑平板的顶面固定设置有空调电机和空调送风机;空调电机的输出轴和空调送风机中风叶盘中心位置的转轴,通过环形分布的传送带相连接。其中,空调电机和空调送风机位于空调机组具有的中空的送风段壳体内;压电晶体的底面,与送风段壳体的底部四个角内侧面相连接。其中,送风段壳体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弹簧减震器;弹簧减震器位于水平分布的基座顶面。其中,空调送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出风口软接管的一端;出风口软接管的另一端,与室内空间相连通。由以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节能减震装置,其能够有效地对空调机房进行减震,避免现在的空调机房由于机器的运转使得邻室噪声干扰较大,影响环境内及周边人员的舒适度,同时,合理有效的将空调机房内机器震动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电能,为空调机房内的其他用电设备提供电能,达到节能的效果,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机组节能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机组节能减震装置中的压电蓄能电路控制模板与用电设备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机组节能减震装置中的压电蓄能电路控制模板块与四个压电晶体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节能减震装置,包括水平分布的支撑平板3;支撑平板3的顶面用于放置空调机组中能够产生震动的预设机器(例如电机);支撑平板3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例如螺丝连接)一根垂直分布的支架2;每根支架2的底部设置有(例如粘接)一个压电晶体1。需要说明的是,压电晶体,能够将外部装置(例如风机)由于震动而产生的能量,利用压电效应将其转换为电能。压电晶体在实现减震的同时,将能量转换为电能。在本专利技术中,具体实现上,压电晶体1通过整流器与蓄电池相连接,蓄电池用于实时存储压电晶体1经过整流传输过来的电能。需要说明的是,四个压电晶体分别位于空调机组送风段箱体底端的四个角处,每个压电晶体都会引出两根导线,分别接着压电晶体的正极和负极。而两根导线的另一端通过整流器与蓄电池相连接,将四块压电晶体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还需要说明的是,压电晶体具有韧性好,迟滞性小的特点,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压电材料的控制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具体实现上,支撑平板3的顶面固定设置有(例如通过螺栓)空调电机6和空调送风机8;空调电机6的输出轴和空调送风机8中风叶盘中心位置的转轴,通过环形分布的传送带5相连接。具体实现上,空调电机6和空调送风机8位于空调机组具有的中空的送风段壳体100内;压电晶体1的底面,与送风段壳体100的底部四个角内侧面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压电晶体1的上方设置有支架2,该支架的设置,能够更好应用“应力集中”的原理,实现由风机震动产生的作用力,集中于压电晶体,从而使压电晶体产生更多的能量,压电晶体能够收集来源于风机与电机由于震动而产生的能量,从而减少能量的浪费。即本专利技术的压电晶体由于压电效应而产生的能量,转换为可供用户直接使用的电能并收集起来。需要说明的是,空调送风机8和空调电机6的震动,会支撑板3一起震动,支架2随之震动,而由于支架2的受力面积较小,使得作用力的效果更加明显,能够带动着压电晶体1持续不断的对外输出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对于本专利技术,空调送风机8和空调电机6通过传送带5相连接,使得空调送风机8能够在空调电机6的带动下,将空调机组内空气处理后的新鲜空气,持续不断的引入通风管道内。具体实现上,送风段壳体100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弹簧减震器9;弹簧减震器9位于水平分布的基座4顶面。需要说明的是,弹簧减震器9为现有的减震器,从而能够减少送风段壳体100由于震动应力而产生的损伤,也就是说,可以防止在设备运行时,由于机器的运转使得箱体得到应力破坏。具体实现上,空调送风机8的出风口,连接有出风口软接管7的一端;出风口软接管7的另一端,与室内空间相连通。具体实现上,送风段壳体100位于空调机组箱体中,并且通过隔板10(具体为不锈钢隔板),与空调机组箱体的其他部分相分隔开。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专利技术,在空调机组内的送风段,由于风机与电机在运行时会产生震动,从而带动空调机组的箱体也随之震动,而在空调机组送风段的四个角处振幅较大,故将压电晶体分别放置在空调机组送风段壳体100的四个角处,从而产生能量将能量由于“压电效应”产生的电能经由整流,并且通过充电电路,实时储存在蓄电池中。送风段壳体的四个角分别放置压电晶体,也能实现空调机组送风段的稳定。具体实现上,本专利技术,能够将空调机组送风段壳体内的风机震动,由压电效应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在用电高峰期则,由此电池为机房内的用电设备供电,在夜间用电低谷期,则可开启市政供电,让蓄电池进行充电过程。进而采用“削峰填谷”的原理,在节能的基础上,节省设备运行的费用。具体实现上,本专利技术可以设置压电蓄能电路控制模块,可实现在电价峰时时段8时~12时,17时~22时,合计9小时,优先启用蓄电池中的电能,当电能不足是再开启市政供电电路;而在电价谷时时段22时~次日5时,合计7小时,开启市政供电,对蓄电池进行充电。通过压电蓄能电路控制模块,在突然停电,设备运行不正常时,可开启蓄电池供电照明,方便维修人员更加方便的对空调机组进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具体实现上,参见图3所示,在四个压电晶体1中,每个压电晶体都会引出两根导线,分别接着压电晶体的正极和负极。而两根导线的另一端通过整流器与蓄电池相连接,将四块压电晶体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压电晶体独立的向蓄电池中输入电能,相互独立的连接到蓄电池中,可以有效的避免电路由于震动方向的改变,而使得电路发生短路的现象,连接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机组节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分布的支撑平板(3);支撑平板(3)的顶面用于放置空调机组中能够产生震动的预设机器;支撑平板(3)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一根垂直分布的支架(2);每根支架(2)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压电晶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机组节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分布的支撑平板(3);支撑平板(3)的顶面用于放置空调机组中能够产生震动的预设机器;支撑平板(3)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一根垂直分布的支架(2);每根支架(2)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压电晶体(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节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平板(3)的顶面固定设置有空调电机(6)和空调送风机(8);空调电机(6)的输出轴和空调送风机(8)中风叶盘中心位置的转轴,通过环形分布的传送带(5)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组节能减震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勤刘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商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