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车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507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脚踏车减震器,使它使用可靠。设有第一连结机构及第二连结机构以及介于第一连结机构与第二连结机构之间,用以连结第一连结机构与第二连结机构的可伸缩套接连杆,其特征是:在第一连结机构与第二连结机构之间,可伸缩套接连杆的外周设有同轴的胶质弹性胶囊管。用于脚踏车。(*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上的一种减震器。已有脚踏车减震器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设有第一连结座A、第二连结座B及螺旋弹簧C,第二连结座B为油压缸D的同体延伸,这种减震器结构有以下缺点1、螺旋弹簧C被完全压缩时,如同硬块,不再有减震性;2、螺旋弹簧C设计上有预压点,依预压点分级分多种规格,供不同体重的脚踏车使用人匹配选用;若体重低于预压点,则不会产生减震效果,若越过甚多,又会被完全压缩;3、螺旋弹簧C须藉油压缸D减缓回复速度起作用,但常因减震器在车架上两承结点的偏差而加速其损坏,漏油失效。由上可见,已有脚踏车减震器的可靠性相当差。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较好的脚踏车减震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脚踏车减震器,其设有第一连结机构及第二连结机构以及介于第一连结机构与第二连结机构之间,用以连结第一连结机构与第二连结机构的可伸缩套接连杆,其特征是在第一连结机构与第二连结机构之间,可伸缩套接连杆的外周设有同轴的胶质弹性胶囊管。上述设计,主要是藉强度较高的胶质弹性胶囊管作为减震元件,会使被完全压缩时,仍然具有足够的减震性,设计上不受预压点的限制,更无须藉助油压缸,故达到了使用可靠的效果。下面以附图、实施例再作说明。图1为已有脚踏车减需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轴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胶质弹性囊管轴向侧视图;图4为图3的Y-Y剖视图5为图3的Ⅹ-Ⅹ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立体外观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轴向剖视图。如图1-5所示本技术设有第一连结机构1及第二连结机构2以及介于第一连结机构1与第二连结机构2之间,用以连结第一连结机构1与第二连结机构2的可伸缩套接连杆3,其特征是在第一连结机构1与第二连结机构2之间,可伸缩套接连杆3的外周设有同轴的胶质弹性胶囊管4。胶质弹性囊管4两端以托盘11、21托持定位,螺套22可调整其舒张;其中,胶质弹性囊管4的囊管壁内,设有网状加强层41。如图6、7所示其设有第一连结机构5及第二连结机构6,介于其之间,设有将其连结的可伸缩套接连杆7及其外周的同轴胶质弹性囊管4,胶质弹性囊管4两端以托盘50、60托持定位,螺套61可调整胶质弹性囊管4的舒张;其中,第一连结机构5埋设有球状接头53,并与可伸缩套接连杆7螺接。第一连结机构5包含相互螺接的连接头51及环套52,两者之间构成球穴,埋包球状接头53;可伸缩套接连杆7的套管71为一外螺纹套管,可供螺套61螺游,亦可供连接头62调节减震器总长度,螺套63辅助连接头62定位。权利要求1.脚踏车减震器,其设有第一连结机构及第二连结机构以及介于第一连结机构与第二连结机构之间,用以连结第一连结机构与第二连结机构的可伸缩套接连杆,其特征是在第一连结机构与第二连结机构之间,可伸缩套接连杆的外周设有同轴的胶质弹性胶囊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胶质弹性囊管的囊管壁内,设有网状加强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是第一连结机构埋设有球状接头,并与可伸缩套接连杆螺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脚踏车减震器,使它使用可靠。设有第一连结机构及第二连结机构以及介于第一连结机构与第二连结机构之间,用以连结第一连结机构与第二连结机构的可伸缩套接连杆,其特征是:在第一连结机构与第二连结机构之间,可伸缩套接连杆的外周设有同轴的胶质弹性胶囊管。用于脚踏车。文档编号F16F7/12GK2449001SQ0026161公开日2001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3日专利技术者赖添益 申请人:萨克思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脚踏车减震器,其设有第一连结机构及第二连结机构以及介于第一连结机构与第二连结机构之间,用以连结第一连结机构与第二连结机构的可伸缩套接连杆,其特征是:在第一连结机构与第二连结机构之间,可伸缩套接连杆的外周设有同轴的胶质弹性胶囊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添益
申请(专利权)人:萨克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