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装多节气缸动力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44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装多节气缸动力单元,包括:初始动力单元和多个装配单元;初始动力单元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第一气缸筒、气缸前端盖、气缸后端盖、第一活塞杆以及活塞螺栓,两个第一气缸筒内设置有第一气缸内挡板,第一气缸内挡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气缸前端盖设置在左侧的第一气缸筒的左端;多个装配单元依次可拆卸地设置在气缸前端盖与左侧的第一气缸筒的左端之间。本可拆装多节气缸动力单元通过设计的初始动力单元和多个装配单元可以实现在狭小空间内自由工作,初始气缸动力单元、装配单元均由模块化生产,根据不同使用需求快速将适合数量的装配单元安装到初始动力单元或从初始动力单元拆卸下来,可满足力量要求,确保稳定工作。

A Removable Multi-section Cylinder Power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装多节气缸动力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缸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拆装多节气缸动力单元。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生产等领域使用的驱动气源压力范围差别较大,且容易出现压力不稳的情况。而广泛应用于阀门、闸门等有往复运动功能系统的气动执行机构,结构配置固定,需要在匹配的、气压范围固定、气压稳定的气源驱动下,才能正常工作;而且普通气缸由气缸用力和气缸行程决定其外形尺寸,缸径与杆径决定气缸力量。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空间位置的限制,传统气缸的这种特性给设计和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可拆装多节气缸动力单元,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拆装多节气缸动力单元,包括:初始动力单元和多个装配单元;所述初始动力单元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第一气缸筒、气缸前端盖、气缸后端盖、第一活塞杆以及活塞螺栓,两个所述第一气缸筒内设置有第一气缸内挡板,所述第一气缸内挡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气缸前端盖设置在左侧的所述第一气缸筒的左端,所述气缸前端盖上滑动设置有气缸连杆,所述气缸后端盖设置在右侧的所述第一气缸的右端,两个所述第一气缸筒内均设置有第一气缸活塞,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左端穿过位于左侧的第一气缸筒内的第一气缸活塞并延伸至与所述气缸连杆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通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活塞螺栓的左端穿过位于右侧的第一气缸筒内的第一气缸活塞并延伸至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所述气缸后端盖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活塞螺栓对应的凹槽;多个所述装配单元依次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气缸前端盖与左侧的所述第一气缸筒的左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气缸筒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一排气孔,所述装配单元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孔和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分别通过第一气管与气路机构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排气孔分别通过第二气管与所述气路机构连通。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装配单元包括第二气缸筒、第二气缸内挡板、第二气缸活塞以及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筒的左端可拆卸设置有左挡板,所述第二气缸内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筒的右端,所述第二气缸内挡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气缸活塞、第二活塞杆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筒内,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左端穿过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所述左挡板,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通孔滑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右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活塞杆对应的第二连接孔。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气缸筒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一气缸筒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三凸出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凸出部之间,所述第三凸出部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气路,所述第一气路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三凸出部上并与所述第一气路对应,所述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活塞的两侧;所述第二气缸筒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出部对应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对应的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二气缸筒通过两个螺杆与所述第一气缸筒连接,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将所述第一气缸筒与所述第二气缸筒连接起来,所述第二气缸筒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凸出部对应的第四凸出部,所述第四凸出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气路对应的第二气路,所述第二气路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对应的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排气孔设置在所述第四凸出部上并与所述第二气路对应,所述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排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活塞的两侧。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气路机构包括空压机、储气罐、多个调压阀、多个第一电磁阀以及控制器,所述空压机的出气端与所述储气罐的进气端连接,所述储气罐的出气端分别与多个所述调压阀的进气端连接,所述调压阀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气端连接,其中两个所述第一电磁阀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连通,剩余的所述第一电磁阀分别通过两个第二气管与所述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排气孔连通,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空压机、所述调节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空压机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箱体的左箱板上设置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设置有换热板,所述换热板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上设置有冷凝导板,所述换热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翅片,所述换热板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冷凝导板对应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中部低两端高,并且所述导流槽的中部设置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内设置有导流管;所述箱体的底板上设置有内水箱,所述内水箱位于所述导流管的下方,所述导流管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内水箱内,所述内水箱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喷头位于所述内水箱外部。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补水机构,其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后箱板外表面的补水箱、设置在所述补水箱内的第一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内水箱的第二水位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报警灯,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报警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补水箱的底部通过补水管与所述内水箱连通,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箱体的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所述空压机的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之间的多个可动部。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可动部包括支撑杆、导向块、挡圈、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承载板上设置有多个盲孔,所述导向块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盲孔内,所述挡圈设置在所述盲孔的上端,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盲孔内并位于所述导向块的下方,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挡圈并延伸至与所述导向块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板与所述第二承载板之间并套在所述支撑杆上。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箱体的前壁上铰接有箱门板,所述箱体的右箱板上设置有过孔,所述空压机与所述储气罐之间的连接气管通过所述过孔,所述过孔内设置有密封圈。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拆装多节气缸动力单元通过设计的初始动力单元和多个装配单元可以实现在狭小空间内自由工作,并且初始气缸动力单元、装配单元均由模块化生产,可根据不同使用需求快速将适合数量的装配单元安装到初始动力单元上或从初始动力单元拆卸下来,可满足力量要求,确保稳定工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拆装多节气缸动力单元,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拆装多节气缸动力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拆装多节气缸动力单元中初始动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拆装多节气缸动力单元中装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装多节气缸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初始动力单元和多个装配单元;所述初始动力单元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第一气缸筒(1)、气缸前端盖(4)、气缸后端盖(8)、第一活塞杆(2)以及活塞螺栓(7),两个所述第一气缸筒(1)内设置有第一气缸内挡板(6),所述第一气缸内挡板(6)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气缸前端盖(4)设置在左侧的所述第一气缸筒(1)的左端,所述气缸前端盖(4)上滑动设置有气缸连杆(5),所述气缸后端盖(8)设置在右侧的所述第一气缸(1)的右端,两个所述第一气缸筒(1)内均设置有第一气缸活塞(3),所述第一活塞杆(2)的左端穿过位于左侧的第一气缸筒(1)内的第一气缸活塞(3)并延伸至与所述气缸连杆(5)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2)的右端与所述第一通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2)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活塞螺栓(7)的左端穿过位于右侧的第一气缸筒(1)内的第一气缸活塞(3)并延伸至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所述气缸后端盖(4)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活塞螺栓(7)对应的凹槽;多个所述装配单元依次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气缸前端盖(4)与左侧的所述第一气缸筒(1)的左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气缸筒(1)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孔(17)和第一排气孔(18),所述装配单元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孔(23)和第二排气孔(24),所述第一进气孔(17)、所述第一排气孔(18)分别通过第一气管与气路机构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孔(23)、所述第二排气孔(24)分别通过第二气管与所述气路机构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装多节气缸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初始动力单元和多个装配单元;所述初始动力单元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第一气缸筒(1)、气缸前端盖(4)、气缸后端盖(8)、第一活塞杆(2)以及活塞螺栓(7),两个所述第一气缸筒(1)内设置有第一气缸内挡板(6),所述第一气缸内挡板(6)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气缸前端盖(4)设置在左侧的所述第一气缸筒(1)的左端,所述气缸前端盖(4)上滑动设置有气缸连杆(5),所述气缸后端盖(8)设置在右侧的所述第一气缸(1)的右端,两个所述第一气缸筒(1)内均设置有第一气缸活塞(3),所述第一活塞杆(2)的左端穿过位于左侧的第一气缸筒(1)内的第一气缸活塞(3)并延伸至与所述气缸连杆(5)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2)的右端与所述第一通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2)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活塞螺栓(7)的左端穿过位于右侧的第一气缸筒(1)内的第一气缸活塞(3)并延伸至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所述气缸后端盖(4)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活塞螺栓(7)对应的凹槽;多个所述装配单元依次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气缸前端盖(4)与左侧的所述第一气缸筒(1)的左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气缸筒(1)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孔(17)和第一排气孔(18),所述装配单元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孔(23)和第二排气孔(24),所述第一进气孔(17)、所述第一排气孔(18)分别通过第一气管与气路机构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孔(23)、所述第二排气孔(24)分别通过第二气管与所述气路机构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装多节气缸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单元包括第二气缸筒(15)、第二气缸内挡板(16)、第二气缸活塞(27)以及第二活塞杆(14),所述第二气缸筒(15)的左端可拆卸设置有左挡板,所述第二气缸内挡板(16)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筒(15)的右端,所述第二气缸内挡板(16)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气缸活塞(27)、第二活塞杆(14)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筒(15)内,所述第二活塞杆(14)的左端穿过所述第二气缸活塞(27)、所述左挡板,所述第二活塞杆(14)的右端与所述第二通孔滑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活塞杆(14)的右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活塞杆(2)对应的第二连接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装多节气缸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筒(1)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凸出部(19),所述第一凸出部(19)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20),所述第一气缸筒(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凸出部(21),所述第三凸出部(21)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凸出部(19)之间,所述第三凸出部(2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气路(22),所述第一气路(2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第一进气孔(17)、所述第一排气孔(18)设置在所述第三凸出部(21)上并与所述第一气路(22)对应,所述第一进气孔(17)、所述第一排气孔(18)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活塞(3)的两侧;所述第二气缸筒(15)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出部(19)对应的第二凸出部(28),所述第二凸出部(28)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20)对应的第二安装通孔(29),所述第二气缸筒(15)通过两个螺杆(30)与所述第一气缸筒(1)连接,所述螺杆(30)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通孔(20)、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9)将所述第一气缸筒(1)与所述第二气缸筒(15)连接起来,所述第二气缸筒(15)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凸出部(21)对应的第四凸出部(31),所述第四凸出部(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气路(22)对应的第二气路(32),所述第二气路(32)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对应的第二O型密封圈(33),所述第二进气孔(23)、所述第二排气孔(24)设置在所述第四凸出部(31)上并与所述第二气路(32)对应,所述第二进气孔(23)、所述第二排气孔(24)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活塞(27)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果风松杨文波沈长根
申请(专利权)人:京华派克邯郸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