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预埋深度的液压升降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31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浅预埋深度的液压升降柱,属于升降柱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浅预埋深度的液压升降柱,包括预埋桶、升降内柱,预埋桶全部掩埋于地面下,升降内柱位于预埋桶中,还包括双节液压电机,双节液压电机的一端固定于预埋桶的底部,且双节液压电机位于升降内柱中;双节液压电机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级伸缩杆和二级伸缩杆,二级伸缩杆位于一级伸缩杆内部,且二级伸缩杆的动力输出端与升降内柱固定连接。双节液压电机由于伸缩杆设置为两级,使得液压油缸的高度可以大幅缩短,从而使得电机内置时预埋桶高度可以大幅降低,减少渗水量,降低施工难度,电机安装检修都方便;同时一体式升降内柱的设置使得在被撞时受力点较多,使得升降内柱耐撞性较好。

A Hydraulic Lift Column with Shallow Embedded Dep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浅预埋深度的液压升降柱
本专利技术涉及升降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浅预埋深度的液压升降柱。
技术介绍
升降柱又称为防冲撞路桩,广泛用于城市交通、军队及国家重要机关大门及周边、步行街、高速公路收费站、机场、学校、银行、大型会所、停车场等许多场合,通过对过往车辆的限制,有效地保障了交通秩序及主要设施和场所的安全。现有技术中的液压式升降柱以液压油作为驱动介质,通过外置的液压动力单元驱动柱体升降,导致油管铺设维修养护和更换不便,统一一组升降柱接入一组液压动力单元的油管口压力不均,影响控制和使用,内置的液压动力单元油泵与液压缸为一体结构,同时仅以一节式的柱体结构,导致所需的安装深度较高,在无法深挖的地面安装受限。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8949780U公开的一种双节浅埋液压一体式升降柱,包括外箱,外箱体内设有架体,架体的柱体内设有液压缸,架体包括顶板、底板和若干支撑管,顶板上设有第一盖板,底板上设有油泵和若干垫块,柱体包括套合的内筒和外筒,内筒顶部设有第二盖板、内壁上设有支撑板、底部外壁上设有第一凸台,外筒顶部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凸台上表面形状配合的第二凸台,第一凸台上设有滑槽,外筒内壁上设有凸条,外筒外部设有若干铆接的导向件,导向件上设有与支撑管外壁滑动配合的弧形凹口;采用双节套合导向的内外筒体组成升降柱体。对于电机内置式的升降柱,一般由于电机高度的限制,使得预埋桶不得不设计的较长,从而需要深挖进行掩埋,施工困难;现有的双节升降柱为了降低预埋,只能采用油管输油的液压装置,易损坏且维修不便,将露出底面的柱子采用双节结构设计,然后这样使得防撞效果很差,撞击时作用点都集中在下方较粗的柱子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浅预埋深度的液压升降柱,升降内柱一体设计,采用内置的双节液压电机控制升降,电机高度较低使得预埋桶高度可以大幅降低,从而降低预埋深度,同时可以保证伸出地面的升降内柱直径一致,在被撞时受力点较多,从而提高了整体的防撞性能。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浅预埋深度的液压升降柱,包括预埋桶、升降内柱,预埋桶全部掩埋于地面下,升降内柱位于预埋桶中,还包括双节液压电机,双节液压电机的一端固定于预埋桶的底部,且双节液压电机位于升降内柱中;双节液压电机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级伸缩杆和二级伸缩杆,二级伸缩杆位于一级伸缩杆内部,且二级伸缩杆的动力输出端与升降内柱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双节液压电机设置有液压油缸,一级伸缩杆插接于液压油缸中,且与液压油缸滑动连接;二级伸缩杆插接于一级伸缩杆中,且与一级伸缩杆滑动连接,液压油缸内部与二级伸缩杆内部连通。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一级伸缩杆和二级伸缩杆的总伸长量等于升降内柱的升降高度。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液压油缸的高度等于一级伸缩杆的伸缩量,且等于二级伸缩杆的伸缩量。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预埋桶顶部设置有限位盘,限位盘中心设置有通孔,通孔直径大于预埋桶内径且小于升降内柱的外径;升降内柱的底端外侧设置有若干限位块,升降内柱升至顶部时,限位块与限位盘下表面相抵。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预埋桶内侧壁设置有两个导轨,升降内柱底端设置有两组两个相邻的限位块,两个相邻的限位块之间形成导槽,两个导轨分别与两个导槽滑动连接。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限位块与预埋桶内侧壁之间存在0.5-5mm的间隙。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升降内柱上端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中心设置有固定孔,二级伸缩杆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穿过固定孔;螺纹杆上设置有两个固定螺母,两个固定螺母分别与固定盘两侧面相抵。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预埋桶外侧设置有输线管,预埋桶上端外侧设置有控制电箱,输线管的一端与预埋桶底端内部连通,输线管的另一端与控制电箱连通;双节液压电机的控制电性穿过输线管与控制电箱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升降内柱上端外侧壁环形设置有若干个的指示灯,若干个的指示灯之间均并联,若干个的指示灯均与控制电箱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浅预埋深度的液压升降柱,包括预埋桶、升降内柱,预埋桶全部掩埋于地面下,升降内柱位于预埋桶中,还包括双节液压电机,双节液压电机的一端固定于预埋桶的底部,且双节液压电机位于升降内柱中;双节液压电机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级伸缩杆和二级伸缩杆,二级伸缩杆位于一级伸缩杆内部,且二级伸缩杆的动力输出端与升降内柱固定连接。双节液压电机由于伸缩杆设置为两级,使得液压油缸的高度可以大幅缩短,从而使得电机内置时预埋桶高度可以大幅降低,减少渗水量,降低施工难度,电机安装检修都方便;同时一体式升降内柱的设置使得在被撞时受力点较多,使得升降内柱耐撞性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浅预埋深度的液压升降柱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图1中D部分放大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浅预埋深度的液压升降柱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图3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图3中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图3中C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升降内柱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双节液压电机伸长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双节液压电机收缩状态示意图;图中:1、双节液压电机;2、预埋桶;3、升降内柱;4、限位盘;5、指示灯;11、液压油缸;12、一级伸缩杆;13、二级伸缩杆;21、输线管;22、导轨;23、控制电箱;31、限位块;32、固定盘;33、固定螺母;321、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浅预埋深度的液压升降柱,包括预埋桶2、升降内柱3,预埋桶2全部掩埋于地面下,升降内柱3位于预埋桶2中,还包括双节液压电机1,采用双节液压电机1相对于直接利用液体驱动施工更加简单,只需要安装固定电机将控制电线接到外面的总控制箱中,就可以实现整组的升降柱运转,而液体驱动的升降柱需要设置专门的输液管道,管道发生泄漏时维修很麻烦。双节液压电机1的一端固定于预埋桶2的底部,且双节液压电机1位于升降内柱3中;双节液压电机1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级伸缩杆12和二级伸缩杆13,二级伸缩杆13位于一级伸缩杆12内部,且二级伸缩杆13的动力输出端与升降内柱3固定连接。在安装时,将双节液压电机1放置到预埋桶2中,将双节液压电机1通过螺钉固定在预埋桶2底部。将升降内柱3套接在双节液压电机1上,同时通过螺母将升降内柱3固定在二级伸缩杆13的末端。双节液压电机1采用一级伸缩杆12和二级伸缩杆13设计,使得用于容纳一级伸缩杆12和二级伸缩杆13的液压油缸11可以大幅缩短,从而使得双节液压电机1在没有伸长时高度可以大幅缩短,从而使得容纳双节液压电机1的预埋桶2高度可以大幅降低。使得在掩埋预埋桶2时只需要玩较浅的深度,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同时也可以避免深处渗水较多的问题,使得升降柱处于较为干燥的环境,提高使用寿命。升降内柱3采用一体的圆柱筒,使得伸出地面的升降内柱3在被撞击时,受力点较多,具有更好的耐冲撞能力。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浅预埋深度的液压升降柱,包括预埋桶(2)、升降内柱(3),所述预埋桶(2)全部掩埋于地面下,所述升降内柱(3)位于所述预埋桶(2)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节液压电机(1),所述双节液压电机(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预埋桶(2)的底部,且所述双节液压电机(1)位于所述升降内柱(3)中;所述双节液压电机(1)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级伸缩杆(12)和二级伸缩杆(13),所述二级伸缩杆(13)位于所述一级伸缩杆(12)内部,且所述二级伸缩杆(13)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升降内柱(3)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预埋深度的液压升降柱,包括预埋桶(2)、升降内柱(3),所述预埋桶(2)全部掩埋于地面下,所述升降内柱(3)位于所述预埋桶(2)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节液压电机(1),所述双节液压电机(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预埋桶(2)的底部,且所述双节液压电机(1)位于所述升降内柱(3)中;所述双节液压电机(1)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级伸缩杆(12)和二级伸缩杆(13),所述二级伸缩杆(13)位于所述一级伸缩杆(12)内部,且所述二级伸缩杆(13)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升降内柱(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预埋深度的液压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节液压电机(1)设置有液压油缸(11),所述一级伸缩杆(12)插接于所述液压油缸(11)中,且与所述液压油缸(11)滑动连接;所述二级伸缩杆(13)插接于所述一级伸缩杆(12)中,且与所述一级伸缩杆(12)滑动连接,所述液压油缸(11)内部与所述二级伸缩杆(13)内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预埋深度的液压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伸缩杆(12)和所述二级伸缩杆(13)的总伸长量等于所述升降内柱(3)的升降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浅预埋深度的液压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11)的高度等于所述一级伸缩杆(12)的伸缩量,且等于所述二级伸缩杆(13)的伸缩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预埋深度的液压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桶(2)顶部设置有限位盘(4),所述限位盘(4)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直径大于所述预埋桶(2)内径且小于所述升降内柱(3)的外径;所述升降内柱(3)的底端外侧设置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木钦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鑫永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