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00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压棒,其使用于保险箱、皮箱上用以稳定箱盖,使箱盖启闭和缓,开启后稳定不因重力而倾倒,其是在一伸缩杆上依序套设活塞、油封片、车沟轴承、油封及固定轴承,底端则螺合一设有贯穿孔的固定件,伸缩杆是穿设入一无缝钢管内,无缝钢管顶端亦设有一前述具有贯穿孔的固定件,是分别以前述两固定件将其气压棒的两端固定于保险箱或皮箱的箱体及箱盖上,使打开皮箱箱盖时,可稳住箱盖于既定位置,不致因重力作用而倾倒,开启箱盖时,活塞和油封片则于无缝钢管内发挥阻尼及缓冲作用,其具有精巧而能有效发挥缓冲及稳定功能,亦可适用于精密机械及仪器的稳妥定位。(*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压棒,其是使用于保险箱、皮箱上,以稳定箱盖,使箱盖启闭和缓,其伸缩杆因增设活塞及油封片,而具发挥阻尼缓冲作用,得以和缓启闭箱盖。
技术介绍
习用气压棒的伸缩杆上仅套设有车沟轴承(培林)、油封及定位轴套,使用时,一旦外来压力释除,原先因为外来压力而缩合于气密筒内的伸缩杆,即快速弹出,使用上甚为不便,若该习用气压棒是使用于皮箱上,当打开皮箱箱盖时,快速弹出的伸缩杆因无缓冲而迅速撑开箱盖,即易因重力作用而使皮箱箱盖倾倒,甚至使整个皮箱箱体倾覆,操作时的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气压棒,其使用于保险箱、皮箱上,可稳定箱盖,使箱盖启闭和缓,其伸缩杆因增设活塞及油封片,而具发挥阻尼缓冲作用,得以和缓启闭箱盖。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巧而能有效发挥稳定功能的气压棒,其无缝钢管的内径为10mm+0.05,外径为12mm±0.05,伸缩杆的直径则为4mm±0.02,小巧且可适用于大小不同尺寸的箱体。对于本技术所提供一种气压棒,当本气压棒两端分别固定于皮箱的箱体及箱盖上,箱盖开启后可,呈稳定状态,不因重力而倾倒,更不致整个皮箱箱体倾覆。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气压棒是使用于保险箱、皮箱上用以平稳箱体及箱盖,其是在一伸缩杆上依序套设活塞、油封片、车沟轴承(培林)、油封及固定轴承(培林),伸缩杆底端螺合一设有贯穿孔的固定件,伸缩杆是穿设入一无缝钢管内,无缝钢管顶端亦设有一前述具有贯穿孔的固定件,是分别以前述两固定件将本气压棒的两端固定于保险箱或皮箱的箱体及箱盖,其特征在于其伸缩杆在所套设的车沟轴承(培林)、油封及固定轴承(培林)的顶上,另增设有一油封片及一活塞,使打开皮箱箱盖时,因活塞和油封片的阻尼缓冲作用,而可稳住箱盖于既定位置,不致因重力作用而另行位移。在上述的气压棒中,所述的无缝钢管的内径为10mm+0.05,外径为12mm±0.05,伸缩杆的直径则为4mm±0.02,这样,该气压棒具有精巧而能有效发挥缓冲及稳定功能,亦可适用于精密机械及仪器的稳妥定位。为使本技术更加显现出其进步性与实用性,以下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其结构进行进一步详细地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气压棒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气压棒伸张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气压棒装置于不同大小皮箱时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气压棒被压合状态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气压棒实施例的箱盖启闭示意图。图号说明10伸缩杆;11活塞;111贯穿孔;12车沟轴承(培林);13油封;14固定轴承(培林);15油封片;20气压棒;21无缝钢管;22固定件;23贯穿孔;24固定件;25贯穿孔;31箱体;32箱盖。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的是本技术立体分解图及其立体组合图,其中,本技术的气压棒20是使用于保险箱、皮箱上,以连结箱体31及箱盖32,其是在无缝钢管21的顶端设置一固定件22,固定件22上有一贯穿孔23,无缝钢管21的另端则穿入其伸缩杆10,气压棒20内的伸缩杆10上依序套设活塞11、油封片15、车沟轴承(培林)12、油封13及固定轴承(培林)14,伸缩杆10的底端亦连设固定件24,固定件24上亦有一贯穿孔25,其中,本技术增设的油封片15配合活塞11的阻尼缓冲作用,活塞11上有一贯穿孔111,是油、气的通路,使气压棒20不漏气亦不渗油,而原先因为外来压力(因箱体31及箱盖32相盖合)而缩合于无缝钢管21内的伸缩杆10(如图4所示),于外来压力释除(即开启箱盖32)时(如图5所示),即因气压而使伸缩杆10缓缓呈完全伸张状态(如图2所示),不致因无缓冲而迅速撑开箱盖32,易因重力作用而使皮箱箱盖32倾倒,甚至使整个皮箱箱体31倾覆,本技术的油封片15和活塞11的阻尼及缓冲作用,即可有效稳定箱盖32,使箱盖32启闭和缓,开启后呈稳定状态,不因重力而致整个皮箱箱体31倾倒翻覆,是分别以前述两固定件22、24将本气压棒20的两端固定于保险箱或皮箱的箱体31及箱盖32上,使打开皮箱箱盖32时,可稳住箱盖32于既定位置,不致因重力作用而倾倒,开启箱盖32时,活塞11及油封片15即发挥缓冲及阻尼作用,箱体31及箱盖32因而定位于既定位置,不致因重力作用而另行位移,另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气压棒装置于不同大小皮箱时的实施例示意图,其无缝钢管的内径为10mm+0.05,外径为12mm±0.05,伸缩杆的直径则为4mm±0.02,其具有精巧而能有效发挥缓冲及稳定功能。为使本技术更加显现出其进步性与实用性,兹与习用作一比较分析如下习用缺失1、打开皮箱箱盖时,习用气压棒因外来压力释除,即快速弹出,使用上甚为不便。2、若习用气压棒是使用于皮箱上,当打开皮箱箱盖时,快速弹出的伸缩杆因无缓冲而迅速撑开箱盖,即易因重力作用而使皮箱箱盖倾倒,甚至使整个皮箱箱体倾覆,操作时的稳定性不足。本技术优点1、本技术气的压棒因油封片的增设,而具缓冲作用,得以和缓启闭箱盖。2、本技术的气压棒具有精巧而能有效发挥稳定功能,本身虽小巧且为单一尺寸,却可因设置位置的差异而适用于大小不同尺寸的箱体。3、本气压棒两端分别固定于皮箱或保险箱的箱体及箱盖上,箱盖开启后可,呈稳定状态,不因重力而倾倒,更不致整个皮箱箱体倾覆。上列详细说明是本技术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而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为之等效实施或任何型式的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技术所请求保护的专利范围中。权利要求1.一种气压棒,其是使用于保险箱、皮箱上用以平稳箱体及箱盖,其是在一伸缩杆上依序套设活塞、油封片、车沟轴承、油封及固定轴承,伸缩杆底端螺合一设有贯穿孔的固定件,伸缩杆是穿设入一无缝钢管内,无缝钢管顶端亦设有一前述具有贯穿孔的固定件,是分别以前述两固定件将其气压棒的两端固定于保险箱或皮箱的箱体及箱盖,其特征在于其伸缩杆在所套设的车沟轴承、油封及固定轴承的顶上,另增设有一油封片及一活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缝钢管的内径为10mm+0.05,外径为12mm±0.05,伸缩杆的直径则为4mm±0.02。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压棒,其使用于保险箱、皮箱上用以稳定箱盖,使箱盖启闭和缓,开启后稳定不因重力而倾倒,其是在一伸缩杆上依序套设活塞、油封片、车沟轴承、油封及固定轴承,底端则螺合一设有贯穿孔的固定件,伸缩杆是穿设入一无缝钢管内,无缝钢管顶端亦设有一前述具有贯穿孔的固定件,是分别以前述两固定件将其气压棒的两端固定于保险箱或皮箱的箱体及箱盖上,使打开皮箱箱盖时,可稳住箱盖于既定位置,不致因重力作用而倾倒,开启箱盖时,活塞和油封片则于无缝钢管内发挥阻尼及缓冲作用,其具有精巧而能有效发挥缓冲及稳定功能,亦可适用于精密机械及仪器的稳妥定位。文档编号F16F9/06GK2766110SQ200420118320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李原俊 申请人:誌辉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压棒,其是使用于保险箱、皮箱上用以平稳箱体及箱盖,其是在一伸缩杆上依序套设活塞、油封片、车沟轴承、油封及固定轴承,伸缩杆底端螺合一设有贯穿孔的固定件,伸缩杆是穿设入一无缝钢管内,无缝钢管顶端亦设有一前述具有贯穿孔的固定件,是分别以前述两固定件将其气压棒的两端固定于保险箱或皮箱的箱体及箱盖,其特征在于:其伸缩杆在所套设的车沟轴承、油封及固定轴承的顶上,另增设有一油封片及一活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原俊
申请(专利权)人:誌辉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