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的卡车无内胎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81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冲击的卡车无内胎车轮,涉及卡车车轮制造技术领域。包括轮辋(1)、轮辐(2)和15度胶圈(3),轮辋(1)和轮辐(2)间焊接;15度胶圈(3)内侧为平行0度角,外侧为15度角;胎圈座(102)为平行0度角,15度胶圈(3)安装在胎圈座(102)的外侧,15度胶圈(3)的内径与胎圈座(102)的外径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胎圈座(102)为平行0度角,轮胎的拆装可以从任何一个轮缘上进行;轮胎与轮辋之间增加橡胶密封圈,具有密封和缓冲的双重作用;轮缘的强度增加;提高驾乘舒适性,延长轮辋使用寿命;轮辐焊接位于胎圈座内侧接近轮缘处,轮辐高度降低了,重量更轻了,节省能源。

A Shock Resistant Truck Tubeless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冲击的卡车无内胎车轮
本技术涉及卡车无内胎车轮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抗冲击的卡车无内胎车轮。
技术介绍
车轮是介于轮胎和车轴之间,承受负荷的旋转组件,通常由两个主要部件轮辋和轮辐组成,轮辋是车轮上用来安装和支承轮胎的部件,轮辐是车轮上两端分别与车轴、轮辋连接的支承部件。目前,卡车及客车所使用的无内胎车轮都是15度胎圈座角的轮辋,轮辋尺寸按照GB/T3487标准要求设计。包括两侧各一个R12.7的轮缘、两侧各一个15度的胎圈座,通过15度角的胎圈座实现与轮胎15度趾口进行配合密封。由于轮胎与车轮是直接配合接触的,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当受到路面冲击时,轮胎所受的冲击力将直接传递给车轮,当行驶速度过高、冲击力较大时轮辋部位容易产生变形,同时路面的颠簸也直接传递给了车辆,驾驶过程舒适性受到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冲击的卡车无内胎车轮,将轮辋的15度角的胎圈座设计为平行0度角,在胎圈座的外侧安装一个15度的胶圈。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冲击的卡车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辋和轮辐,轮辋的内侧和轮辐的外侧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轮辋包括轮缘、胎圈座、底槽。该无内胎车轮还包括15度胶圈;15度胶圈为环形结构,内侧为平行0度角,轮辋的两侧胎圈座均为平行0度角,两侧对称;15度胶圈安装在胎圈座的外侧,15度胶圈的内径与胎圈座的外径配合。每个轮辋上需要安装两个15度胶圈。15度胶圈外侧为15度角,15度角的最大直径按照车轮标准规定的标定直径制作(参照GB/T3487-2005)实现与轮胎的配合密封。15度胶圈是橡胶密封圈,不仅能够保证轮辋与轮胎间的密封性良好,又能够缓冲轮胎和轮辋之间的作用力,使轮辋不易变形,提高驾驶过程舒适性。轮辋的两侧胎圈座均为平行0度角,两侧对称;由此轮胎的装配可以从任何一个轮缘上进行。胎圈座为平行0度角,轮缘的相对高度加高了,增强了轮缘的强度。进一步地,在胎圈座的外侧面上设有防滑纹;防滑纹的设置能使装配在此处的15度胶圈相对稳定,即15度胶圈相对于胎圈座不发生转动。进一步地,轮辐焊接于胎圈座的内侧面处。进一步地,轮辐在胎圈座的内侧面处的焊接位置靠近轮缘的下方;那么,轮辐的高度会降低,重量相对应也会降低。对于本技术中,现行制作工艺即可完成轮辋、轮辐的制作,只需按照新的结构更改模具的工作曲线即可。将轮辋与轮辐进行装配和焊接,与现行的车轮装配焊接工艺相同,注意焊接位置的变化。按照密封圈的生产工艺制作相应规格的15度胶圈,将15度胶圈安装于轮辋上对称的两个胎圈座外侧,一个车轮安装两个15度胶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胎圈座为平行0度角,轮胎的拆装可以从任何一个轮缘上进行;轮胎与轮辋之间增加橡胶密封圈,具有密封和缓冲的双重作用;轮缘的强度增加;提高驾乘舒适性,延长轮辋使用寿命;轮辐焊接位于胎圈座内侧接近轮缘处,轮辐高度降低了,重量更轻了,节省能源。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规无内胎车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抗冲击的卡车无内胎车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抗冲击车轮装车效果图。图中:1、轮辋,2、轮辐,3、15度胶圈,101、轮缘,102、胎圈座,103、底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下面是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的描述:结合附图2,一种抗冲击的卡车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辋1和轮辐2,轮辋1的内侧和轮辐2的外侧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轮辋1包括轮缘101、胎圈座102、底槽103。该无内胎车轮还包括15度胶圈3;15度胶圈3内侧为平行0度角,轮辋1的两侧胎圈座102均为平行0度角,两侧对称;15度胶圈3安装在胎圈座102的外侧,15度胶圈3的内径与胎圈座102的外径配合。15度胶圈3外侧为15度角,15度角的最大直径按照车轮标准规定的标定直径制作(参照GB/T3487-2005)实现与轮胎的配合密封。15度胶圈3是橡胶密封圈,不仅能够保证轮辋与轮胎间的密封性良好,又能够缓冲轮胎和轮辋之间的作用力,使轮辋不易变形,提高驾驶过程舒适性。轮辋1的两侧胎圈座102均为平行0度角,两侧对称;由此轮胎的装配可以从任何一个轮缘上进行。胎圈座102为平行0度角,轮缘的相对高度加高了,增强了轮缘的强度。在胎圈座102的外侧面上设有防滑纹;防滑纹的设置能使装配在此处的15度胶圈3相对稳定,即15度胶圈3相对于胎圈座102不发生转动。轮辐2焊接于胎圈座102的内侧面处。轮辐2在胎圈座102的内侧面处的焊接位置靠近轮缘101的下方;那么,轮辐的高度会降低,重量相对应也会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冲击的卡车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辋(1)和轮辐(2),轮辋(1)的内侧和轮辐(2)的外侧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轮辋(1)包括轮缘(101)、胎圈座(102)、底槽(103);其特征在于,该无内胎车轮还包括15度胶圈(3);15度胶圈(3)内侧为平行0度角,外侧为15度角;轮辋(1)的两侧胎圈座(102)均为平行0度角,两侧对称;15度胶圈(3)安装在胎圈座(102)的外侧,15度胶圈(3)的内径与胎圈座(102)的外径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的卡车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辋(1)和轮辐(2),轮辋(1)的内侧和轮辐(2)的外侧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轮辋(1)包括轮缘(101)、胎圈座(102)、底槽(103);其特征在于,该无内胎车轮还包括15度胶圈(3);15度胶圈(3)内侧为平行0度角,外侧为15度角;轮辋(1)的两侧胎圈座(102)均为平行0度角,两侧对称;15度胶圈(3)安装在胎圈座(102)的外侧,15度胶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良李朝旭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贝特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