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戚婧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儿科医用的吸痰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024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儿科医用的吸痰安全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内螺纹管;内螺纹管内螺纹啮合连接有外螺纹管;外螺纹管内固定套接有环形的适配气囊;外螺纹管外侧面左部固定套接有充气囊;适配气囊左端接通有连接管;内螺纹管外侧面滑动套接有调节环;左右两个安装底座分别与安装槽内底端左右两部固定连接;安装底座内均转动安装有导向轮;安装槽内右部转动安装有扩撑板;扩撑板底端右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在复位弹簧左方,扩撑板底端右部固定安装有牵引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放入患者口腔内,对口腔进行扩撑,在使用结束后转动抽出吸痰管,使患者使用更加舒适,安全,可靠。

A New Type of Safety Device for Suction of Sputum in Pediatric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儿科医用的吸痰安全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吸痰是指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而对儿童经口腔进行吸痰时,需要儿童嘴部始终保持张开的状态,从而给儿童造成疲劳容易合嘴影响吸痰工作的进行,且在进行插管吸痰时,当儿童感觉不适时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而造成咬管,而在吸痰结束后需要将吸痰管转动抽出,避免对儿童呼吸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儿科医用的吸痰安全装置。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放入患者口腔内,对口腔进行扩撑,在使用结束后转动抽出吸痰管,使患者使用更加舒适,安全,可靠。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儿科医用的吸痰安全装置,包括内螺纹管;内螺纹管内螺纹啮合连接有外螺纹管;外螺纹管内固定套接有环形的适配气囊;外螺纹管外侧面左部固定套接有充气囊;适配气囊左端接通有连接管;连接管一端与适配气囊接通,另一端与充气囊接通;内螺纹管外侧面滑动套接有调节环;调节环外侧面后部螺纹啮合连接有顶紧螺栓;内螺纹管顶端和底端均开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均安装有支撑装置;上部的支撑装置包括左右两个安装底座;左右两个安装底座分别与安装槽内底端左右两部固定连接;安装底座内均转动安装有导向轮;安装槽内右部转动安装有扩撑板;扩撑板底端右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顶端与扩撑板底端固定连接,底端与安装槽内底端固定连接;在复位弹簧左方,扩撑板底端右部固定安装有牵引线;牵引线一端与扩撑板底端固定连接;牵引线另一端分别绕过导向轮,且与调节环固定连接;下部的支撑装置与上部的支撑装置结构相同,且上下对称。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儿科医用的吸痰安全装置的上部的扩撑板顶端右部和下部的扩撑板底端右部均固定安装有防护垫;防护垫呈波浪状。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儿科医用的吸痰安全装置的外螺纹管外侧面右部沿圆周方向开有限制槽;限制槽内固定安装有棘轮;内螺纹管左端上部转动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棘爪;连接轴外侧面套接有复位扭簧;复位扭簧一端与内螺纹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棘爪固定连接;棘轮与棘爪啮合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装置在不使用时,调节环拉动牵引线,且将扩撑板限制在安装槽内,并对复位弹簧造成挤压使其蓄力,从而减小的装置的体积,便于将装置放入患者的口腔内,使用更加方便;2、装置在使用时,装置放入患者的口腔,并通过滑动调节环释放牵引线使扩撑板受复位弹簧的弹力而发生转动而内螺纹管之间的夹角变大,从而对患者口腔进行支撑,防止患者因为疲劳而造成口腔闭合的状况,影响吸痰工作的进行,从而增加使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对患者口腔进行扩撑后,将吸痰管插入外螺纹管中,并向患者的呼吸道内插入,在插入过程中如果患者感到不适且产生应激反应造成口腔咬合时,对扩撑板进行受力而压缩复位弹簧,同时复位弹簧产生反作用力而限制口腔的咬合,从而减缓患者的不适感,有避免了患者口腔咬合而造成咬管现象,使用更加舒适、可靠、安全;3、在对患者进行完吸痰作业后,通过挤压充气囊对适配气囊进行充气,使其膨胀对吸痰管进行挤压固定,然后通过转动外螺纹管而啮合内螺纹管而向外移动,从而带动吸痰管转动并从患者呼吸道内抽出,减少对患者的伤害;4、在转动外螺纹管向外抽出时,棘轮随着外螺纹管的转动而逐渐被抽出,当棘轮位置暴露后,棘轮与棘爪啮合从而限制了外螺纹管的继续转动,从而防止外螺纹管的脱管,使用更加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螺纹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螺纹管结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内螺纹管结构拉伸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外螺纹管结构拉伸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棘轮棘爪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螺纹管;2、外螺纹管;3、适配气囊;4、充气囊;5、连接管;6、调节环;7、顶紧螺栓;8、安装槽;9、安装底座;10、导向轮;11、扩撑板;12、复位弹簧;13、牵引线;14、防护垫;15、限制槽;16、棘轮;17、连接轴;18、棘爪;19、复位扭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7所示,一种新型儿科医用的吸痰安全装置,包括内螺纹管1;内螺纹管1内螺纹啮合连接有外螺纹管2;外螺纹管2内固定套接有环形的适配气囊3;外螺纹管2外侧面左部固定套接有充气囊4;适配气囊3左端接通有连接管5;连接管5一端与适配气囊3接通,另一端与充气囊4接通;内螺纹管1外侧面滑动套接有调节环6;调节环6外侧面后部螺纹啮合连接有顶紧螺栓7;内螺纹管1顶端和底端均开有安装槽8;安装槽8内均安装有支撑装置;上部的支撑装置包括左右两个安装底座9;左右两个安装底座9分别与安装槽8内底端左右两部固定连接;安装底座9内均转动安装有导向轮10;安装槽8内右部转动安装有扩撑板11;扩撑板11底端右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2;复位弹簧12顶端与扩撑板11底端固定连接,底端与安装槽8内底端固定连接;在复位弹簧12左方,扩撑板11底端右部固定安装有牵引线13;牵引线13一端与扩撑板11底端固定连接;牵引线13另一端分别绕过导向轮10,且与调节环6固定连接;下部的支撑装置与上部的支撑装置结构相同,且上下对称;上部的扩撑板11顶端右部和下部的扩撑板11底端右部均固定安装有防护垫14;防护垫14呈波浪状;外螺纹管2外侧面右部沿圆周方向开有限制槽15;限制槽15内固定安装有棘轮16;内螺纹管1左端上部转动安装有连接轴17;连接轴17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棘爪18;连接轴17外侧面套接有复位扭簧19;复位扭簧19一端与内螺纹管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棘爪18固定连接;棘轮16与棘爪18啮合连接。装置在不使用时,如图1所示,调节环6的位置靠近扩撑板11,且调节环6拉动牵引线13而将扩撑板11拉入安装槽8内并对复位弹簧12造成挤压,从而使复位弹簧12处在蓄力状态,此时的装置体积小巧,从而便于将装置放入患者的口腔内;在使用装置时,将装置放置在儿童患者的口腔内,然后通过松动顶紧螺栓7使调节环6可以滑动,此时向左滑动调节环6,使调节环6逐渐远离扩撑板11,在调节环6向左滑动的过程中逐渐释放牵引线13,从而使扩撑板11逐渐失去约束力,从而使扩撑板11在复位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推动扩撑板11在安装槽8内发生转动,而此时的扩撑板11与儿童患者的口腔进行接触,所以随着扩撑板11的转动与内螺纹管1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大,而将儿童患者的口腔进行扩撑,且因为儿童患者的口腔与扩撑板11上的防护垫14进行接触,其防护垫14的柔性材质,使患者使用更加舒适,且波浪形的结构防止扩撑板11的滑脱,在扩撑板11对儿童患者的口腔扩撑至一定位置后再次通过顶紧螺栓7对调节环6进行定位,从而使牵引线13重新对扩撑板11进行限制,从而使扩撑板11对儿童患者的口腔进行扩撑,从而防止儿童患者因为疲劳而造成闭合的现象,增加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扩撑板11对儿童患者进行扩撑后,将吸痰管穿过外螺纹管2,而向患者的呼吸道内插入,而在插入过程中如果儿童患者感到不适而产生应激反应而致使儿童患者的口腔闭合,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儿科医用的吸痰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螺纹管(1);内螺纹管(1)内螺纹啮合连接有外螺纹管(2);外螺纹管(2)内固定套接有环形的适配气囊(3);外螺纹管(2)外侧面左部固定套接有充气囊(4);适配气囊(3)左端接通有连接管(5);连接管(5)一端与适配气囊(3)接通,另一端与充气囊(4)接通;内螺纹管(1)外侧面滑动套接有调节环(6);调节环(6)外侧面后部螺纹啮合连接有顶紧螺栓(7);内螺纹管(1)顶端和底端均开有安装槽(8);安装槽(8)内均安装有支撑装置;上部的支撑装置包括左右两个安装底座(9);左右两个安装底座(9)分别与安装槽(8)内底端左右两部固定连接;安装底座(9)内均转动安装有导向轮(10);安装槽(8)内右部转动安装有扩撑板(11);扩撑板(11)底端右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2);复位弹簧(12)顶端与扩撑板(11)底端固定连接,底端与安装槽(8)内底端固定连接;在复位弹簧(12)左方,扩撑板(11)底端右部固定安装有牵引线(13);牵引线(13)一端与扩撑板(11)底端固定连接;牵引线(13)另一端分别绕过导向轮(10),且与调节环(6)固定连接;下部的支撑装置与上部的支撑装置结构相同,且上下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儿科医用的吸痰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螺纹管(1);内螺纹管(1)内螺纹啮合连接有外螺纹管(2);外螺纹管(2)内固定套接有环形的适配气囊(3);外螺纹管(2)外侧面左部固定套接有充气囊(4);适配气囊(3)左端接通有连接管(5);连接管(5)一端与适配气囊(3)接通,另一端与充气囊(4)接通;内螺纹管(1)外侧面滑动套接有调节环(6);调节环(6)外侧面后部螺纹啮合连接有顶紧螺栓(7);内螺纹管(1)顶端和底端均开有安装槽(8);安装槽(8)内均安装有支撑装置;上部的支撑装置包括左右两个安装底座(9);左右两个安装底座(9)分别与安装槽(8)内底端左右两部固定连接;安装底座(9)内均转动安装有导向轮(10);安装槽(8)内右部转动安装有扩撑板(11);扩撑板(11)底端右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2);复位弹簧(12)顶端与扩撑板(11)底端固定连接,底端与安装槽(8)内底端固定连接;在复位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婧崔银燕
申请(专利权)人:戚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