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度自适应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0223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器械领域的一种强度自适应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座椅、腿部训练和脚踝训练机构四个部分,底座包括底板,腿部训练机构固定设置于底板顶部,腿部训练机构包括L型支座,L型支座与底板固定连接,L型支座一端固定设置有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手动控制腿部向上弯曲和水平伸直运动,使腿部得到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脑中风患者后期腿部力量的恢复,防止由于长时间的不运动造成肌肉萎缩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并且可以控制康复训练的速度或频率,使患者容易接受适应自己的训练强度,安全性能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下挤压脚踏板双脚可以同时来回上下移动,使脚踝得到锻炼,有助于患者脚部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恢复。

A Strength Adaptive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度自适应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强度自适应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康复医学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更具体地说,康复医学是为了康复的目的而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和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康复医学又称第三医学(临床医学为第一医学,预防医学为第二医学)。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已把预防、医疗、康复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体。康复医学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原以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现代康复医学是近半个世纪来蓬勃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是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康复医学是医学一个新分支的学科,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和方法(包括电、光、热、声、机械设备和主动活动)以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包括疼痛),研究使病、伤、残者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职业上得到康复,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重新回归社会。康复医学是由理疗学,物理医学逐渐发展形成一门新学科。由于传统上在疾病的诊断,物理疗法、职业疗法、言语疗法及其有关治疗中,物理因子及物理疗法一直为主要手段,所以康复医学的英文表达以物理为词根,Physiatrics,physiatry(美国,加拿大),physicalmedicine(英国,南北美洲),Physicalmedicineandrehabitition(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在日本用rehabilitation.康复医学主要面向慢性病人及伤残者,强调功能上的康复,而且是强调体功能康复,使患者不但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得到康复。它的着眼点不仅在于保存伤残者的生命,而且还要尽量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素质,重返社会,过有意义的生活。目前,临床手术后,康复效果一直都困扰着患者和医疗师,腿部损伤是临床较常见的创伤之一,伤后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患者原有的劳动能力。市场上所见的腿部功能康复仪多以锻炼腿部的屈肌肌力为主,无法对关节的活动范围和伸肌肌力进行有效的锻炼,只适合病人后期腿部关节有一定活动度的屈肌肌力锻炼,对患者的早期、中期锻炼不适宜,然而早期、中期的腿部锻炼主要以康复医疗师的手法进行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除了康复医疗师的手法治疗,其余大部分时间无法得以充分利用,病人无法自行进行康复锻炼,后期腿部训练跟进很重要,腿部训练的强度大小,训练的时间制约着康复的效果,康复后期训练不充分、不及时,会造成受伤的腿部关节康复效率低,康复时间延长,康复的效果不好。目前,申请号为CN201520332144.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疗康复床,包括医疗康复床本体,医疗康复床本体包括床头和床面,床头和床面固定连接,床面每侧均设有床腿,床面上固定连接电子按摩头枕,电子按摩头枕一侧设有按摩头枕开关,电子按摩头枕内设有按摩器,床面一侧设有足底按摩器,足底按摩器上设有足底按摩开关,足底按摩器一侧固定连接足底按摩器滑槽,该技术虽然对头部和脚部具有按摩的功能,有助于病人的恢复,但是不能帮助脑中风患者后期腿部力量恢复起到作用,长时间的不锻炼会导致腿部肌肉萎缩,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强度自适应下肢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自适应下肢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虽然对头部和脚部具有按摩的功能,有助于病人的恢复,但是不能帮助脑中风患者后期腿部力量恢复起到作用,长时间的不锻炼会导致腿部肌肉萎缩,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度自适应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座椅、腿部训练机构和脚踝训练机构四个部分,所述底座包括底板,所述腿部训练机构设置于底板顶部,所述腿部训练部分机构L型支座,所述L型支座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L型支座一端固定设置有竖板,所述L型支座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横板,所述L型支座侧壁开设有长槽,所述长槽内腔活动套设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设置有方形支块,所述方形支块侧壁贯穿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外壁活动套设有伸缩套筒,所述伸缩套筒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方形固定块,所述方形固定块侧壁贯穿开设有槽Ⅰ,所述槽Ⅰ侧壁固定设置有圆形卡槽,所述圆形卡槽内腔活动套设有转轴Ⅰ,所述转轴Ⅰ外壁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另一端开设有槽Ⅱ,所述槽Ⅱ内腔固定设置有转轴Ⅱ,所述转轴Ⅱ外壁活动套设有转动套Ⅰ,所述转动套Ⅰ外壁固定设置有第二转动板,所述横板侧壁开设有槽Ⅲ,所述槽Ⅲ内腔固定设置有转轴Ⅲ,所述转轴Ⅲ外壁活动套设有转动套Ⅱ,所述第二转动板另一端与转动套Ⅱ固定连接,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侧壁固定设置有短轴,所述转轴外壁活动套设有滑轮Ⅰ,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侧壁固定贯穿设置有长轴,所述长轴外壁固定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板相互啮合,所述长轴两端分别固定套设有滑轮Ⅱ,所述滑轮Ⅰ和滑轮Ⅱ内腔活动设置有皮带。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高度与L型支座的高度相同。优选的,所述方形支块侧壁贯穿开设有圆槽,所述滑杆活动插接在圆槽内腔。优选的,所述滑杆一端与竖板固定连接,所述滑杆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圆形挡块Ⅰ,所述圆形挡块Ⅰ的直径大于伸缩套筒的口径。优选的,所述方形支块侧壁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与伸缩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伸缩套筒外壁固定设置有弹性脚面固定带。优选的,所述滑轮Ⅰ外壁固定设置有把手,所述短轴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圆形挡块Ⅱ,所述圆形挡块Ⅱ与滑轮Ⅰ活动配合,所述短轴外壁固定设置有环形挡块,所述环形挡块与滑轮Ⅰ活动配合。优选的,所述座椅包括调节套筒,所述调节套筒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套筒内腔活动套设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座,所述调节套通侧壁贯穿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设置有两组。优选的,所述脚踝训练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侧壁贯穿设置有转轴Ⅳ,所述转轴Ⅳ外壁活动套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侧壁固定设置有脚踏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设置有两组支撑块,两组所述支撑块之间固定设置有转轴Ⅴ,所述转轴Ⅴ外壁活动套设有转动套Ⅲ,所述转动套Ⅲ外壁固定设置有平衡板,所述平衡板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圆柱,所述圆柱与脚踏板活动配合。优选的,所述脚踏板由PVC材质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的升高和降低运动,形成腿部向上弯曲和水平伸直运动,使腿部得到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脑中风患者后期腿部力量的恢复,防止由于长时间的不运动造成肌肉萎缩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本技术通过手动操纵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度自适应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座椅(2)、腿部训练机构(3)和脚踝训练机构(4)四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5),所述腿部训练机构(3)包括L型支座(6),所述L型支座(6)与底板(5)固定连接,所述L型支座(6)一端固定设置有竖板(7),所述L型支座(6)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横板(8),所述L型支座(6)侧壁开设有长槽(9),所述长槽(9)内腔活动套设有齿条板(10),所述齿条板(10)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顶部固定设置有方形支块(12),所述方形支块(12)侧壁贯穿设置有滑杆(13),所述滑杆(13)外壁活动套设有伸缩套筒(14),所述伸缩套筒(14)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方形固定块(15),所述方形固定块(15)侧壁贯穿开设有槽Ⅰ(16),所述槽Ⅰ(16)侧壁固定设置有圆形卡槽(17),所述圆形卡槽(17)内腔活动套设有转轴Ⅰ(18),所述转轴Ⅰ(18)外壁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板(19),所述第一转动板(19)另一端开设有槽Ⅱ(20),所述槽Ⅱ(20)内腔固定设置有转轴Ⅱ(21),所述转轴Ⅱ(21)外壁活动套设有转动套Ⅰ(22),所述转动套Ⅰ(22)外壁固定设置有第二转动板(23),所述横板(8)侧壁开设有槽Ⅲ(24),所述槽Ⅲ(24)内腔固定设置有转轴Ⅲ(25),所述转轴Ⅲ(25)外壁活动套设有转动套Ⅱ(26),所述第二转动板(23)另一端与转动套Ⅱ(26)固定连接,所述底板(5)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27),所述支撑板(27)侧壁固定设置有短轴(28),所述短轴(28)外壁活动套设有滑轮Ⅰ(29),所述底板(5)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侧壁固定贯穿设置有长轴(30),所述长轴(30)外壁固定套设有齿轮(31),所述齿轮(31)与齿条板(10)相互啮合,所述长轴(30)两端分别固定套设有滑轮Ⅱ(32),所述滑轮Ⅰ(29)和滑轮Ⅱ(32)内腔活动设置有皮带(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度自适应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座椅(2)、腿部训练机构(3)和脚踝训练机构(4)四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5),所述腿部训练机构(3)包括L型支座(6),所述L型支座(6)与底板(5)固定连接,所述L型支座(6)一端固定设置有竖板(7),所述L型支座(6)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横板(8),所述L型支座(6)侧壁开设有长槽(9),所述长槽(9)内腔活动套设有齿条板(10),所述齿条板(10)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顶部固定设置有方形支块(12),所述方形支块(12)侧壁贯穿设置有滑杆(13),所述滑杆(13)外壁活动套设有伸缩套筒(14),所述伸缩套筒(14)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方形固定块(15),所述方形固定块(15)侧壁贯穿开设有槽Ⅰ(16),所述槽Ⅰ(16)侧壁固定设置有圆形卡槽(17),所述圆形卡槽(17)内腔活动套设有转轴Ⅰ(18),所述转轴Ⅰ(18)外壁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板(19),所述第一转动板(19)另一端开设有槽Ⅱ(20),所述槽Ⅱ(20)内腔固定设置有转轴Ⅱ(21),所述转轴Ⅱ(21)外壁活动套设有转动套Ⅰ(22),所述转动套Ⅰ(22)外壁固定设置有第二转动板(23),所述横板(8)侧壁开设有槽Ⅲ(24),所述槽Ⅲ(24)内腔固定设置有转轴Ⅲ(25),所述转轴Ⅲ(25)外壁活动套设有转动套Ⅱ(26),所述第二转动板(23)另一端与转动套Ⅱ(26)固定连接,所述底板(5)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27),所述支撑板(27)侧壁固定设置有短轴(28),所述短轴(28)外壁活动套设有滑轮Ⅰ(29),所述底板(5)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侧壁固定贯穿设置有长轴(30),所述长轴(30)外壁固定套设有齿轮(31),所述齿轮(31)与齿条板(10)相互啮合,所述长轴(30)两端分别固定套设有滑轮Ⅱ(32),所述滑轮Ⅰ(29)和滑轮Ⅱ(32)内腔活动设置有皮带(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自适应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1)的高度与L型支座(6)的高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自适应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支块(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震环杨洋侯宁宁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鹤壁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